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唐这二百九十年1.贞观之路》在线阅读 > 正文 第37章 混混引出的“新”国家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大唐这二百九十年1.贞观之路》 作者:吃青菜的蜗牛

第37章 混混引出的“新”国家

  从贞观十二年到十五年,唐太宗一直都处于非常忙碌的工作状态。高昌、吐蕃的事儿一件接着一件,还好总算是都处理结束了。

  只是这些都是外部事务。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的一次发生在长安城中的未遂政变,却结结实实地给李世民敲响了一记警钟,也导致了一个本已消亡国家的再次出现。

  说来好笑,一般而言政变都是某些野心家经过周密布置后的结果。可这次政变的主导者,却是一个典型的小混混式的人物。

  当然了,一个普通的小混混也做不出来这等大事。我们这位混混,是原东突厥小可汗突利的弟弟——阿史那结社。

  阿史那结社跟着哥哥归降唐朝之后被封为中郎将,虽无实权,倒也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这位仁兄虽然身为突厥可汗家族的一员,却没有继承他们的豪迈与爽朗,倒是与汉人的纨绔子弟颇为相似,大事不敢做,欺男霸女、强买强卖的事是三天两头的发生,京城的烟花柳巷、茶坊赌场常常出现他的身影。

  其实也不能完全怨阿史那结社。突利可汗归顺是在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当时突利不过27岁,他的弟弟也就二十出头的样子。这个年纪的人一下子无事可做,又吃穿不愁,干点这些事情也不能算很不正常。

  突利看到自己的弟弟成天胡作非为,很是不满,多次对他进行严厉批评,要他认真悔改。可是,叛逆期的阿史那结社是一个字也听不进去,被哥哥骂急了,这小子居然跑到李世民那里去诬告哥哥要谋反。唉,有这等不肖的弟弟,突利也算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

  由于阿史那结社素来不学无术,编的谎话破绽百出,骗不倒经验丰富的李世民,被赶了出来。看着阿史那结社狼狈而出的样子,李世民打从心底看不起这个人。不过考虑到安抚东突厥降人的情绪,又不好就把他治罪,那就先把他晾着吧,量一个混混能折腾出什么东东来?

  可是,混混阿史那结社却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告诉李世民以及其他持有同样观点的人:昔日汉高祖刘邦不过也是个流氓出身,还比不上本人,没啥贵族血统。做混混做得好,照样可以“行大事”

  突利可汗在归顺的第二年就去世了,年仅二十八岁。他的儿子阿史那贺逻鹘还是个对世事似懂非懂的少年。阿史那结社抓住了这个机会,准备发动政变。

  政变首先要有人手,阿史那结社觉得这不是问题:一旦成功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家里现在也不缺银子,自己又是天天在社团里混的,还怕找不到人?

  经过一番招兵买马,阿史那结社最后共拥有了四十多人的“大军”主要成员包括老哥生前的一些旧部,以及部分流氓代表。有了这么“大”的本钱,他打算下注了。

  整个政变计划如下:晋王李治每天要在四更时分出宫,按规定,他出宫时要大开宫门,侍从卫队要在门外站好队列再出发。阿史那结社他们就准备在宫门大开,护卫们列队尚未完成时冲进宫门,实施斩首行动——直扑皇帝住所,干掉李世民!

  干掉李世民了,然后呢?

  然后?到时再说了!

  在正式动手之前,为扩大统一战线,阿史那结社把侄儿阿史那贺逻鹘连哄带骗地拉进了自己的队伍,并许诺事成之后推举他做大可汗,恢复昔日祖先的荣光。

  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农历四月十一日,阿史那结社、阿史那贺逻鹘和他们的手下按照计划埋伏在宫门外,等待着晋王李治出宫。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突然之间陡起大风,天气很差,以致于李治没有按原先的计划出宫。这下外面的人都傻了眼:怎么办?进不了宫了。

  阿史那结社的混混军团勇气这时充分爆发了出来:事已至此,一不做,二不休,不如趁现在整个皇宫都没有戒备杀进去,照样可成大事!

