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书籍 > 《工作要有好心态》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8章 完美心态:做好每一个平凡的细节(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工作要有好心态》 作者:陈天星

第18章 完美心态:做好每一个平凡的细节(1)

  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

  惠普公司前主席兼CEO 戴维·帕卡德

  1.工作“不到位”,相差一百倍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为了尽快结束工作,我们迅速地把某件事情做完,没有过多地考虑细节问题,最后却不得不重头再做一遍。这样通常是缺乏完美心态的表现,工作一次不能做完美、做到位,受损失的其实是自己。一句话:“工作不到位,相差一百倍。”十分透彻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某家大企业的董事长兼总经理李黎,讲述了前不久刚刚破格提拔一位主管为总经理助理的故事:

  当时他出国考察,与新加坡某集团相谈甚为融洽,对方明确表示愿与他公司建立战略合作意向。而且讲好了在他回到公司的当天,就来该公司具体考察。

  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在新加坡集团来考察之前,必须做一份很详细、有效的财务报告。于是,他便打电话安排财务总监干这件事情。不巧的是,财务总监因病休假了,另外一位有经验的财务人员也出差了。接电话的是一位主管。既然找不到更合适的人,他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这位姓程的主管。

  这位主管没有停留在仅仅只做财务报告的层面,也没有停留在只是给外国企业做财务报告的层次,而是向董事长多问了不少问题,包括合作的对象具体是哪家集团,尽可能了解对方的情况。

  之后,他说:“董事长您放心,我一定尽力去做,如果不懂,就会去找总监和其他有经验的同事请教,保证完成您安排的任务。”

  李黎虽然给他安排了任务,但心中还是有些忐忑不安,毕竟这位主管缺乏经验。但没有想到,回到公司一上班,他马上就拿到了这份财务报告,其质量不仅符合自己的需求,在某些方面还比自己期望的好。

  一了解,原来这位主管在接到任务后,就立即全力以赴地进入状态,不仅向本公司有经验的财务人员请教,而且还向有过与外国公司合作经验的其他单位的财务人员请教,这样,他所写的报告,就不只是冰冷冷的数字,还有不少正是外国合作者更感兴趣的内容。

  这已经让董事长喜出望外了,但还有更让他想不到的——当他对报告不断赞赏之后,请程主管可以离开时,这位主管却没有离开,而是又向他提了一个问题:“董事长,我上网查了一些资料,发现要与我们合作的企业,是新加坡著名的纳税大户,而且他们公司在与中国其他地方合作时,格外强调依法纳税的问题。我想问您:我们在做财务报告的同时,是不是也需要提前做一份税务报告呢?”

  这点他以前根本没考虑到,但立即觉得主管讲得很有道理,接着就有点着急了:“是该有啊,可是怎么办啊,现在是9点钟,11点新加坡集团的人就来我们公司了,临时做也来不及啊!”

  这时候,程主管笑眯眯地递过一份文件来,说:“对不起,董事长,事先我没有征求您的同意,就因为考虑到上面这个因素,就把税务报告也做好了。您看看是否符合要求?”

  李黎拿过来一看,发现它就像财务报告一样,使自己十分满意。于是立即作出一个决定,让他参加与新加坡那家集团的合作洽谈。正如所料,新加坡那家集团十分重视该单位的纳税情况,提出看税务报告。他们立即拿出来。新加坡那家集团的有关人士看完后,又不断提出多种问题,这时程主管对答如流,令对方频频点头。

  这次洽谈极为顺利,双方很快就建立了战略合作协议。在谈到为何能这样顺利时,新加坡那家集团的洽谈代表说:“这家公司做工作太到位了。尤其是他们做的税务报告给我们印象很深。不仅严谨真实,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经营成功的关键。尤其是我们这些年在中国做合作时,别的单位是我们不提税务报告,就不会主动提供。而这一家,是主动提供给我们。这一点高度强化了我们合作的信心。”

  这位代表的话,充分说明了工作中到位,在一个单位发展和合作中的重要性。与此同时,这位能够帮助单位将工作做得到位的主管,自然也值得单位领导的高度器重。通过这件事和其他一些事情的考察,李黎董事长对这位主管另眼相看,之后就安排了一些新的机会给他,而他也总是将工作做到位,于是,在前不久被提拔为总经理助理。

