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在线阅读 > 正文 正文 第二编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作者:凯恩斯

正文 第二编

第一章单位的选择一

在本章和后面三章,我们将试图把某些疑难之处弄明白,这些疑难之处与我们所要论证的特殊问题没有特别的或独一无二的联系。所以,这几章有脱离主题的意思,会暂时中断我们对主题的研究。

有三个疑难之处严重地阻碍了本书的写作进程,它们是:第一,选择计量单位,该单位能适用于研究整体经济体制问题;第二,预期在经济分析中所起的作用;第三,收入的定义。在找到解决它们的办法之前,我很难顺利表达我的意思。二

常用的单位使经济学家们不满意的地方,可以从国民所得、实际资本存量和一般价格水平这几个概念得到说明:

1.国民所得,正如马歇尔和庇古教授所定义的那样,衡量的是现期产出量或者实际收入,而不是衡量产出量的价值或者货币收入。这个定义的一个严重不足之处是:由于社会的商品和劳务是性质不同的复合体,因此严格地说,除了某些特殊情况外,这个复合体是不能被计量的。

2.当我们为了计算净产出量而设法计量资本设备的净增量时,遇到的困难更大。因为,要对现期内生产的新设备与已经损耗掉的老设备在数量上进行比较,我们就必须找出两者之间某个共同的基础。在计算净国民所得方面,庇古教授做了一些尝试,并暗中引入了价值变化的概念,但还是没有得出令人满意的结果。就经济分析来说,我相信庇古教授所尝试的概念是正确而恰当的。但是,除非先采用令人满意的单位体系,否则,很难给出精确定义。

3.人们都知道,一般价格水平这一概念具有的模糊不清的性质,而这也是难以避免的。这种性质使得该概念很不适合被应用于因果分析,因果分析应该是非常精确。

这些概念不仅缺少精确性,而且也没有这种必要。显然,在我们的定量分析表达方式中,必须不使用任何在数量上模糊不清的方式。并且事实上,正如我希望能证明的那样,一旦我们尝试着去做,没有这些模糊不清的概念,事情反而会变得更加清晰。三

在论述就业理论时,我建议只使用两个基本数量单位,即货币价值量和就业量。其中,前一个单位是严格同质的,后一个单位可以人为地使其做到这一点。这是因为:对于不同等级和类别的劳动者以及领取薪金的办事员来说,他们获得的是相对固定的报酬。我们可以把普通劳动者工作一小时的报酬作为计量单位,而按一定比例把特殊劳动者的工资换算成他的劳动时间,例如,报酬是普通劳动者两倍的特殊劳动者每工作一小时,计作两个工作时数,对我们的目的来说,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就业量的定义是很充分的。我们把衡量就业量的单位叫做劳动单位,并把每一劳动单位的货币工资称为工资单位。从而,假设E表示工资(和薪金)总额,W表示工资单位,而N表示就业量,就有E=NW。

单个工人在特殊技能以及对不同职位适应性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的显然事实,不会推翻劳动供给具有同质性的假设。我们所作的劳动单位具有同质性的假设不会带来任何问题,除非在不同劳动单位的相对报酬间出现极大的不稳定性。而即使真的出现了不稳定性,我们也可以通过作劳动力的供给和总供给函数的形状都会快速改变的假设,来解决这个问题。

当我们把经济体制的运行当做一个整体来考察时,如果严格限定只使用两个单位,即货币和劳动,将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同时,把产量和设备的特定单位留待我们独立地分析单个厂商或单个行业的产出时使用,并把一些模糊不清的概念,例如:总产出量、总资本设备量和一般价格水平,用于某种历史比较的场合,而历史的比较在一定(也许还很宽广)的限度内是不严密和近似的。

据上所述,我们将用在现有资本设备上雇用的劳动者数量(不论他们被用于生产消费品,还是新的资本设备)来衡量现期产出的变化,熟练劳动者根据他们的报酬进行折算。四

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说明,供给方面的状况(通常以供给曲线供给对价格的弹性等术语来表示),不论是对一个具体的厂商或行业,还是对经济活动整体来说,都能根据我们所选择的两个单位,通过总供给函数进行处理,而不需要涉及产出量。因为一家具体的厂商(对于一个既定行业或全部行业也基本是这样)

