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小说 > 《异域孤军沉浮记》在线阅读 > 正文 第37章 撤还是不撤(4)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异域孤军沉浮记》 作者:曹学思;屈庆伟

第37章 撤还是不撤(4)

  李国辉把马鞭在桌子上狠狠地顿了一下,像欣赏外来物种似的打量这个从前兄弟一般的部下,讥讽道:“钱大处长,恭喜您攀上高枝。您应该留下来,柳长官需要您这样的人才向他效忠。将来您前途无量,我算什么?留下来,只会被人出卖。保不住脑袋丢了,还不知道怎么丢的呢!”

  钱运周挺直身体大声说:“长官,请不要误会,我是真心为您好。您再想想,请不要意气用事。”

  李国辉大怒,一马鞭抽到钱运周脸上。钱运周脸上顿时鲜血飞溅,屈辱和难过使他的眼泪也像喷泉一样汹涌而出。他依然身体笔直,任凭鲜血汩汩地淌在军衣上,仍然大声回答:“是!小钱不是人,干出对不起长官的事,愿意受到长官的惩罚!……但小钱还是要说,长官请不要走,留下来重振旗鼓!台湾不是长官的地方,长官的队伍在金三角!”

  李国辉紧攥马鞭的手松了下来,他背过身去,眼睛里有两点泪光在闪烁,他叹了一口气,说道:“我以后永远不想再见到你,这是最后一次……你转告柳元麟,这片土地上埋葬有成千上万汉人官兵的尸骨,我们每个人都为它流过血,请他带好这支队伍。就说我李国辉拜托了,将来到了上帝那里我也会感谢他。”

  说完后,李国辉骑上马,头也不回,飞奔远去,与他魂牵梦萦的热土,热土之下的长眠者,还有自己生命中最后一段辉煌的岁月告别。熟悉的山风扑面而来,拂乱了他一头灰发。马蹄得得,扬起一缕青烟,渐渐消失在那段历史结尾的深处。在他身后,钱运周直直地挺立着,脸上血泪纵横,右手并拢,向老长官致以最后的军礼,直至这位戎马一生的将军消失在金三角茫茫旷野之中。

  几个月后,退役军官李国辉率领家小来到台北县一处荒凉滩地。他们盖起房屋,开垦田地,过起了以养鸡为生的宁静的农家生活。1980年李国辉逝世,享年70岁。

  【第一次撤军】

  大撤军的消息,对金三角所有浴血奋战,刚刚看到希望的国民党残兵无疑是当头一棒。队伍日益壮大,根据地刚刚巩固,“反攻复国”刚刚开始,事业就这么夭折了!官兵们以前吃喝拉撒抽赌嫖都有李主席照顾着,做对了吃香饽饽,做错了吃耳刮子,但不管怎么说,活着的事不大用自己费心,反正天塌下来有李主席顶着,关我鸟事?可现在,李主席在台湾被软禁了,部队要撤走了,他们要重新选择自己的命运,还真是凄凉,有种兔死狐悲的感觉。一时军心大乱,少数军官不愿去台湾,带上细软卷了士兵军饷,跑到东南亚某个国家去当华侨了,还有成批的金三角汉人(华侨)当了逃兵。

  当时,残军中分为留守派和主撤派,两派发生了激烈的争吵甚至刀兵相见。主撤派以金三角开山鼻祖李国辉为首,成员都是残军的骨干将士、反共抗俄大学的青年学生和大批伤残人员;留守派以云南籍军官、地方武装为主,他们团结起来抵制撤台,这些掌握军权的云南籍军官有:段希文、雷雨田、李文焕、吕维英、李崇文、甫景云、杨少甲、马国俊、钱运周等。很多在当地娶了几房太太的军官和一些沾染上吸食鸦片的人,也不愿撤台。经过反复、艰苦的工作,撤台终于正式实施。