  于是这一伙人像是在街头打群架一样呐喊着向宫门冲去,毫无准备的皇家卫队猝不及防,战死数十人。不过他们很快便进入战斗状态,对混混们奋勇还击。阿史那结社见无法前进,知道“事不谐矣”爬上马就跑,没多久便被政府军活捉。可怜的侄儿阿史那贺逻鹘同样乖乖当了俘虏。

  对于胆敢造反的混混,也无需多说,拉到法场砍头示众。但考虑到突利率先归顺大唐,属于进步人士,不能绝了他的后,所以尚未成年的从犯阿史那贺逻鹘被特赦,免予处死。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他最后被流放岭南,在那里度过了他惨淡的一生。

  就这次政变的规模而言,几乎不值一提。但这件事却给唐政府敲响了警钟:这么多突厥人聚集在长安城内,万一再发生类似事件,后果不堪设想。而各地聚居的突厥人也成了社会不安定因素之一。有鉴于此,李世民和手下的不少大臣都认为,当初安置突厥人的政策需要调整,现在的形势需要重新评估。

  经过慎重考虑,李世民任命化州都督、怀化郡王阿史那思摩(已被赐姓李)为东突厥可汗,赏赐多多。同时命令所有在中原生活的突厥人等,一律跟随阿史那思摩北渡黄河,到东突厥故土重建汗国,世代为中原屏障。

  按理说,一个刚被灭亡不到十年的国家居然能够在原先对头的支持下重新建国,是故国子民们梦寐以求的好事。可是李世民的这道命令发下去之后,突厥人的反应却很出人意料:没有人肯主动前往塞北——即使是去重新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度。

  为什么呢?

  原因即在于那个更北方的薛延陀汗国。

  东突厥原先干的是捞一票闪人的活。后来东突厥衰落,薛延陀崛起,东突厥一下子沦为了被抢的受害者,而施暴者则变成了薛延陀。

  后来东突厥在唐军手里吃了大亏,武装力量土崩瓦解,于是更加害怕薛延陀的武装扫荡。所以他们宁可抗旨,也要留在现在的安置地,不愿去老家挨老对头的抽。

  了解到这一点后,李世民派司农卿郭嗣本前往薛延陀汗国调和矛盾,并带去了诏书。诏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告知薛延陀,大唐准备帮助东突厥重建,可汗已封好,秋季时分便要送他们渡过黄河,重返故土;二是明确尊卑高下,薛延陀可汗册封在前,东突厥可汗册封在后,先封为大,后封为小(先送上高帽子总是对的)三是明确势力范围,要求双方分别在沙漠南北两方活动,保持局面的稳定,否则将对挑起事端者兴兵问罪,这是警告双方不要有非分之想。

  薛延陀方面对诏书表示服从。

  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新的东突厥汗国宣告成立,新可汗为阿史那思摩。为保护新新政权,李世民还任命两位突厥将领——左屯卫将军阿史那忠和阿史那泥孰为左右贤王,辅佐阿史那思摩。

  然而,对这个政治新生儿的威胁却依然存在。

  虽然薛延陀口头承诺与东突厥和平共处,但是背地里擦得锃亮的刀子已经出鞘,就等着什么时候逮个机会,给东突厥来个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薛延陀之所以对东突厥必欲除之而后快,不仅仅是由于先前被东突厥统治时留下的阶级仇恨,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东突厥被李靖消灭后,其故土部分被薛延陀趁机吞并,其余基本上都成了唐朝的领土。然而这些土地的主要构成部分是草原和戈壁,而当时汉人最基本的生计还是男耕女织,自然不能指望在草原和戈壁间发展种植业。所以,这片广袤的土地在唐地方官员看来,便是可有可无的“城乡结合部”主权的行使问题压根儿就没怎么关注过。

  可是在薛延陀看来却完全不是这样的。

  东突厥挂了,长安城里的皇帝是天可汗,咱还是薛延陀可汗。不过,嘿嘿,突厥人全都被迁到长城之内了,这南边的地天天长草没人管太可惜了。本着充分利用资源的原则,大家把那些马呀羊呀都赶到南面去吃点荒草吧,我们自家的草还要留着防备风雪天气呢。这样从不时地南下吃点,发展到经常南下吃些,最后这块地事实上不也就成了我们的吗?

  可是,突然晴天一声霹雳响——天可汗要重建东突厥,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我大帐边上的草,自然只许我自己的羊来吃。现在东突厥居然想紧挨着我们住下,还要跟我分草地,那万万不行!