满足消费者是所有生产的终极目标。然而,从生产者(把消费者考虑在内)投入成本到产品被最终消费者购买之间会有一个时间(有可能还较长)的间隔。同时,企业家(包括生产者和投资者)必须用可能实现的最好的预期来推测:在这段可能相当消费

对于企业家来说,必须要预测到在自己能为消费者提供产品时,消费者愿意花多少钱购买这些产品。此图即为一个消费的场景,图中的顾客正在付账。长的时间间隔后,在他能为消费者提供(直接地或间接地)产品时,消费者愿意花多少钱购买这些产品。如果他所从事的生产确实存在这样的时间间隔,那么没有别的选择,他就只能根据这种预期来做出生产安排。

制定决策所依据的预期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我们把它称之为短期预期,它所关注的是价格。即一个制造商决定开始生产某种产品时,他期望能从他的“制成”品(从制造商的角度来看,“制成”品是指已经能够使用或可以卖给另一方的产品)中得到的收益。第二类,我们把它称之为长期预期,它所关注的是预期收益。即如果企业家决定购买(或生产)制成品以增加资本设备时,他期望将来能从中得到的收益。

这样,单个厂商决定其日常产量的依据是短期预期。即对各种可能产量下生产成本的预期和对产出销售收益的预期。然而,即使在增加资本设备,甚至向中间商出售产品的情况下,其他方面的长期(或中长期)预期也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些短期预期。厂商提供的就业量正是决定于这些各种不同的预期。只有当生产和销售的实际结果能导致下一次预期改变时,它们才能对就业量产生影响。因此,企业家在每次做决策时,虽然会考虑现存的设备和存货(有可能是由上一次预期导致而形成的),但对未来成本和销售收益的预期才是制定决策的依据。

一般来说,预期改变(不论短期还是长期)的影响力是逐渐发挥的,待其全部发挥出来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预期改变而导致的就业量的改变,在预期改变后的第二天不同于第一天,第三天又不同于第二天,以此类推。

如果我们假定,某种状态的预期持续了足够长的时间,以致它对就业量的影响力全部得到发挥(即全部就业量,都是根据维持不变的就业预期产生的)。那么,这时达到的稳定的就业水平,可被称为与这一预期状态相对应的长期就业量。可见,虽然预期的经常改变,会导致实际就业水平可能从来没有充分的时间来达到与现行预期状态相对应的水平。但是,每一种预期状态都可以有与之相对应的确定的长期就业水平。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预期的一次性改变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是怎样过渡到长期预期状态的。我们假定改变的特点是:新的长期就业量比原就业量高。一般来说,开始时受较大影响的只有投入的速度,即新生产过程早期的工作,而消费品的产量和原生产过程后期的就业量,将保持不变。如果还有半制成品存货,那么,这个结论可能要作一定的修正;但是,就业量在初始阶段的增加是有限的这一结论仍然是成立的。就业量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加。另外,还有可能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在某个阶段,就业量可能会高于新的长期就业量。这是由于,在为满足新预期状态而建造资本设备的过程中,可能引致比新的长期状态所能产生的更多的就业和现实消费。因此,预期的改变可以导致就业水平逐渐上升而达到一个顶峰,而后又下降到新的长期水平。如果预期的改变是由于消费方向的改变所引起的,并进而导致某些生产过程及资本设备被淘汰时,那么即使新的长期就业水平和原来的一样,也会出现同样的结果。如果长期就业水平比原有水平低,那么在过渡时期,就业量可以暂时低于新的应有的长期就业水平。因此,在预期的改变发生作用的过程中,仅是它本身的改变,就会产生像经济周期那样的波动。

现实的过渡过程将更加复杂。因为,预期在不断地改变着,在前一个改变的效力充分发挥出来之前,新的预期又会叠加上去。因此,在任何给定的时间,经济运行中都存在着大量互相重叠的活动,其根源是过去产生的对未来的各种预期。二

