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重构文学场》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0章 媒介环境变迁与文学的发展(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重构文学场》 作者:谭旭东

第10章 媒介环境变迁与文学的发展(2)

  的确,印刷品的大量出现,大大激发了人们的求知欲,从而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文化的普及以及科学的启蒙和社会的进步,加速了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诞生。W·施拉姆指出:“书籍和报刊同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是联系在一起的。报纸和政治小册子参与了17世纪和18世纪所有的政治运动和人民革命。”罗素说:“随着印刷术的出现,大大扩展了新思想的传播范围,结果有助于去挖传统权威的墙脚。因为用方言翻译出来的《圣经》印刷成书,很容易到手,教会不能再用花言巧语来继续维持它在信仰方面事务的监护人身份。至于一般学术,也出于同样原因的促动而回到现世主义。印刷术不仅给批评旧秩序的新政治理论提供了传播工具,而且还使人文主义学者得以重新出版古代人的著作,随之促进了经典原著的广泛研究,有助于教育水平的普及提高。”就中国而言,进人印刷媒介时代比欧洲差不多晚了三百来年。1842年鸦片战争后,国门被西方列强打开,随之而来的是,西方传教士办报和开办学校,使得中国开始了近代教育和近代报刊业,于是才有了印刷排版和图书出版对人的逻辑思维的影响。李欧梵在《追求现代性》一文中就把清末文学报刊的产生当做文学现代性追求的一个重要因素,他认为:“清末文学的出现,特别是小说,乃是报刊的副产品,这些报刊是一连串日益深重的政治危机引发的一种社会反应。”清末维新派知识分子梁启超等认识到了报刊可以制造舆论,并且能够唤醒民众的社会觉悟和政治觉悟,也能为民众的娱乐服务,于是他们创办了《强学报》(1895)、《时务报》(1896)和《清议报》(1898)、《新民丛刊》(1901)等。王一川在论述大众媒介与中国审美现代性问题时,就说过:“正是发生在晚清的以现代报刊为主的大众传播媒介革命,在传播方式方面有力地参与并促成了文学现代性和整个审美现代性进程。”某种程度上来说,五四时期的文学革命与其说是思想革命,还不如说是新媒介带来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的变化。

  2.电影媒介使新文学开始与时尚文化、流行文化联系起来。电影媒介出现,对新文学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世界上电影的首次出现是在1895年,但中国第一部黑白无声的电影《定军山》是在1905年拍摄完成的。于是在“一个以刊物为中心的时代”,电影开始逐渐走向成熟,现代作家张恨水、包笑天、欧阳予倩、洪深、田汉、夏衍等作家都开始触电,他们要么参与电影创作,要么参与电影理论评论,而且现代文学史上也催生了电影文学。有了电影媒介后,就出现了明星文化,明星其实就是一个视觉文化符号,它具有时尚性和流行性,明星的出现能引导生活和文化的潮流。如1926年至1945年在上海出版的《良友》画报(共出172期),号称民国第一画报,就以当时风靡上海滩的电影女明星作为封面人物,还在内页专栏介绍电影明星和电影故事。如20世纪40年代pin-up(原意是用针固定住,成全了美国时尚,它让pin-up成为全世界的记忆和流行。所谓pin-up就是招贴画、海报的意思,包括杂志、报纸、挂历、明信片等,主要受到军营欢迎。很显然,pin-up和20世纪30年代上海滩的招贴画一样,都是电影媒介出现后的文化附产品。

  有了电影以后,明星的个人简历、档案、生活照片、封面照片、电影作品介绍、写真图片、个人日记等都成了人们追踪的对象,各种报刊也以披露明星隐私为能事,一些关于电影明星的纪实文学也成为文学中的畅销读物。而且明星的服饰和行为等都成了众人追捧的对象,于是一部好的电影,往往塑造了一个耀眼的明星,而一个耀眼的明星就会导引一种时尚文化和流行风格。另外,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小说电影化不仅使许多青年作家直接为了改编为电影而创作,而且使“电影化”成为文学的一种无意识趋向。因此,与电影本身的转变一样,小说也变得越来越好看了。

