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科普 > 《精神疾病1000问》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2章 儿童及老年精神障碍(下)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精神疾病1000问》 作者:王高华

第12章 儿童及老年精神障碍(下)  

  25

  怎样认识儿童精神分裂症?

  起病较缓慢、发病诱因不明显,最初出现呆坐,不言不语,生活懒散、情绪波动大等变化时常未引起注意,只有发展到出现打人、砸东西等冲动行为时家属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发病早期会伴有头痛头昏、失眠、全身不适、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精神萎靡不振等类似神经症的症状。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情绪极不稳定,出现烦躁不安、抑郁、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性格逐渐改变,变得孤独、情感淡漠、不与人交往、对亲人冷漠无情,行为失当,如欺侮比其小的孩子,不修边幅,散漫不羁、上课不听讲、不守纪律等。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又往往会被人们误认为是孩子不听话,行为有问题而加以训斥,却没料到是精神方面出现问题,极易贻误治疗。

  病情继续发展,使情感、言语、思维、行为等方面的障碍更加严重,对外界事物毫无兴趣,既不悲伤也不高兴,动作刻板、单调、重复,有时无故地兴奋、突然打人、毁物,有时又表现木僵呆坐,言语日渐减少、沉默,有时又爆发式地说一些不完整的、单调的语句,指手画脚、动作离奇古怪。

  患者发病前的性格大多有主动性差、依赖性强、孤僻好静、敏感多疑、怕羞胆小、优柔寡断,但固执、违拗等特点。所以,当儿童有这种心理异常的倾向或苗头时,家长应随时注意观察,不要轻率地认为孩子变坏了,不听话了,而用粗暴、简单的方法对待他。那样只能使其异常心理向更严重的方向发展。应尽早与精神科医生联系,不可因怕人讥笑或认为没病而延误孩子的治疗。

  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外,对儿童分裂症进行心理治疗也是必要的。此外,给患者创造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减少或避免精神刺激,对疾病的预后十分重要。临床经验表明,能得到很好的照顾和治疗,有良好生活环境的患者更易于痊愈。作为家长还必须帮助患者克服性格上的弱点,锻炼他们的意志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26

  如何治疗和护理儿童精神分裂症?

  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要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良好的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相结合。

  (1)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发病早期即进行足量、足疗程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很多家长因为担心药物对孩子的副作用迟迟不愿用药,而耽误了孩子最佳的治疗时机。

  (2)心理治疗:急性发病期应住院治疗,可组织患儿参加学习、文娱、游戏活动,激发患儿对生活的兴趣,转移对症状的注意,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对恢复期的患儿,应进行支持性心理治疗,提高患儿对疾病的认识能力,鼓励其重返校园。

  (3)家庭支持:家长应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如父母对待孩子疾病态度的一致性、和谐的夫妻关系),学会如何与患者沟通,培养患者的人际交往能力,并尽量减少对患儿生活过多的包办代替等,培养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等。

  (4)家庭护理:①维持用药,坚持遵医嘱按时给孩子服药,定期去医院复诊;②心理护理,根据患儿疑虑心加大、有悲观情绪、生活依赖性强等心理特点,家长应耐心解释和引导,减轻其精神压力,减少疾病的复发;③生活照顾,父母应从孩子个人卫生、饮食、睡眠等方面给予悉心照料;④病情观察,父母应注意孩子病情的变化,发现病情波动,要及时就医。

  (5)社会支持:目前我国对于精神疾病的治疗有许多相关的医保优惠政策,患儿的家属要积极了解,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27

  什么是儿童双相型心境障碍?

  又称儿童情感性精神障碍、儿童躁狂抑郁症。它是一种以情绪高涨或低落为主要症状的精神疾病。临床特点为躁狂和抑郁状态的交替发作,具有缓解和复发的倾向,缓解期精神活动基本正常。

  (1)抑郁发作:考试成绩不好,被父母或老师责骂,或受同伴欺辱等不良刺激均可作为诱因。早期可表现为自卑、自责、动作和言语减少等。有的患儿由于心情抑郁而容易烦躁或易激惹;有的患儿可伴有破坏性和攻击性行为;有的患儿反复诉头痛、腹痛或其他身体不适,经过详细的体检和仪器检查未发现躯体疾病。病情严重时,患儿情绪低落更加明显,对学习和游戏均不感兴趣,对未来丧失信心、整天萎靡不振或蒙头大睡,生活懒散,学习成绩每况愈下,自我评价低,常常伴有自责自罪,并出现头痛、失眠、食欲不振、消瘦等症状,甚至可能出现自杀或自伤行为。

