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科普 > 《说话三十六计》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9章 第十二计善于发问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说话三十六计》 作者:吴蔚

第19章 第十二计善于发问

  宋代杨亿曾经告诫自己的学生:写文章应该避免用俗语。事后不久,杨亿在给皇帝的表章中写道:“伏惟陛下德迈九皇。”这是颂扬皇帝的德行超过了上古传说中的九位圣明君主。而杨亿的学生郑戬(音jiǎn)想起了老师的话,便问杨亿:“请问什么时候能卖青菜?”杨亿听后哈哈大笑,挥笔改掉了那句话。

  郑戬实际上是在讽刺老师拍马屁拍得过分了,但他假装将“迈九皇”听成了“卖韭黄”,并用发问的方式,使表达变得婉转,所以杨亿很容易地就能接受。

  发问是谈话双方平等协商的有效工具,它既可以发掘问题,开阔思路,同时也是对不赞成或表示怀疑的最好表达方式,以避免过激的言辞,使人听之生畏。

  巧问妙答

  隋朝的时候,有一个人特别敏慧,但却有个天生的缺陷——口吃。越国公杨素每逢闲闷时,便把他召来畅谈取乐。

  有一年腊月,杨素与这人在府中闲坐。杨素戏问道:“有这么一个大坑,深一丈,方圆也是一丈,假如把您放在里面,您可有什么办法出来?”这人低头想了好长时间,忽问道:“坑……坑里有……有梯子吗?”杨素说:“当然无梯啦,若有梯子,还用问您吗?”这人又低头想了好长时间,问道:“白……白……白……白天?还是夜……夜……夜……夜……夜里?”杨素不耐烦地说:“管什么白天黑夜?我问您可有法子出来?”这人反问道:“若不是在……

  在夜晚,眼睛又……又不瞎,为何掉入……入坑里?”杨素听了,大笑不止。

  杨素又问他:“假如我突然命您做一军官,守一小城,您手下的兵士不过千人,粮食也仅够吃几天,城外有数万敌军包围。您作为城中主帅,可有什么守城之计?”这人低头良久,问道:“有……有援……援兵吗?”杨素答道:“正因为没有援兵,所以才问您呢?”这人又沉吟很久,抬头对杨素说:“诚……诚如君言,失败难免。”杨素又大笑不止。

  接着,杨素又问道:“看来您多智多能,我提的问题没有能难住您的。现在再问您一事:今天家中有人被蛇咬了脚,您说应该怎么医治呢?”这人应声回答:“取五月五日南墙下雪……雪……涂……

  涂即……即治。”杨素问:“五月哪里能有雪?”这人笑着反问道:“既然五月没……没有雪……雪,那么……么腊月何处有蛇咬?”杨素听了,笑得前仰后合,把这人打发走了。

  这个敏慧的人对于杨素故意刁难的问题没有挖空心思去想答应,而只是用一系列的问题将杨素堵了回去。发问的妙用由此可见一斑。下面再讲个类似的故事:古时候有一个叫巧姑的妇女,聪明能干,把家务安排得妥妥帖帖。她公公张老汉一时高兴,就在大门上写了几个大字:“万事不求人”。知府老爷看到了,心想,这不是存心把我也不放在眼里吗?那好,我就叫你来求求我。于是便叫人把他抓来,对他说:“你说得出这种大话,想必有大本事。好吧,限你3天之内,找出3件东西来:一条大公牛生的牛犊,灌得满大海的清油和一块遮天的黑布。要是找不到,就办你个欺官之罪!”张老汉犯了愁,回家把话告诉巧姑。巧姑说:“你放心吧,这差事让我来对付。”过了3天,知府老爷来了,一进门便喊:“张老头快出来!”巧姑走上前说:“禀大人,我公公没在家。”“他敢逃跑!”

  巧姑说:“他没有逃,是生孩子去了。”

  知府奇怪,说:“胡说,世上只有女人生孩子,哪有男人生孩子?”巧姑说:“既然男人不能生孩子,为什么又要公牛生牛犊呢?”知府一时无言答对,只得说:“这件不要他办了,还有灌海的清油呢?”巧姑说:“请大人把海水抽干,马上就灌。”“海有那么大,怎么抽得干?”巧姑说:“抽不干,海里白茫茫的一片水,油又往哪里灌?”知府的脸一下子羞红了,便怒叫道:“这一件也不要办了,还有遮天的黑布呢?”巧姑说:“请问大人,天有多宽?”

