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科普 > 《心血管疾病1000问》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1章 低血压、休克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心血管疾病1000问》 作者:江红 李晓艳 杨波 唐艳红

第11章 低血压、休克

  1

  什么是低血压?

  成人上臂血压低于90\/60mmHg,老年人低于100\/70mmHg,称为低血压。据统计,低血压发病率为4%左右,老年人群中可达10%。

  2

  低血压的原因是什么?

  低血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低血压多因其他严重疾病引起,如心肌梗死、中风、大出血等。可引起昏厥或休克,病情复杂急剧,需送医院诊治。平时我们讨论的低血压大多为慢性低血压。慢性低血压一般可分为六类:①体质性低血压,一般认为与遗传和体质瘦弱有关,多见于20~50岁的妇女和老年人,轻者可无任何症状,重者出现精神疲惫、头晕、头痛,甚至昏厥。夏季气温较高时更明显。②体位性低血压:当人体由卧位到直立位,或长时间站立时,血压突然下降超过20mmHg,伴有眼前发黑、头晕、跌倒。多种疾病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如多系统萎缩、糖尿病、帕金森氏综合征,或其他如:久病卧床、体质虚弱的老年人。③继发性低血压:由某些疾病或药物引起的低血压,如脊髓空洞症,风湿性心脏病,降压药,抗抑郁药和慢性营养不良症,血液透析患者。④餐后低血压,餐后发生的低血压。⑤排尿性低血压,排尿中或排尿后突然晕倒,神志不清,发作后2~3分钟恢复正常。多因夜间膀胱满后突然排空使腹腔压力骤减,静脉扩张,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所致。⑥药物性低血压,老年因病服用降压药如甲基多巴、胍乙啶、优降宁、安定类、氯丙嗪、奋乃静、双氢克尿噻、速尿、抗心绞痛药如消心痛和硝酸甘油等也可引起低血压。

  3

  什么是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是患者从卧位到坐位或直立位时,或长时间站立出现血压突然下降超过20mmHg,并伴有明显症状,这些症状包括:头昏、头晕、视力模糊、乏力、恶心、认识功能障碍、心悸、颈背部疼痛。体位性低血压与多种疾病有关,应给予积极的诊治。

  4

  哪些情况,哪些患者应警惕有低血压症?

  长期卧床休息,病后初愈,体质瘦弱,更年期妇女,老年人群中如果经常出现头晕、头昏、头痛、乏力、易疲劳、精神不振、心情压抑或晨间起床时出现头晕、精神疲惫、眼前发黑、伴跌倒等上述起床困难症状,或由卧位到直立性,或久站时出现头昏、跌倒等症状,应警惕有低血压症。尤其在使用抗忧郁药、多巴胺、降血压药,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中出现上述症状更应警惕低血压出现,多测量血压,以防漏诊、漏治。

  5

  低血压患者有什么症状?

  低血压患者的主要症状包括:精神疲倦、头晕、头痛、四肢无力、记忆力减退、心悸;重者可出现四肢无力、皮肤厥冷、冷汗、脉搏增快、暂时性视力丧失、昏厥等症状,重症患者需立即治疗。这些临床症状主要因患者血压低,导致血液循环缓慢,远端毛细血管缺血,以致影响组织细胞氧气和营养的供应,二氧化碳及代谢废物的排泄。长期如此使机体功能大大下降。

  6

  低血压的危害有哪些?

  主要危害包括:视力、听力下降,诱发或加重老年性痴呆,头晕、昏厥、跌倒、骨折发生率大大增加。乏力、精神疲惫、心情压抑、忧郁等情况经常发生,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据国外专家研究低血压亦可能是导致脑梗死和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

  7

  低血压要不要服升压药?