  (2)躁狂发作:患者表现为话多,夸大自己的能力和财力,认为自己的观点是独一无二的,学习能力是最强的,将来是最有前途的。认为自己家里有钱,为此大摆阔气,挥霍钱财。患者可在教室内坐立不安,尽管老师和同学一再提醒,但稍停一会儿又依然如故,注意力容易转移,易激惹,常会发生斗殴、破坏和违反秩序的行为,往往被老师和家长误认为是多动症。

  如果孩子有上述表现交替出现,家长应警惕,并及时就医。

  28

  儿童青少年也会得抑郁症吗?

  会。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核心症状也是情绪低落和(或)易激惹。学龄前儿童抑郁症患病率很低,而青少年期抑郁症患病率约2%~8%,女孩更常见。主要表现有无明显原因的情绪低沉或缺乏愉快感、容易伤心或发脾气、语言活动减少、兴趣下降、思维迟钝、记忆和注意力减退以及悲观自责等,严重时轻生怨世甚至出现自杀观念和行为。常常伴有早醒、入睡困难、食欲下降、进而导致消瘦或体重明显减轻。青春期以后发病的女孩常常出现月经失调。有的表现出明显的躯体症状,如头痛、胸闷、胸痛、肠胃不适、疲乏无力等。

  本病为慢性病程且有复发倾向,严重影响学习和日常生活。以药物治疗为主,需在精神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心理治疗对于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改变认知偏差、促进康复方面都有很大帮助,可在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予以选择。

  29

  什么叫老年痴呆?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痴呆的含义。痴呆在医学上的含义与习俗不完全相同。习俗以不敏不慧、不明事理谓之痴呆。医学上,痴呆是指获得性(18岁以后出现)、持续性智能损害。临床上典型症状有记忆、理解、判断、推理、计算、抽象思维等多种认知功能减退,可伴有幻觉、妄想、行为紊乱和人格改变。智能损害是后天获得的,以与先天性精神发育迟滞相区别。智能损害是持续的,以与急性感染、代谢障碍、中毒、外伤所引起的意识错乱状态相区别。换言之,智能障碍损害仅几小时到几天,甚或几周,不属痴呆,如持续几个月则应考虑痴呆。痴呆大多发生于老年人。老年痴呆就是指发生于老年时期的各种痴呆,它是多种脑部疾病所致的综合征,而不属老年人正常的精神变化。

  老年人口中痴呆的患病率占人口的4%~5%,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占17%~20%。美国每年花费约12亿美元用于照顾老年痴呆患者,并有继续增长的趋势。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国内的痴呆患者迅速增加,老年痴呆也将成为我国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30

  老年痴呆分哪几类?

  老年痴呆根据病因不同可以分为4种类型:①阿尔茨海默病;②血管性痴呆;③混合性痴呆,即老年性痴呆与血管性痴呆同时存在;④其他类型的痴呆,如脑外伤、中毒、维生素B族缺乏、脑积水、帕金森氏病、慢性病毒性脑炎等引起的痴呆。

  据我国11个城乡地区的普查资料,60岁以上老人中,血管性痴呆的患病率为324\/10万。城市与农村对比发现,血管性痴呆城市高于农村,老年性痴呆则相反,农村多于城市。可见,老年痴呆主要有两大类,即血管性痴呆与老年性痴呆,大概占全部痴呆的70%~80%左右。

  31

  引起老年痴呆的因素有哪些?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平均寿命的增长和人群的老龄化,处于痴呆危险的人群数量不断增加。老年痴呆的发生常与下列因素有关:

  (1)年龄:老年痴呆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加的一类老年性疾病。老年性痴呆多见于75岁以上的老年人,而血管性痴呆则以75岁以下的老年人较多。

  (2)性别:老年性痴呆多见于女性,有关资料显示男女之比为7∶26。女性发病率较高与女性比男性的平均寿命延长有关。而血管性痴呆以男性为多,这是因为心脑血管病变及高血压以男性较多见。