  况且,我薛延陀从突厥统领下的一个部落发展壮大,在大唐的支持下翻身闹革命,好不容易当家作主,不少原先归附东突厥的部落没了大哥,都来投奔我。现在他们的大哥回来了,还扛着大唐的金字招牌,两厢一比,吸引力比我还要大上不少。万一他们再倒戈去抱东突厥的大腿,对我可是大大的不利!

  哼,东突厥,你休想咸鱼翻身!

  先下手为强。薛延陀可汗乙失夷男集结大量骑兵,准备对渡过黄河来到北方的东突厥人来个下马威。不巧的是,这个计划很快被亲自过问东突厥重建的唐太宗李世民获悉。为和平计,他再次派人向薛延陀发出了警告:大唐刑法对擅自互相攻击的小弟有明确的处理规定。轻举妄动者,后果自负!

  如意算盘落空了。为了替自己的行为辩护,也为了日后“便宜行事”方便,乙失夷男特上疏一封,写得是言词切切,貌似颇有几分道理:至尊大人明鉴:

  您在百忙之中抽空告诫我等子民不要互相侵掠,我等自然是诚惶诚恐,不敢不奉诏!不过呢,小人薛延陀一向说话算话,可是突厥那帮家伙却如同吕布一样反复无常,实在是令人难以相信。

  至尊大人您忘了么,当年东突厥倚仗势力强大,每年都要来中原对大唐百姓们烧杀掳掠,一杀便是成千上万,这是多么大的仇恨啊!后来至尊一举拿下东突厥,这帮人本该全部罚作奴隶,分配给大唐百姓们,世代为奴才是。由于至尊宽大为怀,没有追究他们的罪过,反而还将他们迁到中原繁华之地居住,待遇优厚,仿佛自己的子民般爱护。然而就是这样的宽容和爱护,还有阿史那结社这样的人渣居然这么快就敢造反,这正是此辈人面兽心的真实写照。这些人,万不可信!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等深受国家大恩,无以为报,特此恳求,让我们出兵,为至尊除去这些败类!

  小人乙失夷男率全国子民叩上话说得很漂亮,但是背后包藏的利益之心昭然若揭:东突厥重建,其土地便不再是唐朝的直接管辖范围,若是薛延陀灭了东突厥,这块土地天经地义将归胜利者所有。或许乙失夷男已经打好了这样的算盘:顶多到时磕头认错,献上大量财宝,再把抢来的地盘割出一部分送给李世民,总归自己是赚的。

  对于这份奏疏,唐政府的态度是不置可否,这多少让乙失夷男产生了误解,认为唐朝方面也对东突厥抱有疑虑,倘若自己采取行动,很可能长安方面会采取默许的态度。

  虽说是这么打算,但考虑到在东突厥新可汗阿史那思摩的背后,唐朝国防军在北方边境驻有重兵,乙失夷男一时还是不敢向东突厥开刀。新生的东突厥汗国就这样在唐朝的庇护下,在敌国的虎视眈眈下胆战心惊地建立了起来。

  正所谓尴尬人难免尴尬事,薛延陀汗国终于等来了机会。东突厥汗国即将面临一场巨大的浩劫。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李世民下诏:定于明年二月前往泰山封禅。

  听到这个消息,薛延陀可汗乙失夷男高兴得几乎跳了起来:真是天助我也!机会终于来了!

  他立刻召集部下,向他们宣布说:东突厥是我们薛延陀不共戴天之仇敌,本该早日进兵消灭他们。无奈天子有诏书,令我们不得轻举妄动,加之大唐军队又一直在他们背后撑腰,我们才一直没有找到机会动手。如今天子将要东巡封禅,势必会从各地驻军中抽调精锐力量,随从保护。大唐边境的军力肯定会因此而减弱,将不足以对我们形成有力的威胁。如果趁现在这个机会去攻打阿史那思摩那小子,一定摧枯拉朽,马到功成!