  低血压的人需不需要服升压药?这不能一概而论,还要看各人的具体情况,看看是否属于真正的低血压病:①要到医院全面检查血压,包括不同体位时的血压变化,先弄清楚是否与体位有关。②若表现畏寒、性欲减退、闭经、阳痿、皮肤色素沉着,可提示为内分泌疾病引起的低血压,应检查脑垂体、肾上腺、甲状腺等内分泌功能是否异常。如有多吃、多喝、多尿现象,则应想到糖尿病。③中老年人应进行心功能检查,以了解心脏情况。④凡服用降压、血管扩张、抗震颤、抗抑郁、抗焦虑、抗心律失常等药物,都可能导致低血压。

  经过检查,不属病理性低血压,一般就不必服用升压药,只要适当注意营养,保证能量供给,并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运动,改善体质,即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功能,同时也可改善和调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使血压逐渐恢复正常。

  8

  服降压药会引起低血压吗?

  血压已降至正常,继续服降压药会不会引起低血压?对此,许多口服降压药治疗高血压的患者,常常心存疑虑。

  为了保证人体正常的血液供给和各种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转,必须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这就需要对血压进行调节。那么,调节血压的环节有哪些呢?简单地说,心脏的搏出量、循环血量、血管的内径、血管的弹性和反应性、血液的黏滞性等等,这些环节无时无刻不在对血压进行着调节。同时,心脏的功能状况和血压的总外周阻力的大小,也在时时刻刻对血压施加影响。因此,凡是能够影响心脏功能状况和血管外周阻力的因素,也同样能够影响血压的水平。

  由此可见,血压的调节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层层把关,处处设防,往往是多种调节机制同时发挥作用,以确保人体能够维持正常血压。正因为人体中存在着这种十分精细而又微妙的调节血压的机制,因此,我们有把握地说,用口服降压药治疗高血压,血压降至正常了,继续服药不会引起低血压,而可以控制血压。钙拮抗剂就具有这样的特点,血压愈高,其降压效力就愈明显,但不会致使血压低于正常水平。另外,还要说明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是低血压?有的专家认为,血压低于或者等于90\/(40~50)mmHg时,称为低血压。低血压由多种急性或慢性的病因所致,往往同时存在各种相应的病症,需要医生治疗,甚至紧急抢救。然而,有一部分健康人,从年轻时起血压就为(100~110)\/(60~90)mmHg,即使年纪大了,血压仍然保持在这一水平,而且无任何不适,这种情况不是低血压。而有些高血压患者,经过千辛万苦的治疗,好不容易使血压降至120\/80mmHg,也不要误认为降压药引起了低血压。要知道,只有将血压降至正常(130\/85mmHg)或理想的水平(120\/80mmHg),才能更有效地保护心脑血管,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只有认清了这个问题,消除了心中的疑虑,高血压患者才能放心地、充分地进行降压治疗,为健康长寿创造条件。

  9

  低血压也要防中风吗?

  众所周知,血压过高易致脑血管破裂、出血,导致中风;而血压偏低也可诱发脑血栓形成,也能导致中风,这是因为在血压较低时,脑血流速度缓慢,甚至暂时停顿,使本身黏稠度偏高的血液易在已发生硬化的血管壁上形成血栓。事实上,绝大多数脑血栓形成发生在老年人安静睡眠时,因为这时老年人心跳偏慢,血压偏低,血流缓慢。

  所以,处于低血压的人也不能不时时谨慎,如出现头晕、站立不稳,甚至晕厥时应检查血压。收缩压低于100mmHg则为低血压,在排除其他原因所致上述症状之后,应在积极防治动脉硬化和降低血液黏稠度的同时,防止和纠正低血压,预防脑血栓形成。平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高血压患者。平时服药应遵循逐渐增量和个体化原则,防止服用降压药物过量及降压作用过快,应尽可能选用降压作用平稳的药物。

  (2)慎用安眠药。很多老年人有失眠等轻微精神障碍症状,长期用安定、苯巴比妥、氯丙嗪等药物,此类药不但能抑制大脑皮层,也能使血压降低,产生低血压。

  (3)必须提醒注意的。处于低血压的人若有营养不良的状态或一下子喝大量的酒,会使原本已低的血压很快地下降。所以,低血压的人平时应注意保养和保健,以少饮酒或忌酒为宜。

  (4)积极治疗老年性低血压。老年人因自身调节功能减退,常有低血压发生,若平时常发生头昏、黑蒙、昏厥症状,应口服米多君、麻黄碱或哌甲酯(利他林)药物治疗低血压。

  10

  得了低血压怎么办?

