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书籍 > 《百度创业内幕》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6章 演绎百度商战片(3)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百度创业内幕》 作者:周艳国

第26章 演绎百度商战片(3)

  但是,Google显然是不肯罢手的。2006年9月,Google中国区总裁李开复透露,Google中国未来的研发计划已经确定。计划包括五个大方向:互联网时代的超级计算机、大规模分布式搜索、中文搜索技术、人工智能和本地化产品创新。李开复表示Google会要求工程师们利用不断创新的才智和勇气,把计划变成现实。

  值得一提的是,Google给工程师们提供的环境简直可以称得上工程师的乐园。如果工程师们有了新创意,甚至只是一个创新的想法,公司就会给予支持,让这位工程师实现产品的最初版本,然后产品直接被“护送”到Google的实验室接受用户检验。与此同时,用户试用产品后的建议和感受也会相应地通过网络第一时间反馈到工程师那里。然后,工程师根据实时获取的信息修正或进行产品升级,进而让产品更快成熟,得到用户的更多认可。至于一些用户反馈信息不佳的产品,Google会根据其价值决定它的命运。

  在这种成熟的技术体制氛围下,技术的创新与实践之间的隔阂被彻底消除,不但节约了沟通和管理的成本,而且工作效果显著提高。但是,Google似乎对此并不满足,它所使用的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分布式运算系统,甚至是服务器都是内部的工程师自行开发和搭建的。可以说,技术在Google中无处不在。

  “技术改变生活”是李彦宏的理想,同样是百度对社会的誓言。对于Google中国区总裁李开复的技术“宣战”,百度技术副总裁刘建国毫不示弱地说:“百度首先还是要保持技术方面的领先性,这是一个基础或是一个根基,百度只有技术领先了,产品才能做好,产品做好了,用户的体验才会好,用户体验好,流量、收入等才会相应地增长。”

  随着百度技术立命的理念,双方再次在技术上展开了“拉锯战”。截至2007年3月,百度已经自主研发40款与搜索及搜索社区相关的产品,百度雄厚的技术在这些产品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据Alexa.com调查显示,在体现百度技术并为用户带来更多方便的这些产品中,百度网页搜索、图片搜索、MP3搜索和“百度贴吧”分别占据整个百度流量的42%、14%、13%和11%的份额。

  由此可见,占百度流量80%的这四款产品已经垄断了搜索引擎的市场。而“百度知道”、“百度空间”、百度音乐掌门人以及百度风云榜等,更是受到用户追捧,这些“明星产品”不但在新服务领域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同时增长十分迅速。这些产品无疑是百度技术的潜力军,更是百度收入增加的增长点。

  其实,这无非是搜索引擎技术的创新手段,各种产品的生产也完全是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百度能做得有声有色并且成果显著,与其背后雄厚的技术背景是分不开的。

  百度的员工不但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创意,而且会自愿地对一些模棱两可的研发全力以赴,这也在一个侧面反映出百度对技术工程师管理上的“技术”。

  百度与Google双方的技术对战只能用成果来衡量,实力非凡的百度令Google像以往众多挑战者所得到的结果一样,Google的技术革命并没有遏制住百度的增长势头。2007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百度首季在线广告收入已超过新浪,成为新的“王者”。继2006年从中国三大门户手中抢走11%的市场份额后,百度在2007年的第一个季度又把在线广告9%的份额“据为己有”。

  Google似乎早已经发现百度迅猛发展的势头,也早筹划了应对之策。其实,Google还是十分注重中国国情的,Google深知不融入中国本土的文化就很难生存,或许让李开复作为Google的中国区总裁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于是,Google为了贴近中国的网民,改名为“谷歌”,并开发了谷歌拼音输入法。然而,结果却事与愿违,其深陷抄袭泥潭无法自拔。更糟糕的是,Google在中国市场的“所作所为”使其在欧美市场的声誉受到很大影响。

  后来,易观国际CEO于扬曾对此说:“战略就是革命,是决定什么和不做什么,谷歌却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就是流量不断失去,用户喜好度不断下降。”

  Google也意识到此路不通,想真正地融入中国的社会环境必须另谋出路。于是,Google分别与中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中国两家固网运营商、中国最大的互联网下载服务区以及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广告服务商纷纷达成合作伙伴关系。

  这时,与百度“恩怨纠缠”的新浪也沉不住气了。在2007第一季度被百度超越,新浪很着急,其之前隆重推出的首个中文智慧型互动搜索引擎——“爱问”,虽然弥补了传统算法技术在搜索界面上智慧性和互动性的不足之处,性质上也对中文搜索引擎市场有颠覆性的意义,但是经过两年的努力,“爱问”的市场效果并不理想,在中文搜索领域并未掀起多大波澜。所以,想涉足搜索引擎的新浪也只好另谋出路。当然,“爱问”对新浪运营资源和精力的消耗也不得不让新浪收手了。