  1953年11月18日,大撤军在霏霏细雨中拉开序幕。经过特许到泰国边境采访的记者惊讶地看到,一队又一队装备整齐的国民党官兵从四面八方汇集到金三角小镇大其力。一支支军队整装开过,一双双皮靴踏在地上,掀起漫漫尘沙。骡马、卡车、加农炮出现了,步兵、炮兵、工兵走过来,装甲车轰隆隆开过去。钢铁洪流川流不息,宁静的小镇整日喧闹不已。军队继续开进,他们越过泰缅边境,开往泰国北部重镇清莱机场,将从那里搭乘美国飞机返回台湾。

  法新社记者写道:\"这是一支经历过严酷考验的军队,你从士兵被亚热带太阳灼黑的脸上,从他们眼睛里闪动着同枪管一样逼人的寒光里,还有他们沉默的脚步踏起的漫天尘土,都告诉亚洲乃至世界一个事实,那就是他们能够征服东南亚任何一个国家。\"

  《华盛顿邮报》记者写道:\"他们肯定是一支可怕的军队,目光凶狠,意志坚强,不怕吃苦……三十多岁的老兵占一多半,其中许多人打过二次大战。这样的军队在战场上无疑有很多经验。记者采访一个姓鲁的上士班长,他是中国山东人,扛着一挺美国机枪。他夸耀说美国武器很好使,比起抗战时候打日本人,武器不知道好多少倍。但是他又表示不想打仗,如果可能,回到台湾就退役。鲁上士的理想是有间属于自己的饭馆。\"

  另一位泰晤士报记者则以同情的笔调这样报道:“……军队后面居然跟随着长长的妇女和孩子的行进队伍,就像汽车后面挂着一列松散的拖车。她们无疑都是军人家属,跟随军队转战。我采访一位姓黄的女士,她有六个孩子,分别是九岁(女)、八岁(女)、七岁(女)、五岁(女)、四岁(女)和一岁(男)。她一手抱着最小的男孩,另一只手拎着一口大皮箱子。其余孩子互相牵着手,大的领导小的在地上走路,看上去像一群可怜的小羊羔。我问黄女士,孩子父亲为什么不来帮帮她?黄女士喘着气说,军队要打仗,一切都靠自己料理。问她孩子父亲在军队里是什么军阶?黄女士停止喘气,她自豪地回答是连长。连长是下级军官,月薪还不到一美金。据说这样的家属有数千人之多,当然都是军官家属,可见战争不仅对男人,而且对女人和孩子同样残酷。”

  1952年,“云南人民反共救国军”改番号为“滇缅边区游击队”;1953年春,“滇缅边区游击队”又整编为3、5、7、9四个军,其中第3军军长为钱伯英,第5军军长段希文,第7军军长彭城,第9军长李国辉。负责此次撤军的柳元麟同时接到蒋介石的密令:1.第7军、第9军全部撤台,第5军只撤老弱,精干全部留下;2.通过各种渠道向剩下的第3军、第5军派遣一批军官,加强其指挥力量;3.秘密修建机场,定期为剩下的部队空投或者运送武器和物资补给。

  国民党军残部从缅甸的撤军行动分三个阶段进行,历时四个多月,至次年三月结束。据台湾方面统计,此次撤军先后有6572人撤到台湾,其中官兵5699人、家属873人。撤回台湾的该部残军除少数强壮年轻的编入台湾军队特种部队外,大部被安置在花莲。

  据说金三角老兵撤台后境遇都不好,当时台湾经济尚未发展,他们这些游击队当然不可能继续留在军中,于是复员做老百姓。蒋介石把台湾偏僻山区和海滩划出来,把老兵迁到那里集体种地,相当于办军垦农场。老兵都很有怨愤和失落感:与其在卵子大的台湾开荒,不如回老家种地,都是做农民,值得离乡背井吗?