  低血压患者轻者如无任何症状,无需药物治疗。主要治疗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改善体质,增加营养,多喝水,多喝汤,每日食盐略多于常人。重者伴有明显症状,必须给予积极治疗,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止严重危害发生。管通因其治疗效果确切,维持有效作用时间长,生物利用度高,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已广泛应用于治疗慢性症状性低血压患者,故为首选,其他可选用麻黄碱、双氢麦角氨、中药制剂等,但其升高血压改善症状方面尚无有效临床依据。

  11

  年轻女性低血压如何防治?

  不少清瘦苗条的年轻女性偶然量血压,发现血压偏低,有时候量好几次都这样。心里一紧张,就跑到医院问医生是不是病,要不要吃药。她们除血压低于正常值外,常常无任何不适。那么,像这样的低血压算不算病呢?

  年轻女性的生理性低血压预后良好。所以,有生理性低血压状态的年轻女性,如果没有明显的头晕、头昏、心悸等症状,用不着烦恼,也不需要为使血压恢复正常而四处求医。如果有明显不适症状,就需要给予适当的治疗。

  虽然这些女性用不着吃药,但在日常生活中心脏因患其他疾病需用药时,也有许多问题值得注意。故平时应多吃高营养、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的食品,适当饮茶,有条件的可用肉桂、甘草和人参泡开水当茶饮;起居中应注意变换体位时动作缓慢些,尤其注意避免由卧位或蹲位一下子站起来;因其他疾病求医时,应主动告诉医生自己有低血压,以便医生用药避免使用明显降低血压的药物。

  另外,最好定期随访。因为某些所谓生理性低血压状态在一定情况下可能转低血压病,也可能本是病理性低血压,只是早期未出现有关病理改变而被忽视了。如果是低血压病,则应找出病因,进而采取相应措施。

  12

  低血压患者怎样选择饮食?

  治疗低血压病,饮食疗法也是治疗本病的有力措施之一,可逐渐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提高动脉管壁紧张度,从而逐步使血压上升并稳定正常水平,消除低血压带来的种种不适症状。

  低血压患者的饮食选择包括下列几点。

  (1)荤素兼吃,合理搭配膳食,保证摄入全面充足的营养物质,使体质从纤弱逐渐变得健壮。

  (2)如伴有红细胞计数过低,血红蛋白不足的贫血症,宜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诸如猪肝、蛋黄、瘦肉、牛奶、鱼虾、贝类、大豆、豆腐、红糖及新鲜蔬菜、水果。纠正贫血,有利于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大脑的供血量,提高血压和消除血压偏低引起的不良症状。

  (3)莲子、桂圆、大枣、桑葚等果品,具有养心益血、健脾补脑之力,可常食用。

  (4)伴有食欲缺乏者,宜适当食用能刺激食欲的食物和调味品,如姜、葱、醋、酱、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

  (5)与高血压病相反,本病宜选择适当的高钠、高胆固醇饮食。氯化钠(即食盐)每日需摄足12~15g。含胆固醇多的脑、肝、蛋、奶油、鱼卵、猪骨等食品,适量常吃,有利于提高血胆固醇浓度,增加动脉紧张度,使血压上升。

  13

  怎样治疗低血压造成的头痛?

  低血压多见于青年女性,收缩压经常在80~90mmHg以下,头痛隐隐,常伴头晕眼花,耳鸣目眩,腰酸背痛,全身乏力,轻度水肿,心悸气短,舌质多淡白,体胖边有齿痕,脉沉细无力。

  中医辨证为虚证多见,治当健脾补气,壮肾养血,方用:枳壳15g,炙黄芪30g,附片10g,当归10g,红参3g,红枣30g,白术12g,桂枝6g,沙参24g,枸杞子12g。

  针灸:穴取内关、关元、足三里、大椎、命门,其中关元、足三里用艾炷直接灸,每穴3壮,2~3天灸1次,针用补法。

  14

  如何预防进食后低血压的发生?