  (3)文化程度:根据有关资料表明,文化程度对智力衰退有一定的影响。具有较高学历者其智力衰退往往比文化水平低者慢,故提倡多用脑。

  (4)遗传:据统计,老年痴呆患者近亲的发病率为一般人群的4倍多。有在一个家系中数代人均发生老年痴呆的报道,其中一些患者身上可能发现染色体缺陷。

  (5)免疫功能降低:免疫功能降低者易发生病毒感染,有研究认为病毒感染与老年痴呆有关。

  (6)过多应用铝制品:在老年性痴呆脑内含铝量明显增高。应用铝制品如铝壶、铝锅烧水、煮饭、烧菜时,在不知不觉中可能增加铝的摄入,进入人体后如无法将铝适当清除,多余的铝进入脑内会对脑部神经细胞产生毒性作用从而产生痴呆。

  (7)脑外伤:有人认为脑外伤可破坏血脑屏障,使白细胞能与脑中抗原接触,导致自身免疫,引起神经细胞损害。直接损害则多见于严重的闭合性颅脑损伤,如车祸;或反复多次的损伤,如一些拳击运动员在拳击场上反复头部外伤数年后逐渐出现的痴呆。

  (8)丧偶、独居、情绪抑郁:这些老年人与外界交流少,其老年性痴呆发病率增高。

  (9)脑器质性疾病:如帕金森氏病、脑肿瘤、脑积水、脑炎等,易继发痴呆。

  (10)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患者:血管性痴呆发病率明显增高。

  (11)性病:可损害神经系统。导致痴呆的性病有梅毒和艾滋病。

  另外,血钙降低、睡眠障碍、长期大量饮酒、长期服用抗焦虑药和抗痉挛药等,可能也与痴呆的发生有关。

  32

  老年痴呆有哪些早期信号?

  能否早期发现老年痴呆是进行正确调护的前提,也是决定本病预后的关键。老年痴呆的早期表现可概括为十大信号。

  (1)转瞬即忘:人人都会忘事,但正常人事后能够回想起来。老年痴呆患者常常忘事,事后再也想不起来,而且可能反复问同一问题,忘掉了早先的答案。

  (2)顾前忘后:老年痴呆患者做好饭菜后可能会忘记端上餐桌,甚至彻底忘掉已经做好的饭菜。

  (3)词不达意:患者可能连一些简单的字词也会忘记,或者不会使用适当的字词,语言表达明显不如从前。

  (4)时间和地点概念混乱:患者可能时间概念混乱或在自己住所的街道、门栋迷路,忘记是怎么从家里出来的,也不知道如何回家的。

  (5)判断力降低:即使是正常人也有可能分散注意力或者忘掉所看护的儿童,但老年痴呆患者可能彻底忘记由其所看护的儿童而离开家门,或者轻易受骗上当买了很明显的“水货”。

  (6)抽象思维能力丧失:患者常常忘掉自己设置的存折密码,自己的存款数额也忘得一干二净。

  (7)随手乱放物品:患者常会将物品放在不恰当的位置,比如把电熨斗放在冰箱里,或把手表放在饼干盒里,或将很多废品当作宝贝珍藏,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8)脾气和行为变化无常:人老了都会有一些情绪变化,但老年痴呆患者的行为、情绪可能会发生急剧变化,在短短几分钟内会从平静状态变为泪流满面,情不自禁,或拍案而起,怒发冲冠。

  (9)性格变化:患者的性格可能会发生剧烈的不合情理的变化,如易感到害怕,或疑神疑鬼、猜忌别人等,与原来性格大不一样。

  (10)失去主动性:常会变得比原来懒惰,不愿参与任何活动,甚至是原来喜欢的活动,对人也不热情。

  这些都是老年痴呆的一些早期信号。当然不是早期老年痴呆患者都会出现上述表现,也许只出现某几种,也许部分症状更为突出一些,但家属一定要注意这些征兆,当老年人出现记忆力下降及情感改变等症状,应尽早去医院检查,以免延误治疗的时机。

  33

  痴呆也分真假吗?

  临床上的确有真性痴呆和假性痴呆的说法。在实际工作中,可见到有些患者常诉说自己记忆力不好,什么都不会干,脑子变笨,变傻了,成了废人,终日愁眉不展,情绪低落,对生活、工作失去信心。还见到有些患者在严重的精神刺激之后不认识自己的亲人,不知道自己的姓名和年龄,叫不出极普通事物名称,最简单的计算题也不会做,对任何问题都回答不知道,或给予错误的答案。这些患者通过治疗,短时间内病情明显好转,甚至完全恢复正常,说明其痴呆只不过是假象而已,并不是真正的痴呆,因为真正的痴呆经过短期的治疗是不可能获得这么明显的进步的。因此,提出假性痴呆一词。所谓假性痴呆是由心理社会因素所引起的痴呆现象,主要可分为心因性假性痴呆(即刚塞尔综合征)和童样痴呆。而真性痴呆是脑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痴呆,如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脑外伤后遗症性痴呆等。

  34

  如何区别老年性痴呆和老年抑郁症?