  很多人在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时,只是把问题从系统的一个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或者只是完成了一个大问题里面的一小部分。比如,工厂的某台机器坏了,负责维修的师傅只是做一下最简单的检查,只要机器能正常运转,他们就不会对机器做彻底清查,只有当机器完全不能运转时,才会引起人们的警觉。这种只满足于小修小补的工作作风实际上就是没有把工作做到位,而这样做的结果则是导致工作的低效和资源的浪费。

  工作不到位不仅会给自己带来麻烦,而且也会给别人带来麻烦,有时甚至还会给上司带来工作上的不便,因为对于公司安排你去做的工作,如果你不去做,你的上司就要去做;如果你做不到位,他就要帮你重做。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公司花了高薪聘请你的上司,成本远在你之上,他花一小时所创造的工作价值可能值你一天所创造的工作价值。从工作效率上讲,当你花时间做完了一件小事,你的上司发现你的工作没有做到位,那么他就需要花时间去补充、修正,这样一来,不仅浪费你的时间,而且还占用了别人的工作时间,所以你最好还是尽力把工作一次性做到位。因为你把工作做到位了,上司就不需要花费时间进行修补了,这样大家的工作效率都会提高。

  可以说,在工作中,低效率或者无效率所造成的隐性浪费是非常大的,比如原来只要一个人承担的工作,由于不能把工作做到位则需要两名以上的人员来完成;本应该正确完成的简单工作,由于工作没有做到位而出现差错等,这些都是浪费时间和精力的行为,这些都是因为工作没有做到位所造成的损失。更可怕的是,这种错误还会被人们用各种各样的借口、理由来掩盖住,从而导致其反复发生,造成更大的浪费。

  在工作中,我们可以容忍创造性的失误,但绝不允许由于工作没有做到位而反复发生低级的错误。

  如果我们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那么在以后的工作中就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我们的工作将会变得更高效。

  2.要想工作“零缺陷”,莫将细节视而不见

  被誉为“全球质量管理大师”、“零缺陷之父”的菲利浦·克劳士比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零缺陷”思想,并在美国推行零缺陷运动。后来,零缺陷的思想传至日本,在日本制造业中得到了全面推广。随后,这一思想传遍了世界,成为质量管理的一大系统。

  “零缺陷工作”由“零缺陷管理”发展而来,从企业管理的系统走向其中的个体,并将适用范围从生产扩大到行政、服务等各个方面。“零缺陷工作”是我们应大力提倡的工作理念与管理方法。其要求工作者从一开始就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把工作做得准确无误,以确保产品、服务的完美无缺。

  要想工作“零缺陷”,千万不要忽视工作中的细节。俗话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任何一个小小的细节都有可能引起严重的甚至致命的后果,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工作中,千万不要忽视细节。假如你总是无视细节,而不去关注它、改正它,那么,失败和低水平表现就会变成理所当然的事。

  史蒂芬是位美国小伙子,他在一家裁缝店学成出师后便来到得克萨斯州的一个城市开了一家自己的裁缝店。由于他做活认真,并且价格又便宜,很快就声名远扬,许多人慕名而来找他做衣服。有一天,风姿绰约的哈里斯太太让史蒂芬为她做一套晚礼服,然而等史蒂芬做完的时候,却发现袖子比哈里斯太太要求的长了半寸。但哈里斯太太马上就要来取这套晚礼服了,史蒂芬已经来不及修改衣服了。

  哈里斯太太来到史蒂芬的店中,她穿上了晚礼服在镜子前照来照去,同时不住地称赞史蒂芬的手艺,于是她按说好的价格付钱给史蒂芬。没想到史蒂芬竟坚决拒绝,哈里斯太太非常纳闷。史蒂芬解释说:“太太,我不能收您的钱。因为我把晚礼服的袖子做长了半寸。为此我很抱歉。如果您能再给我一点时间,我非常愿意把它修改到您需要的尺寸。”

  听了史蒂芬的话后,哈里斯太太一再表示她对晚礼服很满意,她不介意那半寸。但不管哈里斯太太怎么说,史蒂芬无论如何也不肯收她的钱,最后哈里斯太太只好让步。

  在去参加晚会的路上,哈里斯太太对丈夫说:“史蒂芬以后一定会出名的,他勇于承认错误以及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让我震惊。”