  进食后低血压是一种临床上见于老年人的血压内环境稳定方面的异常。对临床情况稳定、未服药的老年住院和非住院患者的研究显示,早餐和午餐后血压显著降低,此种血压降低在年轻人或未进餐的老年人中不出现。住院和非住院老年人进餐后75分钟内发生餐后血压降低20mmHg达1\/3。如在餐前服过降血压药物,餐后血压减低可能会更显著。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和有进食后晕厥或自律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者中进食后低血压的发病率最高。进食后低血压可能是老年人晕厥和跌倒的常见原因。

  进食后低血压的机制被认为与消化时内脏血积聚的压力反射代偿受到损害有关。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患者伴进食后低血压者进餐后有前臂血管收缩功能减弱、体循环血管阻力降低和控制心率的交感神经系统异常。因此,自主神经系统控制心率和血管阻力的变异可能是本病的基本病因。

  老年患者有进食后头昏、摔倒、晕厥、其他脑或心脏缺血症状者,进餐前后宜测量其血压,以检出进食后低血压。

  尚无临床验证以评价进食后低血压的治疗措施,故处理本病只基于一般常识。有症状的患者不宜于餐前服降血压药,餐后宜平卧。减低降压药物的剂量和用少食多餐法进食可能也有帮助。最近的资料提示某些患者进餐后步行可有助于恢复正常循环,但这种疗法只宜在严密监测之下施行。

  15

  哪些药物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包括四类:①抗高血压药:以胍乙啶和神经节阻断药最常见,其他还有肼苯哒嗪、双肼苯哒嗪、优降宁和甲基多巴等。这类药物都能使血管紧张度降低,血管扩张和血压下降。②安定药:以肌肉或静脉注射氯丙嗪后最多见。氯丙嗪除具安定作用外,还有抗肾上腺素作用,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另外还能使小静脉扩张,回心血量减少。③抗肾上腺素药:如妥拉唑啉、酚妥拉明等,它们作用在血管的肾上腺素受体(收缩血管的受体)上,阻断去甲肾上腺素的收缩血管作用。④血管扩张药:如硝酸甘油等,能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

  所以,在使用上述药物时,必须提高警惕,注意避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16

  体位性低血压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什么?

  体位性低血压除病因治疗外,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饮食,补足营养,避免饮食过饱或饥饿,不饮酒。

  (2)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避免劳累和长时间站立。

  (3)症状明显者,可穿弹力长袜,用紧身腰带。对少数慢性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也可给药物治疗,如中药补中益气丸、生脉饮,并可试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4)为预防体位性低血压发生,长期卧床的患者和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在站立时动作应缓慢,在站立前先做准备动作,即做些轻微的四肢活动,也有助于促进静脉血向心脏回流,升高血压,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发生。

  17

  休克的定义是什么?

  一种由于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全身微循环障碍引起重要生命器官(脑、心、肺、肾、肝)严重缺血、缺氧的综合征。其典型表现是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降低、脉搏微弱、神志模糊。引发休克的因子主要通过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及外周血管容量增加等途径引起有效循环血量剧减、微循环障碍,导致组织缺血、缺氧,代谢紊乱,重要生命器官遭受严重的乃至不可逆的损害。

  18

  休克如何分类?

  休克分如下类型:①失血性休克:急性失血超过全身血量的20%(成人约800ml)即发生休克,超过40%(约1600ml)濒于死亡。严重的腹泻、呕吐所致休克亦属此类型。②心源性休克:由急性心脏射血功能衰竭所引起,最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高达80%。③中毒性休克:主要见于严重的细菌感染和败血症,死亡率为30%~80%。④过敏性休克:发生于具有过敏体质的患者。致敏原刺激组织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引起血管扩张,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而发。常见者如药物和某些食物(菠萝等)过敏,尤以青霉素过敏最为多见,严重者数分钟内不治而亡。⑤神经原性休克:剧烈的疼痛刺激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周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脑供血不足,导致急剧而短暂的意识丧失,类似于晕厥。

  19

  什么是失血性休克?