  “干掉阿史那思摩!“灭了东突厥!帐下众人和乙失夷男一样,早就有此想法。此时群情激昂,都纷纷大喊起来。

  事不宜迟,乙失夷男随即任命自己的长子乙失大度为大将,统率各部落军共二十万人,趁着李世民外出巡视,不在长安的机会,向南越过瀚海沙漠,向东突厥发动全面攻击。

  这对于国内初定百废待兴的东突厥大可汗阿史那思摩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因缺乏足够的领导才能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他在国内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还不够强大,加上刚立国不久,麾下共计只有军队四万人,而且战斗力还未经过实践的检验。

  两军一遭遇,东突厥军便节节败退。阿史那思摩见势头不妙,率领全体部众退入长城以南,驻守朔州(山西省朔州市)同时向唐中央政府发去了SOS紧急求救信号。

  消息传到长安,还没来得及拂去衣服上尘埃的李世民拍案大怒:混帐薛延陀!朕前年才警告你不准攻击东突厥,现在居然胆敢趁着朕外出巡视之际悍然出兵,莫不是把朕的诏书当做儿戏了!朕能灭了东突厥,还修理不了你!

  贞观十五年十一月,唐朝开始全面军事动员:营州(辽宁省朝阳市)都督张俭率本部人马,以及归顺的奚、契丹等部落军队在薛延陀东方边境发动攻击,减轻东突厥正面压力;刚被提拔为兵部尚书的李世勣为朔州道行军总管,进驻朔州;右卫大将军李大亮为灵州道行军总管,驻防灵武(宁夏灵武)右屯卫大将军张士贵为庆州道行军总管;凉州(甘肃省武威市)都督李袭誉为凉州道行军总管,攻击薛延陀西方边境。

  虽说是从东、中、西三个位置发动全面反击,但是李世民并不是只负责指定出征的人选。身经百战的他时刻关注着前方送回的情报,并根据这些情报制定并及时调整作战的方针。

  在欢送出征的宴会上,李世民胸有成竹地嘱咐各位将领:战争的重要原则之一,是顺利时前进,不顺利时迅速撤离。薛延陀自以为强大,得意忘形,居然跨过沙漠,远征数千里,导致人马虚弱疲惫。然而他们还不知迅速收拢军队及时进行修整,反而进入大唐边境,无疑是自寻死路。

  “如今我已命令阿史那思摩坚壁清野,断绝薛延陀一切的补给来源。各位到了前方,只要牢固守住自己的阵地,和阿史那思摩相互支援即可,不必马上与贼军决战。待到他们粮草耗尽,无力支撑,准备撤兵之际,再集中所有力量同时出击,定能势如破竹,马到功成!来,为了胜利,请满饮此杯!

  “干!大家豪情满怀地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此次不战则已,一战必要让对方刻骨铭心一辈子!

  乙失夷男没有料到,自己对东突厥的攻击还没有结束,唐朝的反击便已经开始。亲眼见识过当年东突厥灭亡全过程的他不敢大意,连忙派人前往长安,晋见李世民,并表示自己愿和东突厥和平共处,不再互相攻击。

  可惜,这次乙失夷男的和平愿望表达的太晚了点。

  却说这位薛延陀的求和使者到了长安后被安排住进高级招待所,却一直等不到官方对本国可汗求和的回应,人生地不熟的也无从打探消息,只能吃了睡,睡了吃。但是,那看不见的压力逐渐压得他快喘不过气来了。

  终于,坐卧不安的他等到了皇帝李世民召见的“好”消息。

  到了宫中,他首先感觉到气氛不错:一路所遇之人皆面带喜色,向自己投来的目光也是颇为友善。这下他那颗七上八下的心总算放了下来。看来和谈结束后自己很快便可以回去交差了。

  很快,他被带到了李世民的面前。

  身为唐朝最高统治者的李世民显然心情也很不错。他十分温和地接见了薛延陀使者,安详的首先告诉他:薛延陀军在大唐的打击下土崩瓦解,损失惨重,已经逃回漠北。

  那位使者顿时大惊失色:我说怎么一直把我晾在招待所,还在奇怪政府效率未免过于低下呢,原来就是在打这一仗啊!

  原来,在薛延陀使者出发之前,交战前线的乙失大度发现东突厥已经全部逃入长城,无法继续追击(否则就是直接攻击唐朝本土,他可不想惹火上身)

  但该出的气还是要出的,只是出气的方式需要修改一下。

  于是出现了这么一幕:薛延陀士兵成群结队地来到长城边,向着南边破口大骂。辱骂的对象,正是东突厥。

  骂人的花样千百年来翻沉出新,但内容却只有一个,所以我这里就偷懒忽略啦。

  既然内容不是问题,出气才是根本,所以声音大是第一位的。

  坐在大帐中的乙失大度听着耳边传来的阵阵辱骂之声,顿觉心情越来越舒畅。哼,你东突厥也成了乌龟,打你不敢还手,骂你不敢还口,这可真是痛快啊!