  哈里斯太太的话一点也没错。后来,史蒂芬果然成为了一位世界闻名的服装设计大师。

  看看我们周围吧,对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始终把握不到位、“熟不生巧”的人比比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对工作中的细节抱着“差不多”和“想当然”的念头,做起事来敷衍塞责,不调查不研究就凭空下结论。结果,即使是第100次做同一件事,也不会比第一次做得更好。

  相反,如果重视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把工作做到“零缺陷”。柳州机车车辆厂2008年质量标兵张敏就是一个工作“零缺陷”的典型。

  他所修产品被检验人员视为“免检品”;他被职工们称为“点子师傅”;他曾三次被柳厂评为“质量标兵”;他,就是该厂转向架车间货一班钳工张敏。

  “100件产品中只要有1件不合格就可能失去市场,从我们手中溜走的这1%的不合格,到了用户那儿就是100%的不合格!”张敏的眼里,容不得半点缺陷和不完美。

  张敏主要负责货车侧架铆钉、小件压套及制动梁检修等工作。“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在对转8A侧架铆钉检修时,每一个铆钉他都要拿样板进行对正,就算是铆钉头小、边差2毫米等诸如此类小问题,他也从不放过,总是一遍一遍地重来,直到完全合乎要求;而在铆K2主柱磨耗板时,每铆一块板,他都要仔细检查立柱表面是否平整,是否符合规范。人家自检检一遍,张敏总是检两遍、三遍,在确定所有检修都合格后,这才送往下工序。连续多年无产品质量缺陷、无下工序质量投诉、无厂外故障反馈——对此检验人员赞不绝口:张敏干活,尽可放100个心!

  如今,在转向架车间,张敏已经成为“让工作零缺陷”的代名词,大伙说,做工人,就要像他那样。

  工作需要付出100%热忱、100%的努力。能完成100%,就不完成99%,虽然仅有1%的差距,但正是这1%,不但会反映出你对工作的态度、作风,而且也会彻底改变你的人生。这就是“零缺陷”。工作“零缺陷”就是要重视工作中的细节,做好每一个细节,使得工作做到完美。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任何一个小小的细节都有可能引起严重的甚至致命的后果,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工作中,千万不要忽视细节。

  3.不是“差不多”,而是“差很多”

  每个企业都可能存在这样的员工:他们每天按时打卡,准时出现在办公室,但是却没有及时完成工作;他们每天早出晚归、忙忙碌碌,却不愿精益求精,把工作做到位。对他们来说,工作“差不多”就行了。

  1924年,胡适先生就发表了《差不多先生传》,深刻地描绘了这种人的心理: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提起此人可谓无人不知,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也一定听别人谈起过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上,因为他是全国人们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得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得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缜密。

  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时候,妈妈叫他去买红糖,他却买了白糖回来。妈妈骂他,他摇摇头道:“红糖和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个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说:“‘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结果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在两分钟前开走了。他白瞪着眼,望着远去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也太认真了,8点30分开同8点32分开,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却不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

  有一天,他忽然得了一种急病,叫家人赶快去请东街的汪大夫。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的汪大夫,就把西街的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道:“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吧。”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一会儿,“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

  “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这句话,方才绝气。

  他死后,大家都很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账,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死后的法号,叫他做圆通大师。

  现在看看我们周围,“差不多”心理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而是依然普遍存在。在工作中,如果领导要求一位员工将手中的工作做好、做到位,换来的回答(虽然只是嘴上咕哝)最常见的是:“差不多就行了,何必那么认真呢?”可以说,这种“差不多”心理所反映出来的实质,就是人们没有深刻认识到把工作做到位的重要性。

  但是,一个由许多人组成的公司是经不起连续差1%的“差不多”的。由上到下传达一项任务,如果一个人差1%,下一个人又差1%,这样传下去,等到真正执行任务的人接到这项任务的时候,恐怕这项任务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而他会做出什么样的工作也就可想而知了。同样,当由下向上传递一项建议的时候,如果每一层的人都抱着“传递得差不多就可以了”的心理,最后传到最高层那里,你的建议就可能变成了一项对你惩罚的措施了。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陈天星作品集
工作要有好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