以上分析对于我们当前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综上所述,从一定意义上说,任何时点上的就业量,既取决于当前的预期,也取决于过去一定时期里存在的预期。然而,过去尚未充分发挥作用的预期体现在现在的资本设备之中,它对企业家的决策的影响力,仅限于它所体现的资本设备对决策的影响范围内。可见,无论上述影响怎样,都可以正确地认为,是依据今天的资本设备而做出的今天的预期决定了今天的就业量。

强调对现行长期预期的参照是难以避免的,但对短期预期却可以不这样做。除非对预期的变化有确定的理由,企业家在假设“最近实现的结果将持续下去”的基础上形成预期是合理的。

然而,不能忘记:在生产耐用品的情形下,生产者的短期预期是建立在投资者的现行长期预期基础上的,不能在较短的时间间隔中根据已实现的结果来检验,是长期预期的特征。而且,我们将在第12章对长期预期作更详细的考察,这时会看到,它们易于受到突如其来的改变。因此,现行的长期预期这个因素,既不能轻易地被排除,也不能被实现的结果所代替。第三章收入、储蓄和投资的定义一收入

任一时期中,企业家把他的制成品卖给消费者或别的企业家,所得款项我们用A来表示。他从别的企业家那里购买制成品所支出的款项,我们用A1表示。他最终也会拥有一些资本设备,包括半制成品存货、流通资本和制成品存货等,我们用G来表示这些资本设备的价值。

要得到我们所说的现期收入,我们就要从A+G-A1中减去一笔款项,这笔款项不是来自本期的活动,而是上期留下的设备在价值上的贡献。一旦找到适合的计算方法来计算这笔应被减去的款项,我们就可以解决收入的定义问题了。

计算这笔款项有两种可能的方法:一种与生产有关,另一种与消费有关,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重要意义,我们将依次加以分析。

1.资本设备在本期期末时的实际价值G是企业家得到的一个净值,由两方面因素造成。一方面,他向其他企业家购买了设备,并且他在本期内对资本设备进行了维护和改进;另一方面,由于生产产品而导致资本设备的损耗和折旧。如果企业家不生产产品,他们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改进也将支付一笔适度的款项。假设,企业家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改进支出了B′,包括这笔支出,资本设备在本期期末时的价值将为G′。那么,G′B′就是从上一期继承下来的资本设备,在不用于生产产品A时的最大的净价值。这个净价值超过GA1的潜在价值就是由于生产A而被消耗掉的部分。我们称之为:(G′B′)(G′A1),也就是A的使用者成本,用U表示。企业家为了得到其他生产要素的服务而支付的款项(从要素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他们的收入),我们称它为A的要素成本F。要素成本F与使用者成本U的和就是产品A的直接成本。

由此,我们对企业家的收入可以定义如下:本期销售的制成品的卖价超过直接成本的价值,就是企业家的收入,即企业家的收入被认为与通常意义的毛利润(这个术语的一般含义)相等,而毛利润是在现有生产规模基础上,企业家希望其最大化的一个数值。又由于企业家的要素成本与社会上其他人的收入相等,因此,总收入就等于(A-U)。

以这种方式定义的收入是一个有明确意义的数量。由于企业家决定向其他生产要素提供怎样的就业量时,收入超过支付给其他生产要素的部分是他要努力使其最大化的数量,正是这个数量对就业量具有因果关系的重要意义。

当然,不难设想可能存在这样一种情形:G–A1可能大于G′B′,以致使用者成本成为负数。例如,如果我们碰巧选择了这样一个时期,在此期间内,投入品的数量已经增加,但增加的产出却还未达到完成和销售的阶段,那么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另外,只要投资是正数,但如果行业合并达到了企业家为他们自己制造大部分设备的程度,那么使用者成本也将为负数。此时,既然仅仅只有在企业家自行制造资本设备的情况下,使用者成本才是负数,那么,在一个企业家的大部分资本设备由其他企业制造的实际经济中,通常可以认为使用者成本是正数。除此以外,很难设想会出现与A的增加相联系的边际使用者成本,即这里是一个图片不是正数的情形。