  3.电视媒介使新文学逐渐娱乐化、商业化。相对于电影来说,电视完全是一种新鲜事物。如果说电影的观看是一种集体仪式的话,那么电视的观看就是一种家庭仪式。相对于广播来说,电视也具有不一样的特点。如果说广播的现场直播让人感觉到了与现实世界“有距离的同步”,那么电视的现场直播则令人享受到了没有距离感的同步,电视可以说改变了我们的时空观,我们经常感觉到的是一个“虚拟的时空”。比起古老的绘画和现代的电影,电视把人类的画面语言变成了一种“日常生活语言”。人类由此进入了“视觉文化”时代,有人也称之为“图像文化”时代。尼尔·波兹曼称电视为“元媒介”,即它是一种不仅决定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而且决定我们怎样认识世界的工具。他还认为,电视出现后就成了“了解公众信息的样板”,它不但自己把新闻娱乐化,还引诱其他媒介也这样做,于是整个信息环境都变成了电视的一面镜子。他举例说,美国非常成功的全国性报纸《今日美国》,就是完全按照电视的模式定型的,它在大街上被摆在类似电视机的东西上出售,它刊登的故事出奇地短,它的版面设计大量使用照片、图表和其他图像,有的还是彩色的。它上面的天气预报图简直称得上是一种视觉享受;它的体育版上无聊的数据多得可以让电脑发疯。尼尔·波兹曼这些关于《今日美国》的描述,在今天中国的《新京报》《南方周末》《现代快报》等报纸上,不也可以找到对应的电视模式吗?

  其实,在中国的许多文化刊物和文学刊物上,也可以看到电视叙述模式的影子。电视媒介出现后,文学的叙述方式变了,日常生活叙述和娱乐叙述成为文学的基本叙述方式;而且电视也改变了文学的表现方式,文学图像化和文学商业化越来越浓,电视媒介也改变了文学读者的阅读趣味,使文学接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的纯文学接受的观念变了,取而代之的是对快感和娱乐文学的消费。电视这种媒介文化的产生,改变了传统文学和艺术的性质,使流行文学和艺术的泛滥成为可能。

  4.网络媒介使新文学走向大众狂欢。电脑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人类文化传播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网络信息化时代。网络传播是指以电脑为主体,以多媒体为辅助的利用先进技术进行包括编辑、储存、交换、放映、打印等多功能的信息传播活动。网络传播不仅具有综合性、主动性、参与性、渗透性和操作性的特点,而且具有灵活性、开放性和交互性的特点。网络传播的路径不是固定单一的,而是网状松散的;它既有点对面的传播,而更多的则是点对点、面对面的传播。网络传播连接整个人类,消解文化差异,扩展思想观念,使人类进入了一个综合传播的新时代。在网络中;人与人的交往变成了一种机与机之间的交往。人类浪迹在虚拟的世界里,远离大地和尘土。所以,网络是为孤独而生的,因为网络本身是孤独的,但是它又能为孤独的人们排解孤独,是一种“孤独的狂欢”。

  网络媒介也带来了网络文学,于是传统文学刊物和报纸编辑的权威性被消解,每一个上传文字者不一定能成为作家,但都可能成为写手。在公共网络上,在个人主页里,在私人博客上,每一个人都能够用文字恣意舞蹈和尽情狂欢。

  §§§第三节媒介作为一种文学新视角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媒介其实已经是文学发展的一种动力性因素。从报刊到电影,再到电视和电子网络,每一种媒介的出现,不但改变了信息的传播途径,也构造了文学发生发展的新场景。甚至可以说,新文学发展离不开媒介的发展,没有新的媒介就不可能有新文化的发生与发展。因此,媒介作为一种观察文学发展的新视角也就成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诚然,文化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受到特定媒介的支配,而新的传播方式和技术的兴起都毫无例外地引起文化的变革。媒介在促进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乃至向后现代社会的转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新世纪,信息时代、传播时代和媒介社会的特征早已呈现在人类的现实生活中。现代文化传播媒介的出现和发展正在改变着人类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及其整个生活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心理和价值观念。具体来说,媒介的变革对新文学发展的影响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谭旭东作品集
影响孩子一生的读物(红色卷)生命的歌哭影响孩子一生的阅读重构文学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