  于是,在Google还未从之前失败的战略中彻底走出来、在新浪的地位被百度超越的情况下,两个“受害者”走到了一起。

  2007年6月11日,Google与新浪达成合作关系,双方将在网页搜索、广告业务以及内容资讯三方面展开合作,并且在双方的签约仪式上,Google中国区总裁李开复与新浪CEO曹国伟均表示,双方的合作只是一个开始。

  如此,Google不但可以增加其网站的流量,一系列的合作也使得它可以尽快地通过中国本土的IT企业了解中国网民。或许Google与中国门户网站间的合作也只是个开始。新浪方面,有Google这个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作为支撑后,其搜索引擎方面的运营和管理,以及其他资源投入无疑都会事半功倍。

  当时,对于Google与新浪合作,有业内人士表示:“新浪与Google合作是被百度逼的。”而百度李彦宏对此却是一笑置之。或许百度全方位的提升是他最想说的,也应该是对竞争对手最好的表达方式。

  2008年2月15日,艾瑞市场研究公司(简称艾瑞)在当日发布的年度广告业报告时称,从收入角度来说,百度在2007年已经超越新浪成为中国最大的在线广告平台。据艾瑞统计,中国在线广告2007年的总收入为106亿元人民币(约14.7亿美元),较2006年增长75.3%。市场占有格局也有了变动,2006年新浪以15.7%的市场份额引领市场,2007年却退位让贤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下降到11.7%;百度与搜狐2006年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3.9%和12%,不过2007年,搜狐虽依然排名第三,但是其市场占有率却已经缩小到8.5%,而百度则以16.5%的市场份额超过新浪位居首位。

  艾瑞统计还显示,2007年,在在线广告总收入中,搜索引擎运营商的广告收入占29%,网络门户的广告收入为30%,针对目前搜索引擎的发展态势,艾瑞公司预计搜索引擎运营商的广告收入将在2008年超过网络门户的广告收入。

  由此可见,Google与新浪的强强联合不但没有阻碍百度的发展,反而成了百度加快发展的加速器。值得一提的是,百度在2007年第一季度超越新浪的成绩一直保持到年末,或许在以后的日子百度会带给更多人越来越多的惊讶。

  2010年,北京时间3月23日凌晨3时零3分,谷歌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法律官大卫·德拉蒙德公开发表声明,宣布停止对谷歌中国搜索服务的“过滤审查”,并将搜索服务由中国内地转至香港。

  当日凌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络局一名负责人就谷歌公司宣布停止按照中国法律规定的对有害信息过滤,将搜索服务由中国内地转至香港公开发表谈话。他指出:“外国公司在中国经营必须遵守中国法律。谷歌公司违背进入中国市场时作出的书面承诺,停止对搜索服务进行过滤,并就黑客攻击影射和指责中国,这是完全错误的。我们坚决反对将商业问题政治化,对谷歌公司的无理指责和做法表示不满和愤慨。”他同时称:“如谷歌公司愿遵守中国法律,我们依然欢迎谷歌公司在中国经营和发展;如谷歌公司执意将谷歌中国网站的搜索服务撤走,那是谷歌公司自己的事情,但必须按照中国法律和国际惯例,负责任地做好有关善后工作。”

  对谷歌来说,离开中国无异于自绝于中国市场;而若谷歌留下来,中国网民一定依然很欢迎,但前提是必须符合中国的法律。

  2010年4月初,谷歌中国研究院原副院长王劲加盟百度,出任百度技术副总裁。这是原谷歌中国中第一位加盟百度的高管。据悉,王劲还将带领一批原谷歌中国研发团队成员一起加入百度研发团队。

  可以看出,百度的发展历程就是其与全球最大搜索引擎公司Google的抗争的过程。所以说,百度在激烈的竞争中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百度的一笔巨大财富。然而,此次谷歌的离开,虽然给了百度更多的机会,但是这对百度而言何尝不是一种失落?当然,只有可以在恶劣的竞争环境勇于奋斗、超越竞争对手,引领市场的百度才是彰显中国精神、不断进步的“中文搜索之王”。

  商场,没有竞争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就很难发展。像搜索引擎之间这种涉及互联网高科技技术的比拼,其不但增强了企业间的竞争力,使搜索引擎更有生命力,而且这种竞争的氛围也有利地推动了中国互联网搜索引擎产业的发展。就百度而言,或许正是竞争对手们的“鞭策”,才使它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并且芝麻开花节节高。

wWw。xiaoshuo txt.NetT-x-t_小_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周艳国作品集
百度创业内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