  沉醉在痛快之音中的乙失大度眯缝着眼睛,YY着东突厥降兵跪地求饶的凄惨模样,全然没有注意到越来越近的马蹄声。

  突然,一人气急败坏地冲进了营帐,打断了乙失大度的好心情:有紧急军情奏报!

  乙失大度很不情愿地睁开了双眼,本想破口大骂这个分不清场合的冒失家伙,转念一想,还是军情要紧,冷冷地喝斥道:讲!

  “唐朝大军已经抵达长城!尘土漫天!

  “什么!这么快!他们有多少人?

  “确切数字不详,但阵势很大,至少数万人!

  乙失大度不愧是个大将。他很快便判断出来,这次唐军大规模出动,是要与自己正面交锋了。如果开打,胜了会引来唐朝无休止的报复,败了唐军一定趁胜追击,结果只会是己方输得更惨。于是他果断作出了决定:撤!

  事实证明乙失大度是明智的。唐军主力有十万之众,为首的,正是名将李世勣。

  见对手一路向北而去,大军难以追上,李世勣作出了战略调整:留下辎重和步兵,在唐国防军和东突厥军中精挑选出六千精锐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追击。其他人以急行军的速度尽可能地跟上。

  见唐军锲而不舍地追赶而来,乙失大度只能是更加快速地向北逃窜。双方你追我赶,从大同一直跑到了诺真水(内蒙古艾不盖河)

  到诺真水之后,连日跋涉、缺吃少穿的薛延陀军已经实在跑不动了。乙失大度也火了,索性玩起了疯狂的疯狂:我一直让着你,你却还要苦苦相逼,欺人太甚!别以为我怕了你!有种的,就在这儿干一架,看看谁是好汉!

  薛延陀军摆开阵势,回军反击,倒也旗开得胜,首先击败了作为向导和前部的一部分东突厥军。不过乘势追击的他们很快便遭遇了李世勣的主力。

  薛延陀军的战法很有意思,以往的游牧民族军队都是以骑兵攻击战术为主,他们则不然:每五名士兵为一组,一人负责牵马,其余四人作为步兵战斗。战胜后则五人一齐上马追击,这样又都成了骑兵。

  现在双方遭遇,薛延陀继续采用这个战术:全体下马,对唐军万箭齐发。

  面对着密集的箭雨,唐军的战马由于目标太大,难以躲避,很快被射死大半。李世勣见状迅速作出调整:全部下马,扔下马刀,改用长矛和盾牌冲锋!

  唐军将士在盾牌的掩护下向薛延陀发动冲锋,薛延陀的弓箭失去了威力,阵型很快被冲散。副总管、猛将薛万彻则率部分军队专门攻击几乎没有还手之力的薛延陀牵马士兵。

  很快,相对而言肉搏业务不太擅长的薛延陀士兵就看到了自己的战马欢快地四处奔跑,愉快的嘶叫声此起彼伏。但这一切对正在苦苦支撑的他们看来,无异是自己的亡音。

  敌军的混乱就是最好的强心剂。唐军见薛延陀军从上到下都乱作一团,不由得士气大振,攻击力刹那间再上新台阶,下手更狠、更准了。

  最终早已混乱不堪的薛延陀全军崩溃,被杀三千余人,被俘五万余人。乙失大度带着剩余人马遁逃到大漠以北,结果又遭遇天降大雪,挨饿受冻的残兵败将们又被冻死很多。倾国而来的薛延陀遭遇惨败,势力遭到极大削弱。

  李世勣率军胜利班师,不料半路上遇到原本被安置在五台(山西五台县)的东突厥思结部落叛逃。于是李世勣军与当地追兵前后夹击,刀剑与长矛并举,铁蹄共鲜血齐飞,但见不断有人惨叫着倒下,残阳下的刀枪都是通体血红,只想逃往北方的思结部落全体男女老幼被杀人杀到手熟的唐军士兵们杀得是一个不剩。那场面,唉!怎一个惨字了得!

  薛延陀挨了一顿胖揍,老实下来。四方又进入了一个暂时的安宁时期。

w w w. xiao shuotxt. n 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吃青菜的蜗牛作品集
大唐这二百九十年1.贞观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