此外,有效需求只是企业家们希望从他们所决定提供的现行就业量中获得的总收入,这个总收入还包括他们需要支付的其他生产要素的收入。总需求函数把各种假定的就业量和与之对应的预期产量的收益联系了起来;而有效需求就是总需求函数上的一点,这一点上的需求之所以是有效的,其原因是,把总供给状况联系起来,它所对应的就业量能使企业家预期利润达到最大值。

这一系列的定义还有一个优点,我们可以使边际收益(或者收入)等于边际要素成本,从而得到一些经济学家所述的涉及边际收益方面的相同命题,他们是根据边际收益来定义边际成本的,但他们忽视了使用者成本,或者假设它们等于零,却使供给价格等于边际要素成本。

2.以下我们转入上述第二种方法。我们迄今所讨论的资本设备期末价值相对于期初改变的部分,是因为企业家为追求最大利润而自主决策的结果。另外,还有资本设备的非自愿损失(或增益),这些情况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超出了企业家的控制或与他的当前决策无关,例如,由于市场价值的改变和老化,或者仅由于时间的推移所造成的损耗,或者由于战争和地震灾害所产生的破坏。其中有些是不可避免的,但有些却是可以被预料的,如不论是否使用,由于时间的推移而产生的损失和所谓的“正常”老化。现在,我们把非自愿的、意料之中的设备折旧,即预期折旧超过使用者的成本的部分,称为补充成本,用符号V表示。

所以,在我们计算企业家的净收入和净利润时,通常要从上述定义的收入和毛利润中减去估计的补充成本的数量。这是因为:当企业家考虑他所能自由消费和储蓄的数量时,补充成本对企业家的心理影响,与从毛利中扣除补充成本对企业家的心理影响事实上是一样的。因此,如果我们在给总净收入下定义时,把补充成本和使用者成本从产品销售款项中减去,那么总净收入就等于AU–V,它还是一个与消费数量相联系的概念。

还有资本设备价格的变化,它们产生的原因,或者是由于未预料到的市场价值的变化,或者是由于意外的老化及灾难产生的破坏,它们都是非自愿的,并且,从广义上说是无法预料的。这些项目中的实际损失,我们可以称之为意外损失。

净收入具有重要因果上的意义,是因为V的数量对现行消费量在心理上的影响。因为我们假定,一个普通人在决定其消费量时,作为现期他能自由支配的净收入是必须要考虑的。当然,净收入并不是在他决定消费的数量时所考虑的唯一要素。

补充成本和意外损失之间之所以会有差别,其原因部分是成规或心理上的,产生于被通常所接受的估算补充成本的方法。由于很难确定唯一的原则来估算补充成本,因此,补充成本的数量就取决于我们对会计方法的选择。但是,工商业人员对于采用哪一种会计方法也是不统一的。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可以把购买设备时形成的初始预期补充成本称为基本补充成本,而把根据现期价值和预期重新计算得到的同一数值称为当期补充成本。

由于净收入建立在意义不明的准则上,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解释,所以它的含义仍然不甚明确。因此,不遗余力地强调净收入,但忽视(像过去常做的那样)收入这个概念是错误的。净收入只与消费的决策有关,况且很难把它与影响消费的其他各种因素区分开;而收入却是与现期生产的决策有关的一个概念,而且含义相当明确。

二投资和储蓄

储蓄是收入超过消费支出的部分,这是一个共识。上文中我们已对收入下了定义。对于哪些人是购买消费品的消费者这个问题,其划分标准显然必须符合我们划分消费者和企业家的标准。这样,在我们把A1定义为一个企业家向另一个企业家所购买的产品价值时,这个问题无形中就得到了解决。因此,消费支出可以被明确地定义为Σ(AA1),这里,ΣA是这个时期的总销售量,ΣA1是同时期各企业家之间的购买量。为方便起见,我们在以下的论述中都将略去Σ,把该时期的全部销售量计为A,把企业家之间的相互购买量计为A1,把全体企业家的使用者成本之和计为U。

在定义了收入和消费之后,也就得到了储蓄的定义,它表示收入超过消费的部分。由于收入等于AU,消费等于AAl,储蓄

储蓄是收入超过消费的部分,也就是现期收入中没有被消费掉的那一部分。由于收入等于AU,消费等于AA1,从而储蓄也就等于A1U。从而储蓄也就等于A1U。同样,我们可以用净储蓄来表示净收入超过消费的部分,它等于AlUV。