  老年性痴呆和老年抑郁症都是发生于老年时期的常见病,但两者实质不同。

  (1)在症状方面,抑郁症常以情绪低落、失眠、食欲不振、对生活无兴趣为主要症状,并同时有许多身体不适,如全身无力、头晕、心慌等。常有自杀企图。痴呆病人虽然也可有抑郁情绪,但主要表现为记忆障碍,定向力不佳。

  (2)智能检查时,痴呆患者会尽自己的能力回答问题,简单的题目可能做对,但较复杂的则不会,做错了也自认为是对的。而抑郁症患者则无兴趣做这些题目,不主动回答问题,对患者劝说后,可能做一些题目,测查的结果分数很低,但可以发现,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回答正确,反而简单的题目常回答不会。

  (3)对自己疾病的认识方面,痴呆的患者自觉一切都很好,否认自己记忆力及智能下降。而抑郁症患者常夸大自己的症状,自觉病很重,情绪低落,终日愁眉不展,甚至有自杀企图。

  (4)抗抑郁治疗后,抑郁症患者随着抑郁症状消除,智能障碍明显改善。而痴呆病人智能损害常不可逆。

  所以,临床上对于一些伴有抑郁症状的老年患者不要过急地诊断为老年痴呆,而应先治疗抑郁症状,以便作进一步观察。

  35

  如何诊断老年痴呆?

  诊断老年痴呆要分两步。第一步明确是否是痴呆,第二步确立病因诊断。

  首先,临床上痴呆后期即痴呆严重时诊断较容易,而早期诊断困难。首先要详细了解病史,尤其家属、同事提供其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具体表现,举出实例。还要进行多种高级神经功能的检查,如意识、记忆、思维、定向、计算、运用、语言、情感、概括及判断能力等;同时可采用各种神经心理学检查量表,如长谷川痴呆量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等。因此,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并结合神经心理学测试结果才能判断是否痴呆。对可疑者应追踪观察6~12个月。参照第十次修订的国际疾病诊断标准(ICD-10),痴呆诊断要点如下:①存在足以妨碍个人日常生活的记忆和思维减退。②不仅仅是记忆障碍,还有思维和推理能力的损害以及观念的减少。③意识清晰。④智能损害至少存在6个月。

  然后还需了解患者起病及其发展形势、既往史和家族史,再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头部CT、磁共振、脑电图等,确立病因诊断。如阿尔茨海默病为隐袭起病,病程呈进行性发展,部分患者有家族史。而血管性痴呆常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阶梯样发展,病情有波动,既往常有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病史,结合头颅CT诊断多能明确。

  36

  什么是老年性痴呆?

  老年性痴呆,即阿尔茨海默病,它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多起病于老年期,潜隐起病,病程缓慢且不可逆,临床上以智能损害为主。病理改变主要为皮质弥漫性萎缩,沟回增宽,脑室扩大,神经元大量减少,并可见老年斑,神经原纤维缠结等病变,胆碱乙酰化酶及乙酰胆碱含量显著减少。起病在65岁以前者称老年前期痴呆,或早老性痴呆,多有同病家族史,病情发展较快,颞叶、顶叶、前额叶病变较显著,除记忆损害外常较早产生失语、失写、失读、失算或失用等症状。

  37

  老年性痴呆临床上如何分阶段?