  这种贫困、压抑和苦闷的状态持续到六七十年代,台湾经济起飞,老兵才纷纷扔下锄头弃农经商,有人发了财,混出模样,这才有了后来回大陆探亲风光无限的那些场面和故事。

  留在缅北的是不愿意去台湾的云南籍官兵,后来历经战争洗礼,成为金三角的主要居民。很多官兵是被李弥、李国辉动员留下的。据说两位长官自知回台湾没有好下场,临别有令,让部下坚持反攻大陆。这些老兵就忠实地执行长官命令,把自己的生命埋葬在异国荒凉的泥土里。第十三纵队少将司令李崇文因对台湾内部争斗和前途悲观失望,选择了解甲隐居的道路,隐居在金三角泰国曼塘一座小山村。

  撤军完毕,台湾“国防部”对外宣布:台湾已经从金三角撤出四个军部七个纵队番号的军队,共计一万零五百余人,另有家属两千余人。国民党军队已经完全撤离东南亚,金三角没有国民党一兵一卒。

  主力撤走后,残军余部人心涣散,聚合无常,经过一段时间的分分合合,逐渐形成四股主要力量:第一股以前国民党九十三师二七七团团长吕维英为首,人数一千三百人左右,以九十三师人员为主。第二股以前国民党李弥部第八军一七○师团长、“云南反共救国军”保一师师长甫景云为首,人数大约一千余人,人员以“保一师”为主;骨干成员都是原李弥第八军的人,第八军在云南被打散后,有一部分逃出边境也投入到残军中来。第三股以前国民党云南省“云宁守备指挥部”保安大队大队长、镇康县自卫队总队长李文焕为首,人数大约800人左右,人员多半是云南本地土豪恶霸、地痞。第四股以前国民党滇系第五十八军二六五师师长、武汉警备副司令段希文为首,人数大约两千人左右;人员以国民党在大陆时滇系第五十八军和在锦州战役被消灭的滇系第九十三军回乡军人组成。

  1954年底,大陆在云南进行民主改革和土地改革。这些改革触动了数千年来当地土司头人的基本利益,不少当地土司头人、恶霸土匪、国民党回乡军人纷纷逃出边境,投入到残军的队伍中来,残军队伍又得到发展壮大。蒋介石认为有机可乘,遂命令柳元麟对分散于各地的残军重新进行收拢整编,准备再次对云南进行武装窜犯。柳元麟到达缅北以后,于1955上半年将各路残军重新整编为第三、第五、第七三个军,统称为“云南人民反共志愿军”,柳元麟任总指挥。

  以吕维英的一股编为第三军,共一千三百余人。下辖张伟成、蒙宝业、吴运暖三个师。

  1950年第八兵团二十六军残部五千余人,在最后一任军长彭佐熙带领下从中越边境河口逃出国境进入越南。九十三师第二七七团吕维英部在蒙自逃过解放军围歼,随彭佐熙逃往越南;吕维英在逃跑过程中又被彭佐熙任命为九十三师师长。进入越南后第二十六军残部被法国殖民军缴械,集中到南越的富国岛,后撤往台湾;吕维英本人则去了香港,后来被李弥招募到金三角。吕维英自抗战初期开始即在九十三师任团长之职,是国民党中央军校较早期的毕业生,对出自国民党军队嫡系的九十三师老人很有号召力。张伟成、蒙宝业、吴运暖三人均为原云南“九十三师在乡军人”(由于九十三师长期驻在滇缅边境地区,再加上长期没有作战行动,官兵日渐疲倦,大量士兵脱离部队,形成上千人的“九十三师在乡军人”群体。这些人借与九十三师的关系,收买民族上层,拥兵自重,在云南与缅甸交界的景洪、孟海、孟连地区形成强大的地方势力)群体成员,都在九十三师当过基层军官;有一定的带兵和指挥作战的经验;吴运暖和蒙宝业二人甚至还都是国民党中央军校的毕业生。

  以甫景云部“保一师”一千余人编为第五军,下辖两个师。甫景云是李弥第八军一七0师的团长,有在大陆时期指挥作战的经历,而且又有在萨尔温江大战时血战拉牛山和驰援李国辉的缅北作战经验,算是残军内比较有实战能力的一位,其部下有相当一部分是第八军云南籍回乡军人,都颇有实战经验。

