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唐这二百九十年1.贞观之路》在线阅读 > 正文 第38章 乱起萧墙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大唐这二百九十年1.贞观之路》 作者:吃青菜的蜗牛

第38章 乱起萧墙

  在这平静的气氛中,人们迎来了崭新的一年。

  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正月九日,刚刚接受完百官新年参拜不久的唐太宗李世民端坐在朝堂上,面带微笑,用赞许的眼光无比慈祥地看着跪在阶下的儿子魏王李泰。就在这一天,李泰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向皇帝,也是自己的父亲呈递上自己组织编撰的《括地志》

  这本耗时4年完成的书籍共550卷,详细的记载贞观年间各政区建置沿革及山川、物产、古迹、风俗、人物、掌故等等,堪称当时的国家地理百科全书。

  只可惜该书在南宋年间散落,现在仅余残本。这是后话了。

  这里我想说的不是这本书的学术价值,而是它形成的社会背景。

  古人云:太上立德,其次立言,再次立功。或许李泰是个人文地理学的爱好者,但是他组织编写这套《括地志》的初衷却并不在于扬名,而是能够让自己离太子的位置再进一步。

  说到这个,不妨先来八卦一下为李世民生育过儿子的女人们。

  第一个当然是长孙皇后,她先后为丈夫生养了三个儿子,分别是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和晋王李治。

  接着是杨妃,她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生育了吴王李恪、蜀王李愔。

  阴妃生李祐,后封为齐王。

  其他还有几位,但她们的儿子们要么早夭,要么一生平淡,还有的死于后来的大清洗,留下的痕迹实在是少之又少,在此就一笔带过了。

  按照宗法的规矩,继承人应当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于是嫡长子李承乾名正言顺地被立为了太子,成为了大唐王朝的法定接班人。

  应该说,李世民对这个儿子是十分看好的,这一点甚至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承乾”继承乾坤大业(这是我个人的看法,正史认为他是因出生在承乾殿而得名);而其他的“泰”治”祐”等等,都是在表达一种美好的愿望。

  因此,贞观早期,李承乾多次以接班人的形象展示于众:重臣杜如晦病危,太子前往探视;皇帝出京巡视,由太子监国。而李承乾也“性聪敏,太宗甚爱之”

  故事的开头很美好。李世民开创基业,李承乾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慢慢学习政事,再配上那么几个可靠的辅政大臣,假以时日定能完成政权的顺利交接。

  然而人是善变的动物,李世民、李承乾或是其他人都概莫能外。

  随着时光的流逝,李承乾逐渐长大。虽然一直以来接受的都是正统的皇家教育,然而年轻人总是容易被新奇事物所吸引。与这些新鲜事物相比,多年的教育成果显得脆弱且不堪一击。

  那时候还没有收藏顶级跑车或是到国外疯狂购物的事情可做,而李承乾所向往的新鲜玩意儿事实上也没有太多新意——声色犬马。只是忌于自己那个英明神武的老爸,他只能小心翼翼地将自己的真正爱好掩藏起来。

  于是,每次在公开场合发表讲话,李承乾满口都是忠孝仁义之类;可是一旦回到东宫,他便立刻摇身一变,花天酒地,无所不为,尽情地享受着年轻人可以想象的一切欢愉。

  俗话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李承乾虽然已尽可能地去掩饰自己的真实生活状况,但还是有一些耳朵灵光的官员们知道了他的一些“非人君所为”的事迹。出于对帝国未来掌门人的关心,他们便不时地上门和太子聊聊天,言语中透露出规劝的意思。

  正所谓知识就是力量,李承乾的书可没有白读。对于大家的劝诫,他不是摆架子爱理不理,而是每一次都正襟危坐,毕恭毕敬地聆听官员们的劝告。经常是对方刚开个头,他便立刻顺着说下去,还常常引经据典,深入剖析自己的问题,阐明圣贤之道,态度极其诚恳。最后进谏之人发现太子的话比自己原本想说的还要深刻,自然也就不好再多说什么,只得以“太子英明,实乃臣等幸甚,社稷幸甚!之类的话匆匆结尾。接着,在恭恭敬敬地送走来人之后,李承乾嘴边露出一丝难以觉察的蔑笑,然后继续想干嘛干嘛去了。