  大量失血引起的休克称为失血性休克,常见于外伤引起的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妇产科疾病所引起的出血等。失血后是否发生休克不仅取决于失血的量,还取决于失血的速度。休克往往是在快速、大量(超过总血量的30%~35%)失血而又得不到及时补充的情况下发生的。

  20

  什么是创伤性休克?

  严重创伤特别是在伴有一定量出血时常引起休克,称为创伤性休克(traumaticshock)。

  21

  什么是烧伤性休克?

  大面积烧伤伴有大量血浆丧失者常导致烧伤性休克(burnshock)。

  22

  什么是感染性休克?

  严重感染特别是革兰阴性细菌感染常可引起感染性休克。在革兰氏阴性细菌引起的休克中,细菌的内毒素起着重要的作用,故亦称内毒素性休克(endotoxinshock)或中毒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常伴有败血症,故又称败血症性休克(septicshock)。

  23

  什么是过敏性休克?

  给某些有过敏体质的人注射某些药物(如青霉素)、血清制剂或疫苗时可引起过敏性休克(anaphylacticshock)。

  24

  什么是神经源性休克?

  剧烈疼痛、高位脊髓麻醉或损伤等可引起神经源性休克(neurogenicshock)。

  25

  什么是低血容量性休克?

  低血容量性休克(hypovolemicshock)的始动发病环节是血容量减少。快速大量失血、大面积烧伤所致的大量血浆丧失、大量出汗、严重腹泻或呕吐等情况所引起的大量体液丧失都可使血容量急剧减少而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

  26

  什么是心源性休克?

  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心包填塞等常可导致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shock)。心源性休克的始动发病环节是心输出量的急剧减少,常见于大范围心肌梗死(梗死范围超过左心室体积的40%),也可由严重的心肌弥漫性病变如急性心肌炎、严重的心律失常如过度的心动过速、心包填塞等所引起。

  27

  什么是血管源性休克?

  血管源性休克(vasogenicshock)的始动发病环节是外周血管(主要是微小血管)扩张所致的血管容量扩大。属此者有过敏性休克和神经源性休克等。此时血容量和心泵功能可能正常,但由于广泛的小血管扩张和血管床扩大,大量血液淤积在外周微血管中而使回心血量减少。

  28

  休克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1)意识浑浊,表情淡漠,或烦躁不安,但神志尚清楚。这是大脑缺氧的表现。严重休克时,意识逐渐模糊,乃至昏迷。

  (2)皮肤和黏膜苍白、潮湿,有时可发绀。肢端发凉,末梢血管充盈不良。周围静脉收缩,重者硬如索状。

  (3)血压变化:血压只能反应心输出压力和周围阻力,不能代表组织的灌流情况。血压变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不能以血压下降作为诊断休克的唯一标准。在代偿早期,由于周围血管阻力增加,还可能有短暂的血压升高,但舒张压升高更明显,因而脉压差小(2.7kPa以下),这是休克早期较为恒定的血压变化。只有失代偿时,才出现血压下降。

  (4)脉搏细弱而快:由于血容量不足,回心血量下降,心脏代偿增快,以维持组织灌流,但每次心搏出量甚少。以后更由于心肌缺氧、收缩乏力致脉搏无力细如线状,桡动脉、足背动脉等周边动脉摸不清。

  (5)呼吸快而深:是缺氧和酸中毒的代偿表现。早期尚可有呼吸性碱中毒。除胸部损伤或并发心、肺功能衰竭外,呼吸困难者少见。

  (6)尿量减少:早期为肾前性,反映血容量不足、肾血液灌流不良;后期还可能是肾实质性损害。

  29

  休克的早期诊断因素有哪些?

  当有交感神经—肾上腺功能亢进征象时,即应考虑休克的可能。早期症状诊断包括:①舒张压升高而脉压差减少;②心率增快;③口渴;④皮肤潮湿、黏膜发白、肢端发凉;⑤皮肤静脉萎陷;⑥尿量减少(25~30ml\/L)。

  30

  休克的确定诊断因素有哪些?