  以滇系军人、原国民党五十八军第二六五师师长段希文为第七军军长,下辖四个师,共二千余人。从云南镇康县逃出来的土豪李文焕一部人马也在段希文第七军内。由于段希文是云南人,抗日战争中又长期在五十八军当师长,曾经与五十八军军长鲁道源一道代表国民政府在九江接受日军投降,是残军内各军长中官阶最高的人,而且战功卓著,所以段的部下对段希文十分忠诚。

  云南省民主改革以后,又有大量国民党旧军人和地主恶霸无赖逃出边境进入残军中,这样逃缅国民党残军部队又得到了新的补充,其中不乏云南籍九十三师和第八军的人。这个新成立的由柳元麟指挥的“云南人民反共志愿军”共计四千五百余人。

  对于柳元麟的整编,吕维英、段希文、李文焕等人却并不买账,他们吸取了李国辉放弃兵权的教训,拒不服从整编。首先跳出来不听号令的是第三军军长吕维英。吕维英仗着自己是九十三师的元老及过硬的后台,手下又有一千多号人,先是不接受柳元麟的整编,继而打起个“云南人民反共救国军”第一军的旗号来。

  柳元麟奈何不了骄横跋扈的吕维英,便把状告到了台湾。在台湾的权力压服下,残军的第二次整编工作历经两年,到1957年初总算得以完成。整编后的残军仍然叫做“云南人民反共自愿军”。主要成员有:

  总指挥:柳元麟。

  副总指挥:段希文、彭程。

  参谋长:马俊国。

  第一军军长:吕维英。自编三个师。

  第二军军长:甫景云。自编两个师。

  西区指挥所:主任段希文,自编两个师。

  西区指挥所下辖第三军,军长李文焕,自编两个师。

  另有三个独立师。

  国民党残军主力撤走后,金三角汉人部队进入了一种半地下的状态。他们与台湾的关系已经变得很松散了。留在金三角的国民党残军,由于派系之间的矛盾,再加上柳元麟的威信不够,于是内讧就愈演愈烈。金三角军阀割据的时代来到了。

  其实,蒋“总统”任用柳元麟接管和整编残军,实属无奈之举。而且此时的残军绝非1950年刚刚从大陆逃出来的李国辉、谭忠那帮人可比。那时的李、谭二人在大陆一败再败,甫到缅北,惊魂未定,人地两疏,台湾又不接收他们,生存下来成了他们最大的愿望。李弥老长官带来了台湾的指令,残军高兴得像接钦差大臣和圣旨一样。而现在的残军,多半都是云南本地人,经过在缅北数年征战,不仅战斗力强,而且对缅北这块地方熟悉得就像自己的手指一样。柳元麟没有指挥作战的实际经验,更没有统领军队、驾驭部下的娴熟手法。对于这批老兵油子组成的残军部队,柳元麟想对他们指手画脚,一时还有相当大的难度。因此说,蒋“总统”有可能得到了一个人,却失去了一群人。因为可信的人,却未必可靠。

  可恶又可怕的国民党残军终于撤走了!仰光政府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为了彻底把这些汉人赶走,摘除这颗金三角的毒瘤,缅甸国防部发动了一场进军金三角的军事行动和清除鸦片交易的禁烟运动,代号为“猎狗行动”。缅军的战略比较灵活:如果敌人没有撤完,就毫不留情消灭他们。万一敌人主力未撤,能打则打,打不赢就呼吁国际观察团下来视察,同国民党打外交仗。

  “猎狗行动”的总司令后来成为缅甸当代史上一位不折不扣的大人物,这位矮个子将军拥有许多军队头衔,其中最重要最显赫的就是国防部长兼三军参谋长。将军亲自出马,说明政府对这场军事行动的高度重视。

  缅军一路顺利,没有遇到任何抵抗,连地势险要的战略要地拉牛山口,也未费一枪一弹即告占领,“猎狗行动”捷报频传。空中侦察机也未发现敌人,前国民党残军总部孟萨已成一座空城。总司令备受鼓舞,下令部队沿着两年前李弥走过的土路谨慎开进城来。他确信敌人已经撤退,而缅甸政府军很快就要收复国土,赢得这场驱逐侵略者的伟大胜利。

ww 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曹学思;屈庆伟作品集
异域孤军沉浮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