  儿子变得越来越会装,老爸也在做了多年的皇帝之后性格开始发生变化。

  贞观七年(公元633年)一直担任闲职“开府仪同三司”的长孙无忌复出,被拜为最高级官职之一的司空。相信不少朋友都还记得,裴寂也曾经担任过这个职务,但在当时却只是个有名无实的官衔而已。但长孙无忌的情况和裴寂可大不一样。他可是李世民陛下最最信赖的大臣、两小无猜的发小以及亲爱的国舅,所以他是拥有实权的实力派。

  当然,长孙无忌靠的却不全是关系。他在处理政务方面也颇有才能,加之为人一向谨慎小心,虽然向往权力,却并没有被利益所蒙蔽。

  贞观十一年,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帝做的是越来越顺手,整个国力蒸蒸日上,几个儿子又都还比较听话,心情非常舒畅。有一天,他突然感慨起来,觉得自己现在的风光来之不易,一路上多蒙老部下们鼎力辅佐。可现在自己过上好日子了,老哥儿们却还在为子孙们日后的幸福生活而辛苦忙碌着,实在是大大的不易!

  既然已经意识到问题了,那就得解决一下。谁让咱们是患难与共的好兄弟呢!

  可怎么解决呢?多赏赐些银两?不好,银子再多也有花光的时候,而且一夜暴富很容易让人失去进取之心,就此堕落。哎,真是让老李同志大费苦心。

  突然老李同志脑海中灵光乍现,一个主意浮上了心头。既然整个天下都是朕的,那不妨效仿西周大封诸侯,给老同志们一人封一块地,这样既可以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也可以让他们的子孙世世代代感念皇家恩德。

  领导下了命令,下面的人自然要雷厉风行、不折不扣地执行。

  很快,诏书公布。

  咱们中国人好拿古人做榜样,李世民也不例外。为了给自己的行为寻找充分的理论依据,诏书开头便对西周开国和汉高祖登基之后大封功臣、子弟的做法大加褒扬,仔细阐述了分封诸侯可以为皇室屏障和国家栋梁的道理。

  接着,李世民很谦虚地表示,朕有今日,乃是“上凭明灵之祐,下赖英贤之辅”功劳人人有份,好处利益均沾。并且“今刺史,即古之诸侯,虽立名不同,监统一也”大家都可以去自己的一块地上发号施令,并可传之子孙。这是朕赐予各位的酬劳,算作是给与我李某人集团最忠诚员工的福利吧。

  最长的篇幅用来宣布具体的分封名单,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咱们的老相识,比如房玄龄、李靖、侯君集、李道宗、尉迟敬德、长孙无忌等等,每人都获封一州之地。就连已去世多年的杜如晦也被追封为密州刺史、莱国公。

  名单采取正列举的方式,未列举到的其余之人,一切照旧。

  这就是说,在名单内的各位,获得了仅次于“王”的爵位。在各自的封地上,他们便是小一号的皇帝,而且地位世袭,富贵永享。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份名单中,长孙无忌位列第一。

  这种好事送到眼前,还不赶快五体投地,叩谢皇恩?

  可长孙无忌偏偏不。

  这份诏书对于长孙无忌个人而言,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他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和后代的希望更应该寄托在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不断发展上,而不仅仅是通过各种手段来满足个人私欲。自己是皇亲国戚,更是国家重臣,没有国,何来家?

