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科普 > 《说话三十六计》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8章 第十一计适度恭维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说话三十六计》 作者:吴蔚

第18章 第十一计适度恭维

  齐景公生性好玩,常常爬到树上捉鸟。晏子想批评齐王使他改掉这个恶习。一天,齐景公掏了鸟,一看是小鸟,于是又放回鸟巢里去了。

  晏子问:“国君,您干什么累得满头大汗?”景公说:“我在掏小鸟,可是掏到的这只太小、太弱,我又把它放回巢里去了。”晏子称赞说:“了不起啊,您具有圣人的品质!”景公问:“这怎么说明我具有圣人的品质呢?”晏子说:“国君,您把小鸟放回巢里,表明你深知长幼的大道理,有可贵的同情心。您对禽兽都这样仁爱,何况对百姓呢?”景公听了这些话十分高兴,以后再也不掏鸟玩了,而是更多地去关心百姓的疾苦,晏子顺利地达到了预期的说服目的。

  在讲演和谈话中,还要热情地给予听众诚实和衷心的赞赏,这也有助于抓住听众的情绪,使自己尽快进入角色。因为听众是由个体构成的,他们的反应也如个人一样,公然地批评听众必然导致愤懑。对他们做过的应称赞的事表示赞扬,你就已经赢得通入他们心灵的护照。这是需要你自己去研究一番的。赞扬要得体,不能用夸张、肉麻的词句,否则,听众会认为是刻意的献媚而感到憎恶。

  要确实有百分之百的真诚。因为如果表示不出真诚的赞赏,就一点作用也没有。

  诸葛亮智赞关羽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知道关羽性格高傲,对他一向采取“推崇法”,就是适当恭维。

  当马超归顺刘备之后,关羽立即提出要跟马超比武。为了避免二虎相斗,必有一伤,诸葛亮特意派人对关羽说:“我听说关将军想跟马超比武争高下。依我看来,马超虽然英勇过人,但只能跟张飞并驾齐驱,怎么能跟你‘美髯公’相提并论呢?再说将军担当镇守荆州的重任,如果因为你离开荆州而造成了损失,那罪过有多大啊!”关羽听了,笑着说:“还是孔明知道我的心思啊!”于是打消了入川找马超比武的念头。

  恭维别人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所谓的“拍马屁”、“阿谀”、“谄媚”,都是技艺拙劣的高帽工厂加工的伪劣产品,因为它们不符合赞美和恭维的标准。

  高帽尽管好,可尺寸也得合乎规格才行。滥做过重的高帽是不明智的。赞扬招致荣誉心,荣誉心产生满足感,但人们发现你言过其实时,常常因此感到他们受到了愚弄。所以宁肯不去恭维,也不宜夸大无边。

  过分粗浅的溢美之词同时会毁坏了你的名声和品味。不论用传统交际的眼光看,还是用现代交际的眼光看,阿谀谄媚都是一种卑鄙的行为。正人君子鄙弃它,小人之辈也不便明火执杖应用它,即使被人号称的“拍马行家”或“马屁精”,也会对这种行为嗤之以鼻。孔老夫子有话:“巧言令色鲜矣仁。”毛泽东生前也多次批评过吹吹拍拍、拉拉扯扯的庸俗作风。可见,阿谀谄媚者,无仁无义、俗不可耐。

  李莲英恭维解窘

  大太监李莲英为人机灵、嘴巧,善于取悦于慈禧,这种机灵常常为慈禧和下属解脱困境。

  慈禧爱看京戏,常以小恩小惠赏赐艺人一点东西。一次,她看完著名演员杨小楼的戏后,把他召到眼前,指着满桌子的糕点说:“这一些赐给你,带回去吧!”杨小楼叩头谢恩,他不想要糕点,便壮着胆子说:“叩谢老佛爷,这些尊贵之物,奴才不敢领,请……另外恩赐点……”“要什么?”慈禧心情高兴,并未发怒。

  杨小楼又叩头说:“老佛爷洪福齐天,不知可否赐个字给奴才。”慈禧听了,一时高兴,便让太监捧来笔墨纸砚。慈禧举笔一挥,就写了一个“福”字。

  站在一旁的小王爷,看了慈禧写的字,悄悄地说:“‘福’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的呢!”杨小楼一看,这字写错了,若拿回去必遭人议论,岂非有欺君之罪?不拿回去也不好,慈禧一怒就要自己的命。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他一时急得直冒冷汗。