  知府说:“谁也没有量过,哪个晓得它有多宽!”巧姑说:“既然不晓得天有多宽,那叫我们怎么去扯布呢?”知府老爷再也没有话说了,他红着一副脸,灰溜溜地钻进轿里跑了。

  玉器和瓦罐

  春秋战国的时候,韩昭侯平时说话不大注意,往往在无意间将一些重大的机密事情泄露了出去,使得大臣们周密的计划不能实施。大家对此很伤脑筋,却又不好直言告诉韩昭侯。

  有一位叫堂谿(音xī)公的聪明人,自告奋勇到韩昭侯那里去,对韩昭侯说:“假如这里有一只玉做的酒器,价值千金,但中间是空的,没有底,它能盛水吗?”韩昭侯说:“不能盛水。”堂谿公又说:“有一只瓦罐子很不值钱,但它不漏,你看它能盛酒吗?”韩昭侯说:“可以。”于是,堂谿公因势利导,接着说:“这就是了。一个瓦罐子,虽然值不了几文钱,非常卑贱,但因为它不漏,却可以用来装酒;而一个玉做的酒器,尽管它十分贵重,但由于它空而无底,因此连水都不能装,更不用说人们会将可口的饮料倒进里面去了。人也是一样,作为一个地位至尊、举止至重的国君,如果经常泄露臣下商讨有关国家的机密的话,那么他就好像一件没有底的玉器。即使是再有才干的人,如果他的机密总是被泄露出去了,那他的计划就无法实施,因此就不能施展他的才干和谋略了。”一番话说得韩昭侯恍然大悟,他连连点头说道:“你的话真对,你的话真对。”从此以后,凡是要采取重要措施,大臣们在一起密谋策划的计划、方案,韩昭侯都小心对待,慎之又慎,连晚上睡觉都是独自一人,因为他担心自己在熟睡中说梦话时把计划和策略泄露给别人听见,误了国家大事。

  堂谿公开导韩昭侯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智慧的人很善于说话,能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引出治国安邦的大道理。能够虚心接受意见、不唯我独尊的人,才是明智的领导者。

  李斯谏逐客

  秦昭襄王死去后,他的孙子秦庄襄王即位不到3年也死去,年纪才13岁的太子嬴政即位。当时,秦国的朝政大权掌握在相国吕不韦手里。

  秦王嬴政年纪渐渐大起来,在他22岁那年,宫里发生一起叛乱,牵连到吕不韦。秦王嬴政觉得留着吕不韦碍事,把吕不韦免了职;后来又发现吕不韦势力不小,就逼他自杀。吕不韦一倒台,秦国一些贵族、大臣就议论起来,说列国的人跑到秦国来,都是为他们本国打算,有的说不定是来当间谍的。他们请秦王嬴政把客卿统统撵出秦国。

  秦王嬴政接受这个意见,就下了一道逐客令:大小官员,凡不是秦国人,都得离开秦国。

  有个楚国来的客卿李斯,原是著名儒家学派代表荀况的学生。

  他来到秦国后,被吕不韦留下来当了客卿。这一回,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心里挺不服气。离开咸阳的时候,他上了一道奏章给秦王。

  他在奏章上说:“从前秦穆公用了百里奚、蹇叔,当了霸主;秦孝公用了商鞅,变法图强;惠文王用了张仪,拆散了六国联盟;昭襄王有了范雎,提高了朝廷的威望,这4位君主,都是依靠客卿建立了功业。现在到大王手里,却把外来的人才都撵走,这不是帮助敌国增加实力吗?”秦王嬴政觉得李斯说得有道理,连忙打发人把李斯从半路上找回来,恢复他的官职,还取消了逐客令。

  司马发问群臣狼狈

  宋仁宗时,南方的交趾派使者到朝廷进贡,用铁笼送来一只怪兽,说是麒麟。这件事在京都开封引起了轰动。

  麒麟和龙、凤一样,都是传说中的动物,象征着吉祥。但是从来没有人亲眼看到过。大家一看,这怪兽果然新奇,似马非马,似鹿非鹿,头上生一对树枝般的角,样子招人喜爱。

  朝中一班喜欢吹牛拍马的大臣,一时鼓噪起来,都向仁宗皇帝献媚说:“麒麟呈祥,说明陛下洪福齐天、大宋江山永固,真是可喜可贺呢!”仁宗听了,也有点昏昏然,以为是上天赐福给他哩。其实这时的宋朝并不安定,外藩连连入侵,国内也是兵祸不断,这些哪是一只怪兽能够救得了的呢!