  存在下列征象时,则可肯定休克诊断。

  (1)收缩压低于10.7kPa(80mmHg),脉压低于2.7kPa(20mmHg)。

  (2)有组织血灌流不良的临床表现,如表情淡漠、烦躁不安、肢体湿冷皮肤苍白或发绀等。

  (3)尿量明显减少(少于25ml\/h)。

  (4)出现代谢性酸中毒,AB或SB低于mg\/dl或动脉血乳酸量超过15mg\/dl。

  31

  如何估计休克严重程度?

  休克严重程度的临床估计。

  32

  休克预后不良的指征有哪些?

  (1)昏迷。

  (2)酸中毒(pH值小于7.30)。

  (3)PaCO2值大于6.0kPa(45mmHg)。

  (4)血清乳酸盐大于2mmol\/L。

  (5)严重感染、无尿、伴心脏及(或)肝脏疾病。

  (6)年龄在70岁以上。

  33

  休克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1)平卧位,下肢应略抬高,以利于静脉血回流。如有呼吸困难可将头部和躯干抬高一点,以利于呼吸。

  (2)保持呼吸道通畅,尤其是休克伴昏迷者。方法是将患者颈部垫高,下颌抬起,使头部最大限度的后仰,同时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和分泌物误入呼吸道。

  (3)注意给体温过低的休克患者保暖,盖上被、毯。但伴发高烧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给予降温。

  (4)必要的初步治疗。因创伤骨折所致的休克给予止痛,骨折固定;烦躁不安者可给予适当的镇静剂;心源性休克给予吸氧等。

  (5)注意患者的运送。家里抢救条件有限,需尽快送往有条件的医院抢救。对休克患者搬运越轻越少越好。应送到离家最近的医院为宜。在运送途中,应有专人护理,随时观察病情变化,最好在运送中给患者采取吸氧和静脉输液等急救措施。

  34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治疗措施有哪些?

  临床上根据休克是纯属于心源性,抑或尚有周围血管舒缩障碍或血容量不足等因素,给予分别处理。

  (1)首先应积极考虑恢复梗死区域血液灌流,包括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和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或溶栓治疗。及时而成功的血液灌流恢复可有效促进休克的好转,是治疗休克的最有效措施。

  (2)补充血容量:估计有血容量不足,或中心静脉压和肺楔嵌压低者,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或5%~10%葡萄糖液等静脉滴注,输液后如中心静脉压上升大于1.77kPa(18cmH2O),肺楔压大于2.0~2.4kPa(15~18mmHg),则应停止。但右心室梗死时,中心静脉压的升高则未必是补充血容量的禁忌。

  (3)升压药或血管扩张剂的应用:当补足血容量后,血压仍不升,收缩压小于90mmHg(12kPa)而肺楔嵌压和心排出量正常,患者四肢温热者,提示低排低阻,周围血管张力不足,可予多巴胺(4~10g·kg-1\/min)或用多巴酚丁胺(5~15g·kg-1\/min)静滴,无效可用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静滴,滴注时注意观察血压,根据血压变化调整滴速;如果补足血容量后,血压仍不升,而肺楔嵌压增高,心排血量低或周围血管显著收缩致四肢厥冷、皮肤苍白或发绀、出冷汗、烦躁、脉压差小、尿少等,为低排高阻现象,可用血管扩张剂,最常用硝普钠(15~100g\/min),亦可用硝酸甘油、酚妥拉明。亦可联合应用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

  (4)纠正酸中毒:休克状态常有代谢性酸中毒,酸中毒可降低心肌收缩力,引起心律失常,故常用5%碳酸氢钠100~200ml静滴。

  (5)糖皮质激素应用:经补液及升压药物应用酸中毒纠正后,症状仍无好转者,可考虑用地塞米松、强心甙。但一般激素应用不超过72小时。

  (6)上述治疗无效时,可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进行辅助循环,然后作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随即施行坏死心肌切除和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江红 李晓艳 杨波 唐艳红作品集
心血管疾病1000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