  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慈禧太后也觉得挺不好意思,既不想让杨小楼拿去错字,又不好意思再要过来。

  旁边的李莲英脑子一动,笑呵呵地说:“老佛爷之福,比世上任何人都要多出一‘点’呀!”杨小楼一听,脑筋转过弯来,连忙叩首道:“老佛爷福多,这万人之上之福,奴才怎么敢领呢!”慈禧正为下不了台而发愁,听这么一说,急忙顺水推舟,笑着说:“好吧,隔天再赐你吧!”就这样,李莲英为二人解脱了窘境。

  李莲英的应变巧在于将错就错,巧妙地恭维了慈禧。对于错误生硬地扳正或否认,都是不圆熟的做法,借力使力把错误说“圆”方见应变的机智。善于交往的人往往都会像李莲英这样不动声色地让对方摆脱窘境。

  朱元璋钓鱼

  一次,明朝大才子解缙陪着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在金水河钓鱼,整整一个上午一无所获。朱元璋非常爱面子,其实十分懊丧,但又不好直接表现出来,还装模作样地命解缙写诗记之。

  没钓到鱼已是够扫兴了,这诗怎么写?解缙不愧为才子,稍加思索,立刻信口念道:“数尺纶丝入水中,金钩抛去永无踪,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钩龙。”朱元璋一听,龙颜大悦。

  南朝宋文帝在天泉池钓鱼,垂钓半天没有任何收获,心中不免惆怅。王景见状便说:“这实在是因为钓鱼人太清廉了,所以钓不着贪图诱饵的鱼。”一句话说得宋文帝拿起空杯高兴地回宫了。

  古往今来,君子小人无不爱听好话,有当事人十分懊恼或不快时,只要旁人说几句得体的美言,便天开云散了。

  和的高明之术

  清朝刊印《二十四史》时,乾隆非常重视,常常亲自校核,每校出一件差错来,觉得是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心中很是痛快。

  和珅和其他大臣,为了迎合乾隆的这种心理,就在抄写给乾隆看的书稿中,故意于明显的地方抄错几个字,以便让乾隆校正。这是一个奇妙的方法,这样做显示出乾隆学问深,比当面奉承他学问深,能收到更好的效果。皇帝改定的书稿,别人就不能再动了,但乾隆也有改不到的地方,于是,这些错误就传了下来。今天见到的殿版书中常有讹处,有不少就是这样形成的。

  和珅工于心计,头脑机敏,善于捕捉乾隆的心理,总是选取恰当的方式,博取乾隆的欢心。他还对乾隆的性情喜好、生活习惯进行细心观察和深入研究,尤其是对乾隆的脾气、爱憎等了如指掌,往往是乾隆想要什么,不等乾隆开口,他就想到了;有些乾隆未考虑到的,他也安排得很好。因此,他很受乾隆的宠爱。

  王申

  和珅拍马屁高在两点:一是知己知彼,每拍即中;二是让对方浑然不觉却全身舒坦,因为他做得无声无息,不着痕迹。

  如果当面赞扬一个人,有时反而会使他感到虚假,或者会疑心你不是诚心的。一般来说,间接赞扬无论在大众场合,或在个别场合,如能传达到本人,除了能起到赞扬和鼓舞作用外,还能使对方感到你对他的赞扬是真诚的。

  有功归上

  龚遂是汉宣帝时代一名能干的官吏。当时渤海一带灾害连年,百姓不堪忍受饥饿,纷纷聚众造反,当地官员镇压无效,束手无策,宣帝派年已70余岁的龚遂去任渤海太守。龚遂单车简从到任,安抚百姓,与民休息,鼓励农民垦田种桑,规定农家每口种1株榆树、100棵茭白、50棵葱、1畦韭菜,养2口母猪、5只鸡。对于那些心存戒备、依然带剑的人,他劝说道:“干吗不把剑卖了去买头牛?”经过几年治理,渤海一带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温饱有余,龚遂名声大振。

  于是,汉宣帝召他还朝,他有一个属吏王先生,请求随他一同去长安,说:“我对你会有用处的!”其他属吏却不同意,说:“这个人,一天到晚喝得醉醺醺的,又好说大话,还是别带他去为好!”龚遂说:“他想去就让他去吧!”到了长安后,这位王先生终日还是沉溺在醉乡之中,也不见龚遂。可有一天,当他听说皇帝要召见龚遂时,便对看门人说:“去将我的主人叫到我的住处来,我有话要对他说!”一副醉汉狂徒的嘴脸,龚遂也不计较,还真来了。王先生问:“天子如果问大人如何治理渤海,大人当如何回答?”龚遂说:“我就说任用贤材,使人各尽其能,严格执法,赏罚分明。”王先生连连摆头道:“不好!不好!这么说岂不是自夸其功吗?