  老年性痴呆起病隐袭,表现为持续的进行性智能衰退,无缓解,高级认知功能相继丧失,以及行为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其发生顺序是:早期记忆减退,尤其近记忆障碍常为首发症状,视空间和言语障碍,人格和社交活动相对完整。继之出现失语、失认、失用等症状,认知功能明显衰退,伴有人格改变和行为异常。晚期才出现运动障碍。

  根据其特殊的临床演变过程,临床上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病期1~3年):记忆障碍几乎是本病的首发症状,尤其是近记忆障碍,远记忆相对保留。表现为当前的事回头就忘,同一问题无论向他说几遍,也会立即忘记,学习新知识困难,虽能做熟悉的工作,但任何新的要求都暴露出能力不足,而对十多年甚至几十年前的事记得清清楚楚。空间和时间定向障碍,常将物品碰倒,打碎东西,在熟悉的环境中迷路,不知季节,不知白天夜晚。谈话中常出现找词困难,列述一类名词差,命名不能。情感淡漠和多疑也常为早期症状。

  第二阶段(病期2~10年):①失语、失用、失认及其他认知缺损同时出现。表现为说话东拉西扯,难以理解其意思,交谈能力下降,以致不能交谈;②已熟练掌握的技能(如骑车、游泳)丧失,严重者不会使用任何工具,甚至不会持筷或用勺吃饭;③不认识亲人、同事,甚至不认识自己,坐在镜子前与镜子中自己的影子说话,问“你是谁”;④购物不会算账或算错了账,严重的连简单的加减法也不会算。⑤过度活动的不安,如无目的地在室内来回走动;⑥深夜起床,到处乱摸、开门、关门、搬东西等。偶有大小便失禁。脑电图示背景为慢节律,头颅CT示正常,或脑室扩大、脑沟变宽。

  第三阶段(病期5~12年):各种智能严重衰退。出现明显的运动障碍,以至瘫痪,卧床不起,四肢强直或屈曲姿势。仅能发出不可理解的声音,终至缄默。大小便失禁。脑电图示弥漫性慢波。头颅CT示脑室扩大和脑沟增宽。

  38

  老年性痴呆患者需作哪些检查?

  明确是否痴呆,是什么痴呆,目前尚缺乏特异的检查方法,主要依靠临床综合分析与判断。下面一些辅助检查可提示痴呆的病因、程度和预后。

  (1)痴呆量表检查:有助于证明认知和记忆的缺陷及其定量程度,但不能作为病因诊断,也不能单凭痴呆量表检查结果就判断被检查者是否痴呆,必须结合临床表现、病史综合分析,尤其是对于轻度痴呆和高文化水平者。国际上常用的痴呆量表有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或痴呆简易筛查量表(BSSD)等。

  (2)血液生化检查:血管性痴呆与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高血脂、糖尿病等有关,故作血脂、血糖检查对痴呆的病因诊断有参考意义。

  (3)脑电图:是一项无损伤、安全的临床辅助检查,可帮助了解和判定大脑功能。一方面痴呆早期脑电图不一定有异常,而有人统计正常人有10%~15%脑电图异常;另一方面,痴呆的脑电图改变为非特异性,故脑电图检查只能作为参考,单凭有无脑电图异常,不能确定是否为痴呆,必须结合临床情况考虑决定。若临床检查确定为痴呆,则脑电图异常变化可提示痴呆的病因、程度。血管性痴呆在脑电活动普遍变慢的基础上,有局限性异常波。阿尔茨默病性痴呆早期脑电图变化不大,但病情发展后,则表现有节律频率减慢,最后节律消失,呈以慢波占优势的脑电活动。如患者似有明显的痴呆表现,但脑电图正常,也缺乏神经系统的其他阳性体征,应高度怀疑假性痴呆。

  (4)神经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可提供痴呆的脑组织损害等异常情况,这是近年来医学的一个突破性进展。头颅CT由于对人体无损伤,方便快捷,故被广泛应用于痴呆患者。头颅CT在血管性痴呆的诊断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老年性痴呆早期CT可正常,以后出现脑萎缩、脑沟增宽和脑室扩大。此种变化也可见于其他原因所致的痴呆和正常老化,但可用以排除因脑肿瘤、外伤、出血和梗死等原因所致的痴呆。MRI(磁共振)由于分辨力高,更能清晰地反映脑结构损害,但其费用较高。PE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和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也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痴呆患者脑糖代谢明显降低,脑血流灌注下降,在CT、MRI出现脑萎缩之前就存在,甚至在临床上出现智能缺陷之前就存在。因此PET、SPECT有助于早期诊断。但由于此两项检查仪器复杂,技术要求高,价格昂贵,有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目前在临床上还未广泛推广使用。

  39

  老年性痴呆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虽然老年性痴呆患者脑组织有其病理特征,但目前尚无可靠的诊断标志,故目前诊断主要依据其临床症状是否符合痴呆的诊断标准,缓慢进行性发展的特征,结合CT、MRI等辅助证据综合分析,排除可引起痴呆的其他躯体和脑的疾病,如血管性痴呆、脑炎后遗症痴呆、脑外伤后遗症痴呆等。