  在大臣们的一片赞美祝福声中,独有知谏:司马光挺身而出,劝谏仁宗说:“麒麟谁都没有见过,怎能辨别它的真假呢?如果它真能使一个国家富强安定,交趾一定会自己留下,也不必臣服大宋了。就算它真是能给国家带来吉祥的麒麟,那也不是它自愿来的,而是被囚禁在铁笼之中,被押送来的。它自身的自由都保不住,怎么能够给一个国家带来兴旺发达,给人民富足安定呢?”司马光的一番话问得满朝文武哑口无言,仁宗也猛然醒悟,立刻传旨,将这只怪兽关进了鹿苑。

  就在这一年,不久又发生了另一件事。

  一天,仁宗一早上朝,礼部有司就跪在阶下向他贺喜。仁宗问他喜从何来,有司说:“今天有日食,因为是日偏食,京城里面看不到,所以向陛下道喜。”古代认为日食是不吉利的天象,虽有日食却看不见,当然是喜事。因此那些喜欢阿谀奉承的大臣都同声祝贺。又是司马光站出来说:“四方都能看见的东西,在京师里面却不能看见,只说明仁君被阴邪所蒙蔽;天下都知道的事情,而朝廷独不知道,这样造成的灾害只会更加严重。这有什么值得祝贺的呢?”仁宗连连点头,那些专会奉承拍马的大臣们一个个显得狼狈不堪。

  舌战群魔

  1943年9月,第三届国民参政会第二次会议开会。当时,共产党代表董必武同志常驻重庆,会前和一些参政员时有来往,情况熟悉,早已洞察到顽固派的阴谋,原想不出席会议。国民党却玩弄花招,会前专门派参政会秘书长王世杰前来劝说,并声明决无利用会议反共之意。为了团结抗日,经党中央批准,董必武同志去报到出席。

  不料,会议开到第4天,何应钦作军事报告时,大放厥词,攻击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他在报告中捏造谎言,肆意诬蔑中共和第18集团军不遵守军令、政令,擅自挺进敌后,扩大防区、强收粮税,与国民党军队摩擦,以及任意发行纸币、扰乱金融,还有什么在边区大种鸦片等等。

  对何应钦造谣中伤、肆意诽谤、混淆视听的卑劣行径,董必武同志异常愤怒。何应钦报告一结束,他立即站起来严词驳斥。

  他当着众代表的面义正词严地质问何应钦道:“抗日战争初起,国民政府号召守土爱国,人人有责。18集团军挺进敌后,保护求解放的人民,和敌后人民一道进行抗日游击战,这是国民的天职,何罪之有?18集团军挺进敌后,扩大了游击区、紧缩了敌占区,政府不嘉奖这样的军队和人民,反而谴责他们不遵守军令、政令,是什么道理?敌后区的粮税在18集团军未到之前,被日寇收去了;18集团军到后,组织起民主政府,征粮收税,供自己游击队使用,有什么不好呢?难道说人民解放了,还要让敌人征粮收税吗?说到摩擦,那是18集团军挺进到敌后,由于某些国民党军队奉命跟在后面去抢地盘搞起来的。新四军军部请准北移,在皖南懋林遭受围攻,就是国民党军队制造摩擦最明显的事例。从那以后国民政府即停发了18集团军的军饷。敌后流行的是伪币,解放区既领不到中央银行的银元兑换券,也不能让伪币通行,社会又急需流通手段,在这种情况下,解放区人民政府只好发行地方货币,作为地方的流通手段,这有什么可非难的地方呢?而且各解放区的货币量都是大体按照各区商品周转量发行的,币值很稳定,不像大后方银元券值这样一日数跌,这是有目共睹的事。难道说,解放区这样做不是稳定金融而是扰乱金融吗?”理直气壮的质问,义正词严的驳斥,使何应钦面红耳赤。整个会场鸦雀无声,非国民党参政员频频点头。

  董必武扫视一下会场,又说:“至于说陕甘宁边区种鸦片,纯粹是别有用心的诬蔑,是无稽之谈。在这个问题上只想举一件事问问何总参谋长:烟粮争地,种鸦片的地区总是缺粮食,这一点在座诸位都知道。何总长出身的贵州省地广雨多,但是那里却缺少粮食,那是因为贵州有许多县是国内著名的产烟区。陕甘宁边区则相反,边区土地硗薄,粮产不丰,经胡宗南加紧封锁,外面更无粮食运进去。边区人民政府领导人民开荒筑坡,积肥选种,粮食逐年增产,除自给外,略有盈余。边区邻县有灾,还赠粮相救。诸位可想一想,边区如果种鸦片,粮食能自给吗?还有余粮赠送邻县救灾吗?这种凭常识可以判断其必无之事,何总长竟引以相责,用意安在?”董必武的质问入情入理,十分有力。何应钦神色沮丧,不能答对,无伎可施。

  巧避锋芒

  向河水中投块石子,探明水的深浅再前进,就能有把握地过河。与人交谈时,如果先提一些“投石问路”式的问题,在有了一些了解后再有目的地交谈,便能谈得更为自如。这是没话找话时的发问。

  问明谈话对象的兴趣,循趣发问,则能顺利进入话题。这是引话的发问。

  在谈话过程中适当发问,可以巧妙地缓和气氛,转换话题。

www.xiabook.com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吴蔚作品集
宋江山管人三十六计用人三十六计包青天大唐游侠斧声烛影说话三十六计处世三十六计璇玑图明宫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