  请大人这么回答:‘这不是小臣的功劳,而是受天子的神灵威武所感化!”龚遂接受了他的建议,按他的话回答了汉宣帝。宣帝果然十分高兴,便将龚遂留在身边,任以显要而又轻闲的官职。

  作臣下的最忌讳自表其功、自矜其能,这种人十有九个要遭到猜忌而没有好下场。喜好虚荣,爱听奉承,这是人类人性的弱点,作为一个万人注目的帝王更是如此。有功归上,正是迎合这一点,因此是讨好君上、固宠求荣屡试不爽的法宝。

  三国末期,西晋名将王浚于公元280年巧用火烧铁索之计,灭掉了东吴。三国分裂的局面至此方告结束,国家又重新归于统一,王浚的历史功勋是不可埋没的。岂料王浚克敌制胜之日,竟是受谗遭诬之时,安东将军王浑以不服从指挥为由,要求将王浚交司法部门论罪,又诬王浚攻入建康之后,大量抢劫吴宫的珍宝。

  这不能不令功勋卓著的王浚感到畏惧。当年,消灭蜀国、收降后主刘禅的大功臣邓艾就是在获胜之日被谗言诬陷而死,他害怕重蹈邓艾的覆辙,便一再上书,陈述战场的实际状况,辩白自己的无辜。晋武帝司马炎倒是没有治他的罪,而且力排众议,对他论功行赏。

  可王浚每当想到自己立了大功,反而被豪强大臣所压制、一再被弹劾,便愤愤不平,每次晋见皇帝,都一再陈述自己伐吴之战中的种种辛苦以及被人冤枉的悲愤,有时感情激动,也不向皇帝辞别,便愤愤离开朝廷。他的一个亲戚范通对他说:“足下的功劳可谓大了,可惜足下居功自傲,未能做到尽善尽美!”王浚问:“这话什么意思?”范通说:“当足下凯旋归来之日,应当退居家中,再也不要提伐吴之事,如果有人问起来,你就说:‘是皇上的圣明,诸位将帅的努力,我有什么功劳可夸的!’这样,王浑能不惭愧吗?”王浚按照他的话去做了,谗言果然不止自息。

  臣下不能显得比上司高明。把功劳让给上司,是明智的奉承,稳妥的自保。

  学会赞美他人

  要恰如其分地赞美别人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如果称赞不得法,反而会遭到排斥。

  1.恭维话要坦诚得体,必须说中对方的长处。

  人总是喜欢奉承的。即使明知对方讲的是奉承话,心中还是免不了会沾沾自喜,这是人性的弱点。换句话说,一个人受到别人的夸赞,绝不会觉得厌恶,除非对方说得太离谱了。

  奉承别人首要的条件,是要有一份诚挚的心意及认真的态度。

  言词会反应一个人的心理,因而轻率的说话态度,很容易被对方识破,而产生不快的感觉。

  2.背后称颂效果更好。

  罗斯福的一个副官名叫布德,他对颂扬和恭维曾有过出色而有益的见解:背后颂扬别人的优点,比当面恭维更为有效。

  这是一种至高的技巧,在人背后称扬人,在各种恭维的方法中,要算是最使人高兴的,也最有效果的了。

  如果有人告诉我们:某某人在我们背后说了许多关于我们的好话,我们会不高兴吗?这种赞语,如果当着我们的面说给我们听,或许反而会使我们感到虚假,或者疑心他不是诚心的,为什么间接听来的便觉得悦耳呢?因为那是赞语。

  德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为了拉拢一个敌视他的属员,便有计划地对别人赞扬这名部属,他知道那些人听了以后,一定会把他说的话传给那个部属。

wwW、xiaoshuotxt.netT xt ~小 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吴蔚作品集
用人三十六计宋江山大唐游侠管人三十六计明宫奇案璇玑图处世三十六计斧声烛影包青天说话三十六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