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民国第一帮会》在线阅读 > 正文 第9章 青帮大佬(5)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民国第一帮会》 作者:陈伟伟

第9章 青帮大佬(5)

  青帮之中哪怕是辈分很高的人,受过良好系统教育的也不多,袁克文是少有的几个极具个性和才华的帮会领导之一。他不仅诗文卓着,而且书法造诣不可小视。每要写字,不用桌子,将纸悬空,挥毫有力,且纸不破损。他还是当时着名的昆曲小生、京津票友,和着名的梅兰芳、马连良都有过合作,最喜演《千忠戮·惨睹》一出,拿手好戏是《长生殿》、《游园惊梦》。袁克文唱功深厚,不逊专业演员,论者评为字正腔圆,不让名伶。

  才华横溢的袁克文也有他不能克服的缺点,比如挥霍、任性、骄奢的花花公子性格,吃、喝、嫖、赌、抽(鸦片)样样都干。尤其是他的烟瘾很大,光抽大烟就花光了他的大笔积蓄。加上出身贵族的他,过日子从不知精打细算,还挥霍光了从父亲那里分得的财产,以至于不得不变卖他收藏的古董,或者以给人题字画画儿糊口。

  1931年3月22日,袁克文病逝于天津英租界58号,终年42岁。

  9.顾竹轩:心向光明的江北大亨

  “江北大亨”顾竹轩,名如茂,字竹轩,江苏盐城人。16岁时,家乡闹灾荒,顾竹轩和母亲及兄长顾松茂等人随着逃难的大军进了上海。而这次逃难到上海的经历,给顾竹轩以后的人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

  当时身无一技之长又没有靠山的顾竹轩,只能靠出卖力气挣钱糊口。他联系到了公共租界协记公司的拉人力车工作,做起了“骆驼祥子”的营生。然而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还有“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黄包车”的梦想,可是当时的顾竹轩,却只是计划着怎么填饱肚子罢了。世事总是难料,有梦想的人梦想破碎了,没梦想的人立起了一片广阔的天地……

  入行不久,顾竹轩得到了给德国老板拉私人黄包车的机会,并且因为表现出色,深得老板的器重。后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的德国老板回国了。顾竹轩趁机低价盘下了公司,这成为顾竹轩在上海捞到的第一桶金。

  为了得到帮会的支持,顾竹轩通过关系认识了当时的青帮头目刘登阶。刘登阶是青帮“大”字辈的首领,当时他正在广收门徒,顾竹轩拜了刘登阶为师,按照帮内的规矩,排在“通”字辈。

  有了帮会背景的顾竹轩,生意开始越做越大。接着他以帮会收徒的名义,招揽了越来越多的底层人物加入。顾竹轩的势力范围开始逐渐扩大,甚至成了“旧上海最大的人力车霸主”。

  只有底层的群众基础,没有政界商界人物的支持,那么每遇极难之事,必捉襟见肘,顾竹轩也不例外。顾竹轩在政界有个大后台,就是他的同宗远房、国民党的高级将领顾祝同。然而在青帮内部,顾竹轩深知帮会势力竞争激烈,为了稳固和扩大自己的势力,他竭力讨好当时的上海滩“三大亨”,并和黄金荣私交甚好。

  生意越做越大的顾竹轩开始渗透到其他的行业,开茶馆,办饭店,创办天蟾玻璃厂等工商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尤其是顾竹轩的德胜茶楼,成为了闸北地区“吃讲茶”(方言,旧指有争执的双方及调解人到茶馆里边喝茶边评理,解决纠纷)的权威仲裁机构。

  而令顾竹轩名声大噪的不是他越做越大的生意,而是着名的“天蟾舞台”事件。

  “天蟾舞台”是当时规模很大的演出舞台,吸引了众多南北名伶演出。在当时行界有“不登天蟾不成名”一说,不料当时生意蒸蒸日上的“天蟾舞台”被勒令拆迁。原因是位于天蟾舞台前面的永安公司为了扩建,和工商局勾结,才出此卑鄙之策。顾竹轩不服,于是在杜月笙的帮助下,重金聘请了两位外国律师,把官司一直打到了英联邦最高法院。最后,法院宣布工商局败诉,并赔偿原告损失费十万银元。这场官司不仅让顾竹轩大赚了一笔,而且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顾四牛皮”的绰号也跟着叫了起来。

  顾竹轩飞黄腾达之后为家乡父老做了许多实事。凑钱创办了闸北江淮小学;每遇天灾,灾民四处流窜,顾竹轩为帮助灾民,卖掉了他的天蟾玻璃厂,引得父老乡亲一片赞誉。顾竹轩不仅对父老乡亲慷慨资助,还支持抗日活动。上海沦陷之后,顾竹轩不但抵制日货,而且面对当时无处安身的灾民百姓,毅然关闭了发展正旺的“天蟾舞台”,把它改成了安置难民的避难所。顾竹轩看到国民党内部的贪污腐败,料想革命前程靠着这些腐化堕落、没有家国气节的人是万万没有希望的,于是他开始资助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可以说,顾竹轩在上海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声望,为革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上海滩青帮的各路流氓大亨里,顾竹轩是最后的结果极好的一个。

