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科普 > 《泌尿系统疾病1000问》在线阅读 > 正文 第8章 肾脏疾病常见检查(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泌尿系统疾病1000问》 作者:梅旭辉 吕永曼 刘慎微 曾红兵

第8章 肾脏疾病常见检查(2)  

  30

  尿液细菌学检查方法有哪些?

  (1)直接涂片检查:取混匀新鲜尿涂片,健康人的尿涂片无细菌。若每个油镜视野下可见l条或以上的细菌,提示为菌尿。并可行革兰氏染色,初步确定尿路感染细菌是阳性球菌或阴性杆菌。

  (2)细菌培养:目前多采用定量接种环法,培养24h,计数菌落。阴性杆菌分裂快,菌落数>l05cfu\/ml,提示菌尿,菌落数104~105cfu\/ml为可疑。阳性球菌分裂慢,菌落数>103cfu\/ml为菌尿。

  (3)结核菌检查:尿结核菌检查是确定有无泌尿系结核的重要方法,尿沉渣涂片抗酸染色较简单,阳性率为50%~70%;清晨第1次尿送检则阳性率高。尿结核菌培养阳性率可达90%,但结核菌生长缓慢。使用改良罗氏培养基,一般需4~8周始能报告结果。近年常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使含微量结核菌DNA扩增,40条结核菌即可有阳性结果,此法特异性强,2d可有结果,但时有假阳性或假阴性的情况。

  (4)菌尿的辅助检查

  ①亚硝酸盐试验: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副大肠杆菌能将尿中的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而球菌和结核菌无还原硝酸盐的能力,因此亚硝酸盐试验阳性,提示革兰阴性杆菌的感染。

  ②氯化三苯四氮唑试验(TTC试验);大部分革兰阴性活杆菌能将无色TTC还原为红色的三苯甲替,而球菌及变形杆菌则呈阴性。故可用以初步判定是哪一类细菌感染。

  ③尿抗体包裹细菌(ACB):肾盂肾炎为肾实质感染,在细菌抗原作用下,机体可产生相应抗体,抗体将致病菌包裹,在荧光镜下观察用荧光素标记的抗人体蛋白抗体处理的尿细菌,若表面有荧光抗体包裹则大多属肾盂肾炎,膀胱炎为黏膜浅表感染,故细菌表面无荧光抗体包裹。用ACB法有助于上、下尿路感染的定位诊断。但在前列腺炎患者,其ACB试验亦呈阳性,应注意鉴别。

  ④其他:另外还有过氧化物酶试验、葡萄糖氧化酶试验、鲎试验及尿氧压测定均可帮助诊断尿路感染,但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少。

  31

  尿细菌学检查注意哪些事项?

  对尿细菌学检查,有时需反复多次,并结合临床综合判定。避免假阴性或假阳性。

  (1)假阳性结果的原因主要有:

  ①尿标本在常温下放置超过1小时才接种。

  ②尿液被粪便或白带等污染。

  ③检验技术上的错误等。

  (2)假阴性结果可见于

  ①患者正在用抗菌药物治疗或停药后不久,抗生素在体内尚末完全代谢。

  ②患者有尿频,膀胱内尿液停留的时间较短(<6小时),细菌没有足够的时间繁殖。

  ③在大量饮水,利尿剂的使用的情况下,尿液稀释。

  ④收集中段尿时,外阴末冲洗干净,消毒药混入标本。

  ⑤尿过酸、过碱(pH<5.0或>8.5)时,不利于细菌生长繁殖。

  ⑥间质感染灶与尿路不相通。

  ⑦L型细菌(需高渗培养)在普通培养基培养时为阴性。

  32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免疫球蛋白是抗体的表现形式及物质基础,在许多免疫性疾病中可引起增高或降低,免疫球蛋白根据重链的不同可以分为五类:IgG、IgA、IgM、IgD及IgE。

  血清免疫球蛋白浓度增高表现以下几种:

  (1)多株球蛋白浓度增高:见于结缔组织病、慢性肝病、感染及淋巴组织肿瘤等疾病,如狼疮性肾炎、冷球蛋白肾损害、干燥综合征肾损害、及感染性心内膜炎肾损害等。

  (2)单株球蛋白浓度增高:主要考虑浆细胞病、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

  (3)血清免疫球蛋白浓度降低:大量蛋白尿时,因尿中丢失过多可出现血浆免疫球蛋白降低。

  33

  血、尿补体第三成分(C3)测定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1)血C3测定:近来证实有部分肾炎患者是经补体旁路途径激活,即C3激活系统。因而测定血C3对肾炎的鉴别诊断和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意义:

  ①感染性急性肾小球肾炎起病1~2月内,狼疮性肾炎及抗肾基底膜肾炎的活动期,血C3均降低。

  ②慢性肾小球肾炎部分患者血C3持续降低,可能为膜增生性肾炎。

  ③隐匿性肾炎血C3不降低。

  ④感染性急性肾小球肾炎,如2个月后血C3仍不恢复正常,有可能转为慢性肾小球肾炎。但已减低程度与疾病严重度及预后无关。

  (2)尿C3检查:正常人尿中无C3排出,尿C3含量增加表明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使大分子物质C3(分子量为190kDa)得以滤过。在膜增生性肾炎、膜性肾炎及局灶节段硬化性肾炎,尿中C3含量较多。测定尿C3的意义在于:

  ①用于肾脏病的诊断:在急性肾炎、膜增生性肾炎、狼疮性肾炎,其血C3均降低,但只有急性肾炎尿C3常为阴性。

  ②可预测激素疗效:尿C3阴性的肾病综合征,对激素治疗敏感;尿C3阳性者,绝大多数对激素治疗不敏感。

  ③监测排斥反应:肾移植后有排斥反应者,尿中有少量的C3。

  34

  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测定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肾小球基底膜(GBM)是一个由多种成分构成的细胞外基质混合体,包括胶原Ⅳ、层粘连蛋白、硫酸类肝素糖胺聚糖等,胶原Ⅳ是基底膜的主要成分,构成其骨架结构的网络系统,其抗原决定簇位于胶原Ⅳ羧基端的非胶原球形区NC中。

  临床意义

  (1)诊断:测定血清抗GBM抗体是诊断原发(如急进性肾炎Ⅰ型)及继发性(Goodpasture综合征)抗GBM肾炎的必要手段。急进性肾炎I型患者血清抗GBM抗体阳性,用人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作抗原,进行放射免疫测定,早期阳性率可达95%以上。但血清抗GBM抗体滴度高低与肾炎病变轻重并不平行。

  (2)指导治疗:监测血清抗GBM抗体,决定何时停止血浆置换治疗及何时进行肾移植。

  35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亦称ANCA。1982年由Davies等首先在节段坏死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中发现,是针对中性粒细胞胞浆成分产生的一类自身抗体。

  ANCA的主要靶抗原有蛋白酶3(PR3)和髓过氧化物酶(MPO)。ANCA对系统性血管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ANCA对于原发性小血管炎是一个敏感,并且特异的指标。

  (1)CANCA阳性;对韦格纳肉芽肿(Wegener)诊断的阳性率达80.45%。

  (2)PANCA阳性:主要见於非Wegener肉芽肿血管炎,如显微性结节性多动脉炎,特发性坏死性新月体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SLE等,PANCA阳性者肾脏局限性病变(41%)较CANCA(12%)多见。

  此外,ANCA滴度的变化还可反映原发性小血管炎的活动性,并可预示疾病的复发。

  36

  尿酶测定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尿酶常包括:溶菌酶(LYS), 葡萄糖苷酶(GIU),N乙酰 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 葡萄糖苷酶(GRS),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KP),芳基硫酸脂酶A或B(ASA或ASB)等。临床意义:

  (1)指示肾脏病变的活动性:在肾实质病变时,尿LYS;GLU、GRS、NAG活性增加。

  (2)泌尿道感染的诊断:尿路感染时,LYS、AKP、GRS、NAG活性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GRS、NAG最有价值。尿酶诊断尿路感染的意义:

  ①急性肾盂肾炎:GRS活性升高,病变静止时,其活性正常;LYS活性升高和降低与疾病的活动性呈一致关系。

  ②慢性肾盂肾炎:尿NAG活性与Scr含量呈正相关。

  (3)诊断、监测肾排斥反应:LYS、GRS、NAG、GGT等在肾移植排斥反应时,其尿内活性有不同程度升高。

  (4)泌尿系肿瘤的诊断:在肾腺癌未出现临床症状时,50%患者尿LDH、AKP已同时升高。在膀胱癌时,ASA、ASB活性升高。

  37

  怀疑肾血管性高血压应作哪些检查?