  目前常采用1992年第十次修订的关于老年性痴呆的国际疾病诊断标准如下:①存在痴呆;②潜隐起病,缓慢变化,通常难以指明起病的时间,但他人会突然觉察到症状的存在。在进行性发展过程中,可出现一个相对稳定期;③无临床依据或特殊检查的结果能够提示精神障碍是由其他可引起痴呆的全身性疾病或脑的疾病所致(例如,甲状腺功能低下、高血钙、维生素B12缺乏、烟酸缺乏、神经梅毒、正常压力脑积水或硬膜下血肿);④缺乏突然性、卒中样发作,在疾病早期无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体征,如肢瘫、感觉丧失、视野缺损及运动协调不良等,但这些症状会在疾病晚期出现。

  40

  如何应用药物治疗老年性痴呆?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本病,首先应认真做好一般的生活照料,并应根据不同病情给予相应的护理。药物治疗有:

  ①一般性的支持治疗;②对症处理:若患者出现妄想观念或兴奋冲动等症状,可对症使用小剂量的抗精神病药,如奋乃静、维思通等;若出现抑郁、焦虑、失眠可分别给予小剂量的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及镇静催眠药。用药期间应观察药物不良反应。③选用改善认知功能和促进代谢的药物,如氢化麦角碱3~4.5mg\/d,脑复康1.2~2.4mg\/d,脑复新300~600mg\/d,氯醒酯300~900mg\/d。④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安理申5~10mg\/d,一次服用,副作用较少,并无明显肝功能异常。约1\/3的患者治疗有效,可使认知功能得到改善,但不能痊愈。

  另外,哈伯因0.1~0.2mg\/d,每日3次,也能改善轻、中度痴呆患者的记忆,无明显副作用。使用维生素E有抗氧化作用,对患者病情亦有帮助。

  41

  怎样护理老年性痴呆患者?

  (1)为老年人创造一个和谐、愉悦的家庭环境,尽可能地减少严重生活事件的应激。如根据患者的文化修养和兴趣爱好,选择性地播放一些爱听的乐曲,以活跃其精神情绪。

  (2)家人需对生活自理能力丧失的患者进行专人照顾和料理。

  (3)饮食上以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为主,确保足够的营养摄入。

  (4)保持患者大便通畅,鼓励患者参加一些学习和力所能及的社会、家庭活动,以分散患者的不良情绪和注意力,唤起其对生活的信心。

  (5)积极采取措施预防自伤、自杀、毁物等行为的发生。

  (6)合并褥疮、骨折、肺炎等躯体疾病,应及时治疗。

  42

  什么是血管性痴呆?

  由脑血管病所致的痴呆叫血管性痴呆。脑血管病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硬化,较少见的有血液病、胶原病、血管畸形等。临床常见的血管性痴呆类型有:

  (1)多发梗死性痴呆:病变可累及大脑皮质、皮质下及基底节区。临床常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反复发作的脑血管病,以及每次发作后留下的或多或少的神经与精神症状,积少成多,最终成为全面的、严重的智力衰退。

  (2)大面积脑梗死性痴呆:患者大面积脑梗死,常死于急性期,少数存活的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精神症状,包括痴呆、丧失工作与生活能力。

  (3)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因动脉硬化,大脑白质发生弥漫性病变,而出现痴呆。症状为智能减退、步态不稳、尿失禁、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口齿不清等。

  (4)关键部位梗死所致痴呆:梗死灶虽不大,但位于与认知功能有重要关系的部位,可引起失语、记忆缺损、视觉障碍等。

  (5)出血性痴呆:慢性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都可以产生血管性痴呆。

  痴呆患者有脑血管病史,如卒中发作或短暂脑缺血发作史,有局限性神经系统的症状或体征,证实有神经系统损害,加上目前已比较普遍的CT或者MRI检查的阳性结果,符合早期为局限性痴呆,晚期进展为全面性痴呆的智能障碍,以及波动性病程的特点等等,诊断血管性痴呆并不困难,困难的是早期发现。为了尽早发现,应该对凡有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症、脑血管病的患者,进行记忆力及智力的测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43

  血管性痴呆有哪些症状?