  说起顾竹轩对革命的贡献,可谓由来已久。大革命时期,他就设法救出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期被抓的工运大队长姜维新。解放战争时期,顾叔平(顾竹轩的嫡亲侄儿)到上海工作,在顾竹轩的大力协助下当选榆林区副区长,还利用“天蟾舞台”的经理室作为地下党开会的地方,为革命事业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1945年,顾竹轩让自己的幼子顾乃锦参加了共产党,投身革命。

  顾竹轩为革命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得到了党和人民的认可,1956年7月,顾竹轩在上海病逝,终年75岁。

  10.万墨林:杜门第一红人

  万墨林本名叫万木林,出生于1898年8月21日。家乡是上海浦东高桥镇,可谓是人烟阜盛之地,富贵繁华之所。但是清末时候动荡的政局,加上天灾不断,使这里繁荣的商业如同建立在柔软的沙坑上,不堪一击。幼年时候的万木林因为家乡经济迅速衰落,流落到了黄浦江十六铺。

  历史上那些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功成名就的成功人士,不一定都具有高学历、高文化,可是贵人相助的因素,却断不可忽略,万木林就是一个例子。其实,万木林之所以可以在杜月笙的门下做事,不仅仅因为杜月笙是万木林的表兄,还因为一次偶然的经历。当年还没有发迹的杜月笙因为嗜赌输光了钱财,加上当时无依无靠,无着无落,狼狈不堪,还重病了一场。当时穷困不堪的万木林搭救了杜月笙,给他端汤送药,端茶喂水,细心地伺候重病的杜月笙。如果没有万木林的照顾,真难以想象杜月笙以后的下场。帮会之中的人,最讲的就是义气,杜月笙把万木林当年的帮助牢记于心,总想着寻找机会报答一番。于是杜月笙发迹之后,就把当年搭救过自己的万木林留在身边做了管家,万木林就成了杜府总管。

  如果总是靠着关系和靠山,而自己没有超人的才能,那么他或许可以拥有比一般人多的财富和地位,但是很难走得远。万木林从小家境贫寒,也没有读过什么书,大字不识。但是万木林却有他的过人之处,就是他超强的记忆力。据说,凡是杜月笙的客人、朋友,他们的住宅地址尤其是电话号码万木林都可以记得十分清楚。如果遇到紧急情况打电话忘了号码,只需去问万木林,他总能随口说出。也正是因为这个本事,杜月笙向当时的军统头目戴笠推荐了万木林。

  靠着杜月笙这棵大树的万木林发了家,在杜月笙宅里的地位也不断提高。这个时候,万木林感觉到自己的这个名字实在起得没有水准,“木林”听起来十分土气,像个榆木疙瘩,于是他开始酝酿找个有学问的人给他改个名字。请来的先生大约知道他的想法,遂将中间的“木”字改为“墨”字。万木林改为万墨林,一字之差,“胸中万两墨”的意思便着实体现出来。

  万墨林的人生也经历了几件大事,比较有名的就是他的“除奸”活动。八一三事变之后,日本人和亲日派勾结,在上海建立了亲日伪政权。一部分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投靠了日本人,这令国民党政府十分恼火,于是成立了“上海工作统一委员会”,准备暗杀那些投敌卖国的败类。而这些暗杀活动是由万墨林策划的,比较有分量的有:刺杀张啸林案、刺杀傅筱庵案和刺杀俞叶封案。

  众所周知,直接刺杀张啸林的是他的贴身保镖林怀部,而这个保镖就是万墨林设法推荐给张啸林的。俞叶封和张啸林是亲戚,在看戏时遭到射杀。而傅筱庵当时是伪上海市市长,万墨林通过熟人买通了傅筱庵的贴身保镖,趁着傅筱庵熟睡的时候,痛快地结果了他的性命。

  万墨林的行为遭到了汪伪政权的痛恨,亲日伪政权决定设法把万墨林抓起来教训他一顿。于是,汪伪“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特务委员会特工总部”收买了万墨林的一个徒弟,让这位徒弟给万墨林送去了假情报。万墨林对情报的真假并无分辨能力,而且对这位徒弟也没有防备之心,平日里权势很大的他并没有料到会有人给他下套子。结果可想而知,他被骗到了76号(即汪伪“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特务委员会特工总部”)。76号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窟,它的残酷和黑暗在历史上臭名昭着。万墨林在里面尝尽了酷刑,吃尽了苦头。不过万墨林是个骨头很硬的汉子,经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痛苦折磨,但是对刺杀之事依旧守口如瓶。

  万墨林被捕的消息传到远在香港的杜月笙耳朵里,杜月笙十分焦躁,开始采取措施设法营救万墨林。他联系到了自己的徒弟汪曼云,让他想办法。汪曼云想办法进入狱中探望了万墨林,告诉他远在香港的杜月笙正在计划把他救出去,并让他放心。之后,汪曼云从李士群(掌握76号实权的人)的嘴里得知了救出万墨林需要的价钱,并且给李士群的太太送去了一件貂皮大衣。在金钱和关系的作用下,杜月笙终于把万墨林从魔窟里救了出来。抗战胜利之后,万墨林因为打击了汪伪政府而受到了国民党政府的嘉奖。

  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杜月笙在上海的影响力逐渐下降,他和万墨林一起去了香港。杜月笙在香港去世之后,万墨林到台湾长期定居,于1979年8月16日病逝。

www/xiaoshuotxt/n e 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陈伟伟作品集
民国第一帮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