  在他看来,这篇诏书,无疑是“对历史巨大的反动”

  历来皇帝分封诸侯,想的都是在危急之时,依靠诸侯来护卫京畿,扶持王室。但这注定只是个美丽的幻想:西周大封诸侯,后来周天子被完全架空,还要看几个强大诸侯的脸色行事,最后更是亡于秦国之手;汉高祖刘邦吸取教训,只封本家人当王,照样免不了七国之乱;西晋司马炎又一次大封诸王,可惜驾驭不得法,八王之乱不仅使西晋短期内迅速亡国,还险些亡了天下。这些都是历史留下来的血淋淋的教训。李世民文武双全,居然也要重蹈覆辙?

  经过和房玄龄等人的一番交流,长孙无忌发现不少人的看法与自己不谋而合。即使不在分封名单之内的魏征,对诏书的内容和用意也是颇有微辞。这些都使得他更加坚定地认为李世民此诏是个大大的败笔,需要拨乱反正。

  但是,相当一部分大臣们都已经就此事进行了进谏,嬉笑怒骂等招数都一一使过了。李世民依然是我行我素,水泼不进。无奈,大家纷纷把期待的目光转向了位列第一的受封者——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自然很明白大家伙对他的期待。他也知道如何劝说李世民收回成命。

  很快,一份奏章被送到了李世民的龙案上。

  这份奏章的主要起草者是长孙无忌,署名者是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受封之人。

  奏章本身非常简单,没有长篇大论的摆事实,讲道理,而是略带着一丝开玩笑的责怪之意:

  我们在陛下的英明领导下,同心协力,共同打下了今日的江山。如今四海一统,我们这些老家伙只想在老大您身边继续混个脸熟。岂知老大现在竟要把我们赶到各地去当刺史,这不跟流放一样么?咱不求做什么劳什子诸侯,只求安度余生。看在多年的情分上,老大,这分封的事就算了吧?啊?

  李世民看后不禁哑然失笑:朕一片好心,也是为大家的后代们着想,都有个吃饭的地方。现在个个都不领情,反而责怪我要赶他们走。这帮老倔骨头啊!也罢,既然做好事还要招来埋怨,那还不如不做。

  轻描淡写的几句话,让李世民收回了原先的金口玉言,也为后世竖立了一个模范的榜样。终唐一朝,再无人提起列土分封一事。

  在这件事情上,我们要赞叹长孙无忌的洞察力和长远眼光。然而,从一个侧面,我们也不难看出,现在的李世民,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从谏如流、英名盖世的小李了。对于自己取得的各项成就,逐渐开始沾沾自喜,已经不太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了。

  就拿大封功臣这事来说,对历史教训的了解,大臣们肯定比我理解的深刻;语言表达的艺术,肯定也比我要好。唐太宗李世民本人更是熟知历史。作为皇帝,他更应该警惕各种影响国家稳定的不当行为。可是,他偏就是听不进去。

  就在分封事件发生的当年五月,以直言进谏著称的魏征向李世民上疏,直截了当地指出了李世民近来的诸多变化:力求革除弊政的志向,已不如前;闻过则改的情况,明显减少;斥责处罚的事情,不断增加;脾气么,也比原来长进了不少。

  总之一句话,李世民的决策方法,较之以前,周密思考、广泛征求意见的情况少了,个人主观和拍脑袋的时候多了。

  可惜的是,政务方面的事情,大家还能帮着参谋参谋。可是家务事儿,大臣们一般就不太方便插手了。

  李承乾的保密工作虽说做的不错,可是日子一久,难免有些风声传到了老爸李世民的耳朵里。虽然也曾过问过几次,但是因为缺乏真凭实据,加之李承乾又颇有善辩之才,每次都能把事情糊弄过去,所以一直倒也平安无事。

  李承乾虽未受到明显的处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也绝对没有为自己增加印象分。而且李承乾早年脚部患过疾病,虽无大碍,却也是行动不便,成了一个行为能力有缺陷的人。

  想李世民早年东征西讨,威名赫赫,不想自己的接班人却是个半残疾人,心中自然不是很痛快。而他的这种情绪一旦被察觉,难免有人会产生一些大胆的想法。

  李泰便是这样的人。

  对于哥哥李承乾的所作所为,李泰早有耳闻。当从父皇的言辞中敏锐地察觉到对太子的不满后,他惊喜地感觉到,梦寐以求的皇冠正在微笑着向自己招手呢。

  只要李承乾继续胡作非为下去,我再多多表现表现,父皇及诸大臣难免会对他失望,自然就会将更多的目光投注到我的身上。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走过路过决不可错过!