  与老年性痴呆比较,血管性痴呆的起病相对较急,病程可呈阶梯式恶化且波动较大。较多出现夜间精神紊乱,人格改变较少见,早期自知力存在,可伴发抑郁、情绪不稳和情感失控等症状。患者有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史或有脑血管障碍危险因素病史,体格检查可有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缺损通常较局限,记忆缺损可能不太严重。

  44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要点是什么?

  (1)存在痴呆。

  (2)认知功能的损害往往不平均,早期可能仅有记忆力丧失,自知力和判断力可保持较好,晚期进展为全面性痴呆,各种高级神经功能均减退。

  (3)病情有波动性,呈阶梯样进展。

  (4)有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或体征,如偏瘫、步态不稳、口齿不清、吞咽困难、强哭强笑等。

  (5)既往有中风病史,常有高血压、高血糖病史。

  (6)CT\/MRI提示脑血管病的证据。

  诊断血管性痴呆应注意与脑血管病所致的失语、精神症状、意识障碍区别,还要与中风后的抑郁情绪区别,以及与老年性痴呆相区别。

  45

  怎样治疗血管性痴呆?

  首先要控制血压和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酗酒和肥胖等,注意其他危险因素如房颤和颈动脉狭窄等,华法林可减少卒中伴房颤的危险性。既往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非出血性疾病致卒中史的患者,使用抗血小板聚集疗法可减少发病的危险性,可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在卒中或患者伴发严重的颈动脉狭窄时,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目前,还没有特效药治疗血管性痴呆。药物如氢化麦角碱、长春花生物碱、脑代谢药、银杏叶制剂,神经保护剂及钙通道阻滞剂等在临床上的疗效都不甚肯定。此外,对伴发的精神症状,如兴奋冲动或焦虑抑郁应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

  46

  预防记忆减退的方法有哪些?

  记忆是对以前事物经验的重现,其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四个基本过程。记忆减退即是上面四个过程的普遍减退。轻者表现对近事的记忆减弱,如忘记刚看的书,刚见过的人。严重时则远记忆力也减退,如回忆不出自己的学习经历等。

  记忆减退可以见于正常老年人,当然更多见于神经衰弱和痴呆患者。那么记忆减退作为一种症状,除了一些遗传性因素之外,应该来说后天是可以做好预防工作的。

  (1)凡能影响脑细胞营养供给的因素都可以使脑细胞活力不足,导致智力衰退,所以平时应该注意做好保养,特别是预防诸如动脉硬化症、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影响大脑神经系统功能的疾病。

  (2)学生应该注意合理用脑,避免脑细胞的耗氧量急剧加大,学会灵活掌握和运用一些记忆技巧,考前应避免过度紧张和劳累,间断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和短暂的活动,对于保持脑细胞的氧含量很重要,可增强记忆能力。

  (3)保证足够的睡眠,养精蓄锐,可提高记忆力或延缓记忆衰退。

  (4)中老年人可以适当地进行体育活动,借以增加脑血流量,增进脑的活动能力,提倡多用脑,多记忆,否则会使大脑处于抑制状态,脑细胞缺少刺激,造成神经细胞的逐渐老化、衰变。生活上宜规律,讲究一张一弛,有劳有逸,避免过分疲劳而加重记忆减退。

  (5)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睦融洽的家庭和邻里环境可防止不良情绪对脑细胞造成的强烈刺激,使人精力充沛,情绪平衡而乐观,有利于预防智力和记忆力的衰退。多参加各类文娱活动,接触朋友,可避免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延缓生理和智力上的迅速衰退。

  (6)可找出引起记忆减退病因的疾病如维生素缺乏,甲状腺机能减退等,并积极治疗。临床常用改善记忆的药物有以下几类:①脑血管扩张剂,如尼莫地平等;②脑细胞营养剂,如神经生长因子等;③脑功能激活剂,如三乐喜、双氢麦角碱等;④中草药制剂,如补肾益智胶囊等;⑤胆碱酶抑制剂,如安理申、艾斯能、双益平等;⑥其他,如都可喜等。

  (7)用拇指和示指从上到下轻轻地按摩整个耳朵,用两只手的手指触摸位于发际和眉毛之间的两个穴位,以促进血液流动,消除记忆障碍和增强记忆力。

  (8)平时注重增加饮食营养,辅助的吃一些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C的食物,以及富含胆碱的食物,如杏、香蕉、葡萄、橙、鱼、蔬菜等也有一定的益处。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王高华作品集
精神疾病1000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