  (1)肾B超检查:如发现一侧肾脏缩小,则可能为单侧肾动脉狭窄;肾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以了解肾动脉主干有无狭窄,但肥胖者,肠胀气及左肾动脉可能显示不清楚。

  (2)核素肾动态扫描:注入显影后20秒左右,放射性试剂随血流充盈腹主动脉和肾动脉并灌注于肾血管床。可估计肾动脉如肾血管床的血流灌注情况。

  (3)肾动脉造影:是最终证实有无肾血管狭窄及狭窄程度最直接的方法。可显示病变是单或双侧、病变部位及范围、有无侧支循环以及肾实质显影情况。但费用较高,需动脉插管,有一定危险性。数字减影术只需静脉注射造影剂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但当患者血肌酐已升高时,以上两种检查方法皆不宜采用,以免造影剂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加重肾功能损害。

  38

  肾动脉造影能解决什么问题?

  经皮肾动脉造影是诊断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的金标准。肾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多位于肾动脉起始部或近端;动脉肌纤维增生症狭窄多位于中、远段,并呈节段性串珠状表现,多发性大动脉炎腹主动脉常同时有自发性狭窄。肾动脉造影也用于肾内实质性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肾脏良性肿瘤处血管受压移位或包绕于肿瘤周围;肾血管瘤的供应动脉可见增粗,肿瘤区显示血管团影,引流静脉纡曲扩张;肾腺癌(透明细胞癌)造影示肾动脉主干增粗,亦可见纡曲、粗细不均及小池状肿瘤血管影,肿瘤血管多有动静脉瘘,因此肾静脉早期显影。肿瘤浸润血管,引起闭塞,可见血管有中断现象。肿瘤内血供丰富,出现局限性密度增高,当肿瘤区血管受侵、闭塞时密度则较正常肾组织为低,边缘多不清晰。

  39

  肾CT能解决什么问题?

  (1)肾脏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a.急性肾盂肾炎:肾CT平扫无异常发现或肾实质轻微的低密度区。b.急性细菌性肾炎(介于急性肾盂肾炎和肾脓肿之间的病变):平扫示肾实质性肾肿块,CT密度值接近或低于肾实质,增强后肿块被增强呈斑片状、非均匀、无包囊与邻近肾组织分界模糊,病变邻近肾筋膜可增厚,但不向肾周伸展。c.肾脓肿:平扫示低密度的团块影,强化后为增强或不增强的斑片状、非均匀的阴影。脓肿有一个厚的不规则的壁且与邻近肾实质分界不清,强化后脓肿壁被增强,但中心液化部位不增强,邻近肾筋膜增厚。d.中、晚期肾结核,CT优于静脉尿路造影,后者常表现为肾显影延迟或不显影,而CT能清楚地显示病变的程度、范围及上段输尿管的情况。

  (2)肾脏体积缩小的肾功能衰竭的病因诊断:a.慢性肾盂肾炎:小而且皱缩的肾脏,广基底的炎性疤痕相对变形的肾盏。疤痕至肾轮廓不规则,但不引起收集系统的扩张。主要累及一侧肾脏。b.肾炎及肾动脉狭窄、梗阻性肾病至弥漫的肾实质萎缩,均匀地累及整个肾脏致肾缩小,肾轮廓光滑,肾窦和肾周脂肪明显增多。肾动脉狭窄和肾炎的肾盏正常,而梗阻性肾病则肾萎缩肾盏扩张。肾炎为双肾受累,肾动脉狭窄或慢性梗阻性肾病可单侧可双侧受累。

  (3)肾实质性占位性病变的鉴别:a.肾癌:CT显示:肿块不规则呈分叶状,与肾实质界面不清楚、不规则,密度非同质性,接近于肾实质,注射造影剂后可以强化,可以发现肾血管受侵。CT诊断肾细胞癌其准确性及对肾癌分期的准确率和肿瘤侵犯下腔静脉和主肾静脉的准确率均在90%以上,为肾癌手术方案和估计预后提供直接依据。b.肾淋巴瘤:多发局灶结节状不规则的实质性肾内团块样病变及伸入肾盂的腹膜后病变或无功能肾等各种肾异常。常伴有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脾大或肠系膜淋巴结肿大。c.肾盂癌:平扫可能仅有肾盂积液,强化后可见肾盂肿块。

  (4)肾囊肿性病变:CT表现为壁薄、光滑、边缘清晰的圆形,密度均一,用造影剂后不增强,与正常肾组织分界明显、清楚,可接近但不使肾窦脂肪消失。下述原因可使肾囊肿密度增高:出血进入囊肿;造影剂通过与收集系统交通或通过弥散进入囊肿;囊肿壁钙化;囊内感染;囊液含高蛋白质。成人多囊肾:两肾增大外形呈分叶状,肾内多个大大小小的似乎良性的囊肿,集合系统扭曲呈蜘蛛足样。