  其实,从现实享乐主义的角度来看,做王要比做皇帝更实惠。除了要向皇帝磕头外,过的日子和皇帝差别也不是太大,日子过得又悠闲。做了皇帝,全国上下的事情都要操心,还得时刻提防着手下人图谋不轨,累的七死八活,纯是一折寿的活呢!

  可是,千百年来仍有不计其数的人拼上身家性命也要去抢这个位子,却又为何?

  只因为做了皇帝,就是九五之尊,傲视天下,所有人都得向自己三跪九叩。说的话、做的事都是圣明之言,钦定之事,不可违逆。天下的一切都是自己的,都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发展。别人拥有的东西都是出于我的恩典,就算是要他们去死,都得毕恭毕敬地先叩谢皇恩,之后再上路。金钱美女,荣华富贵,更是要多少有多少。这种主宰一切的感觉,只有皇帝才能真正享受到。至于高处不胜寒,嘿嘿,倘若到不了高处,还感觉不到寒呢。那都是吃不着葡萄的狐狸的借口!累点、忙点,算啥?自己可以调节嘛,要不养那么多干活拿工资的大臣干哈?

  活着的时候风光无限,死了也是不同凡响。那叫驾崩,全国人民都要披麻戴孝当孝子。完了灵位进太庙,后世还要顶礼膜拜。史官也要用“本纪”来记述自己,不可直呼姓名,只能说是“帝”上”宗”等等,还要冠上诸如“孝钦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这样一大堆美好字眼的谥号。那些区区亲王们,只能是以“列传”的身份进入史书,很有可能还要和一大帮子人挤在一个“列传”里,实在是太憋屈了。

  相信李泰同志同样比较过皇帝和亲王的诸多差别。所以,他准备发力一搏,不被亲王的待遇所羁绊,全力向太子宝座发起冲击。

  可是,亲王和太子虽说只有一步之隔,但那一步,却又恍如万里那么遥远。

  于是,李泰决定充分挖掘自己的长处,在皇帝爸爸面前先混个好名声。

  李泰对自己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决定从最擅长的文学着手。可是在文星璀璨的大唐天空中,如何才能稳定地确立自己的一席之地呢?

  就在李泰为难之时,他的属官,深知李泰“大志”的司马苏勖给他出了个主意。

  这个主意,就是写书。

  李泰自知才能和水平有限,朝中百官多的是饱学之士,写出来的书难以达到预期的震撼性效果,因此对该方案持怀疑态度。

  须知好的属下不光要出主意,还要提供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苏勖早在进言之前就已经订好了具体的方案。于是,他主动将话题更深入了一步:殿下不必为此事忧虑,下官已有一计。

  李泰顿时来了兴趣:噢,说来听听?

  “殿下,战国末年,吕不韦以一介商人一跃成为了秦国相国,然其早年出身卑贱,没有文韬武略,于大夫群中无有名望。然其以相国之权,万金之富招徕门客,从中选拔人才,终成《吕氏春秋》流芳百世。殿下目前之权势与财富,比那吕不韦只多不少,何不效仿?书成,则陛下定然大喜,满朝公卿,皆要仰望殿下,心存钦佩。殿下之名,亦可闻达于天下!

  李泰何等聪明,顿时大喜:好计!司马为我立下大功一件!

www.xiaoshuotxt.net Txt 小_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吃青菜的蜗牛作品集
大唐这二百九十年1.贞观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