根据收入的定义,可以推导出现期投资的定义。现期投资是指在本期生产活动中产生的资本设备价值的增加值。它显然与以上定义的储蓄相等。因为,储蓄就是现期收入中没有被消费掉的那一部分。如上文所述,在任一期生产活动结束时,企业家出售了制成品后得到了价值A,当企业家之间的相互购买为A1时,资本设备因此而损耗的价值用U表示(如果为改进,用-U表示)。同一期间,制成品价值中有A–A1的部分被用于消费。而A–U中超过A–A1的部分(即A1–U)是资本设备的增加,它该时期生产活动的结果,因此也就是该时期的投资。相似的,考虑到资本设备即使不使用时也会产生价值的正常损耗的情形,以及在意外损失或者增益不计入资本账目的情形下,A1U–V也就是资本设备的净增加额,即该时期的净投资。

尽管储蓄数量是独立消费者整体行为的产物,而投资数量是独立企业家整体行为的产物,但这两者必然相等,因为它们都分别等于收入超过消费的部分。如果我们同意:收入与现期产出的价值相等,现期投资与现期产出中未被用于消费的部分相等,而储蓄与收入超过消费的部分相等,从而,储蓄也必然与投资相等。

交易双方的性质决定了储蓄数量等于投资数量,一方是生产者,另一方是消费者或购买资本设备的人。生产者出售产品的所得超过生产者成本的部分形成收入;对于总产品来说,不是卖给消费者就是卖给别的企业家;一个企业家的先期投资又与他从别的企业家那里购买的资本设备超过自己使用者成本的部分相等。因而,在总量上,收入超过消费的部分,即我们称之为储蓄的部分,必然等于资本设备增加的部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投资。净储蓄和净投资也与此相类似。储蓄,事实上只是一个余额。收入取决于储蓄决策和投资决策的共同作用。如果投资决策得以实施,企业家们必然会因此减少消费或增加收入。这样,投资行为本身就必然使得我们称之为储蓄的部分以相同的数量增加。

当然,人们在分别决定储蓄的数量和投资数量时,可能会出现极不正常的情况,以致没有可以实现交易的价格均衡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术语将无法运用。因为,产品的市场价值是不确定的,在零到无穷大之间,价格没有一个静止之处。但是,经验证明,事实不是这样的。由于心理反应习惯,能够实现购买意愿等于销售意愿的均衡状态,产出具有一个市场价值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同时,它还是货币收入具有一定价值的必要条件,也是使单个储蓄者们决定的储蓄量总和与单个投资者们决定的投资量总和相等的一个充分条件。

要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最好的办法可能是从消费决策或抑制消费的决策方面来考虑,而不是从储蓄决策方面来考虑。是否消费的决策确实是个人权力范围内的事情,关于是否投资的决策也是这样。总收入和总储蓄的数量,是每一个人对是否消费和是否投资自由选择产生的结果。但是,两者都不能被认为是与消费或投资的决策无关,而从一系列分散的决策中得到独立的数值。根据这个原则,在下文中,储蓄意向或倾向将被消费倾向这个概念所替代。第四章对储蓄和投资的意义的进一步考察一

在前一章中,根据我们对储蓄和投资的定义,它们在数量上必定是相等的,因为,它们只是社会整体的不同方面。但是,当代的几位学者(包括我在《货币论》中)曾对它们下过特别的定义,并因此认为它们并不必然相等。还有其他学者未给出任何定义,但他们的论述却是建立在储蓄与投资不相等的假设上的。因此,考虑到前述对这个术语的相关论述,对一些与当前用法相似的用法进行分类是有益的。

几乎人人都可以这样认为:储蓄是收入超过被用于消费的那部分。关于消费支出的含义,没有什么重大的不同观点。所以,用法的差别就是产生于投资或收入的定义。二

先来分析投资。投资在通常意义上是指个人或公司购买新的或旧的资产。但是,我们大多认为投资是一栋房子,一台机械设备,或者是一批制成品或半制成品存货和新投资(一般把新投资看做是用收入来购买任何种类的资本资产,从而与再投资相区别)。如果我们把出售一项投资看做是负投资(即收回投资),那么我的定义与通常的用法是相一致的。在考虑债权债务(包括信用或者货币数量变化)的情况下,由于对于社会整体,债权总量的增减总是正好与债务总量的增减相等,因此,在我们处理总投资时,信用和货币的复杂关系也就消失了。这样,如果通常意义上的收入与我定义的净收入相一致,那么通常意义上的总投资与我定义的净投资就是相一致的,净投资是指:在已经考虑到旧设备在价值上的变化(计算净收入时这已经被扣除了)后,所有类别的资本设备的净增加额。

以这种方式定义的投资包括了资本设备的增加额,不论它是由固定资本,还是运营资本或流动资本构成。所以,投资在定义上的重大差别(除了投资和净投资之间的差异外),是因为上述的一种或几种没有被考虑在投资中。三

我们接下来分析储蓄与投资不相等的问题,这个问题是由收入的特殊定义,进而由对收入超过消费部分的定义引起的。我本人在《货币论》中用的术语就是这方面的一个例子。

正如我现在所想,是企业家决定了就业量(产量和实际收入),其目的在于使他现在和将来的利润达到最大(所需扣除的使用者成本的数量,取决于在设备的使用寿命期间他关于怎样使用设备才能从中获得最大收益的看法)。同时,使其利润达到最大的就业量又决定于总需求函数,而总需求函数取决于企业家在各种不同的假设情况下,分别由消费和投资所产生的收益总和的预期。可见,我的新论点(在本书中我所认为的)基本上只是发展了我的旧观点,但更精确,也更容易理解。我的新观点可表述为:在以前的就业量和产量为既定的情况下,如果期望投资超过储蓄部分将会增加,这会导致企业家增加就业量和产量。我现在及过去论点的重要性就在于试图说明:是企业家对有效需求的预期决定了就业量。四

我们将在下文讨论与“强迫储蓄”这个词有关的许多更为含糊的观点。虽然一些学者没有明确地解释“强迫储蓄”是什么意思,但他们的意思是很明显的,即“强迫储蓄”是一种经济现象,它是货币数量或者银行信用变化的直接产物,它可以用这些数量的变化来衡量。

显然,产量和就业量的改变确实会使以工资单位计量的收入发生改变;工资单位的改变,既会引起以货币计量的总收入的改变,也会引起借款者和贷款者之间收入的重新分配。以上这些改变都会引起储蓄数量的改变。货币数量的改变会间接地导致储蓄数量的改变。但相对于因客观条件改变而产生的储蓄数量的改变来说,这种储蓄数量的改变不会更有“强迫储蓄”的性质。另外,一定货币数量的改变所引起的总储蓄数量的改变具有很强的变化性,它是其他很多因素决定的。

所以,除非我们制定一些储蓄的标准比例,否则“强迫储蓄”是没有意义的。如果我们把相当于充分就业时的储蓄量作为标准(也许是合理的),那么“强迫储蓄”的定义就是:“强迫储蓄是实际的储蓄量超过长期均衡条件下充分就业时应有的储蓄量的部分。”这个定义具有很好的意义。但按照这个定义,被迫地超过储蓄(标准)将是一种很少见,而且很不稳定的现象。被迫地低于储蓄(标准)倒是经常出现的事。

哈耶克教授在其文《强迫储蓄学说的发展简论》中表明:上述定义就是该名词的本意。“强迫储蓄”或者“强迫节俭”是边沁提出的概念。边沁明确地表示,他所想的是在“所有劳动力都被以最有利的方式雇用”的情形下,货币数量增加(相对于货币可购买的物品来说)所导致的结果。边沁指出:在这种情形下,实际收入不可能增加,进而,过渡期所产生的额外投资会引起“以降低国民生活水平和违背国家正义为代价”的强迫节俭。所有涉及这个问题的19世纪的学者实际上对这个问题都有相同的观点。但是,很难把这个非常清晰的观点运用于低于充分就业的情形。我现在还未曾听到,对“强迫储蓄”感兴趣的当代学者们把这个观点推广到就业正在增加条件下的任何尝试,他们似财富

持有货币是一种保存财富的方式,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与他们的收入或者各种物品的价格是相关的。乎一般都忽略了一个事实,要想把边沁的强迫节俭的概念扩展到小于充分就业的情形,就要做一些说明和限定。五

在我看来,认为储蓄与投资可以不相等的观念能够流行的原因,可以用视觉错误来解释。单个存款者与银行的关系事实上是双边交易,而这种视觉错误却把它看成了单边交易。因为,不论是现金资产、债权,还是资本品,没有人可以不通过获得一项资产而形成储蓄的,并且,没有人能够得到一项他不曾拥有的资产,除非,要么是生产出了相等价值的新资产,或者是另外一个人把资产转让给了他。在前一种情形下,会有一笔相应的新投资;在后一种情形下,则这个人必定动用了等量的储蓄。而且,如果是银行系统转出了一项资产,那么必定是某人转出了一笔现金。由此可知,社会上所有个人储蓄之和形成的总储蓄必定与现期新投资的数量相等。

认为银行系统创造信用,进而能产生没有与“真正的储蓄”相对应的投资的观点,是孤立看待银行信用增加产生的一个结果而不及其余这种做法的产物。确实,在某个特定方向上出乎意料的投资增长会使总储蓄和总投资产生无规律的变化,而在投资增长能被充分预料到的情况下这种变化是不会发生的。同样不可否认的是,银行提供贷款会产生三种趋势:(1)产量将增加;(2)用工资单位来计量的边际产品的价值将上升(在报酬递减条件下,产量必然随之增加);(3)以货币来计量的工资单位将上升(这常常随着就业量的增加而产生)。实际收入在不同人群间的分配可能会受这三种趋势的影响。但这些趋势是产量增加这种状态所固有的特征,而不论产量增加的原因是不是由于银行增加了贷款。只有不采取任何可能提高就业量的行为,才能避免上述趋势的发生。

所以,储蓄总会引致投资这种老式的见解是不完整的,而且会产生误导。它的错误来源于貌似合理的推断,即个人储蓄会使总投资等量地增加。诚然,个人的储蓄能使自己的财富增加。但上述这个结论忽略了这样一种可能性:个人储蓄的行为可能会对另一个人的储蓄起反作用,进而对另一个人的财富起反作用。

储蓄与投资是恒等的,但个人的储蓄又有明显的“自由的意愿”,即不论他自己或其他人的投资为多少,他都可以自由地决定他的储蓄。这两者能协调的原因主要是,与消费一样,储蓄也有两个方面。因为,尽管个人的储蓄不太可能对其收入产生重大影响,但他的消费量会对其他人的收入产生反作用,从而不可能使所有个人同时进行任何既定数量的储蓄。每一个人都试图通过减少消费来增加储蓄的行为,会使收入下降到这样的程度,以致这种行为失败。当然,就社会整体而言,储蓄小于现期投资量同样是不可能的。原因是,如果这样做的话,收入必定会提高到使个人愿意储蓄的数量总和正好与投资量相等的水平。

以上所述与下面这个命题很相似。即怎样把每个人都有改变他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的自由,与每个人所持货币数量的总和又必须与银行系统所提供的现金数量相等并与之相协调。上述两个货币数量的相等是基于这样的事实: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与他们的收入或者各种物品的价格(主要是有价证券的价格)是相关的,购买物品是除持有货币之外另一种保存财富的方式。这样,收入和价格必然会变化到这样一个水平,在这个新的收入和价格水平上,直到个人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的总和与银行系统提供的货币数量相等。这是货币理论的基本命题。

这两个命题都是来自同一个事实,不能只有买者没有卖者,也不能只有卖者而没有买者。虽然个人交易量与市场交易量相比是很小的,因此可以忽视需求不是单方面交易的事实,但当我们考察总需求时,忽视这点将会使理论变得毫无意义。这是总体经济行为理论与个体经济行为理论之间最重大的差异。而在个体经济行为理论中,我们可假定,个人需求的改变不影响他的收入。

wWw。xiaoshuo 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凯恩斯作品集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