  (5)输尿管和膀胱肿瘤。

  (6)闭合性肾损伤:I型平扫肾轻度增大合并局部突起,增强后肾实质内呈纹状影,肾盂肾盏无变化。Ⅱ型(肾部分裂伤型):肾外形失去连续性呈“笑口”征或“Ⅴ”字征;肾周积血浸润脂肪呈同心圆状或镰刀状包绕肾脏,强化后示肾实质有斑片状影,包膜下呈现半月状或凸透镜影。Ⅲ型 (肾全层破裂伤型):肾外形呈不规则楔状或喇叭状,尖朝肾盂,造影剂外渗,肾周明显增大,结构模糊。Ⅳ型(肾蒂裂倭型)以病肾为中心,呈水上浮莲征或孤岛状影,病肾无强化效应示肾功严重受损。

  (7)肾包膜下积液的诊断等。

  40

  肾脏B型超声波能解决什么问题?

  肾脏B超具有直观、简易、费用低、省时、无痛苦、无放射线等优点,临床上广泛用于:

  (1)测定肾脏体积和位置:正常肾脏长宽厚,左肾:成人10.260±0.64cm×450±0.54cm×750±0.5cm(男性),女性9.850±0.11cm×4.1±0.04cm×4.47±0.04cm,右肾:男性10.16±0.06cm×4.21±0.05cm×4.54±0.04cm,女性9.85±0.11cm×4.06±0.06cm×4.43±0.06cm。老年人尤其是80岁以上老人其肾脏长径较20~30岁的年轻人平均缩短1cm。双肾长径小于9cm为缩小,小于7cm为萎缩肾,大于12.5cm为增大。从肾脏的大小可判断疾病是急性还是慢性,如:急性病,肾脏体积正常或增大;但慢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伴肾盂积水、肾结核脓肾、中或晚期肾结核、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等虽是慢性病程,但肾脏体积常常增大;肾缩小或萎缩,多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等双侧肾实质弥漫性病变的晚期,或单侧肾血管病变及单肾发育不良,肾脏位置改变有助于发现游走肾和异位肾。

  (2)鉴别肾肿块是囊性还是实质性,肾囊肿及多囊肾超声诊断准确率100%,而且超声检查可发现5mm以上的囊肿早于静脉尿路造影。

  (3)肾盂积水:诊断符合率达90%,肾盂积水如单侧见于输尿管狭窄、结石、肿瘤及同侧输尿管病变;双侧肾盂积水则为膀胱(神经源性膀胱)或尿道梗阻所致。

  (4)对移植肾功能的评判:移植肾体积突然增大,示有急性排异反应,移植后期血肌酐升高时,肾缩小示肾萎缩。

  (5)肾穿刺定位:选择合适的穿刺点及进针深度。

  (6)肾B超对肾结石诊断假阳性率高,对肾肿瘤、肾结核的诊断仅供参考,肾B超无异常发现,不能除外肾结核。

  (7)膀胱残余尿量:排尿后立即B超检查,可计算出膀胱残余尿量,有助于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正常人膀胱残尿量,0~36ml。充盈的膀胱B超检查可查出膀胱内占位性病变(附膀胱壁的血凝块或肿瘤),但灵敏度和特异性均差。

  41

  尿路X线片有什么用途?

  尿路平片(简称KUB,包括肾、输尿管、膀胱)以显示肾脏大小和位置。主要用于查出尿路结石,绝大多数尿路结石均可被X线显示。仅纯尿酸结石、胱氨酸结石和某些“基质结石”(主要含蛋白质基质)是能透过X射线的(有结石而X线片上看不到结石影)。肾实质内存在锥形钙质沉着物可诊断为肾钙质沉着,并提示有肾小管酸中毒、肉瘤样病、柯兴氏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或乳碱综合征。必要时加摄侧位片和斜位片,以进一步明确异常阴影与肾脏、输尿管、膀胱的关系。

  42

  静脉尿路造影的优缺点如何?

  静脉尿路造影其优点:能显示尿路平片所能显示的所有结构;操作简单,能快速准确地观察尿路全部,对尿路梗阻诊断价值较高;能了解肾脏灌注及排泄功能、对肾盂内、肾盂旁占位,有较高定位价值;一分钟内的肾实质像对肾实质病变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结合分层价值更高。

  其缺点是:对占位性病变的定性价值有限;有射线损伤,需用含碘造影剂,不适于碘过敏史者;肾盂、肾盏显影深度受肾灌注和肾功能双重影响;不能了解肾周间隙情况;对位于肾实质内或肾脏腹侧、背侧的病变,若未造成肾轮廓或尿路形状改变,则难以显示。

  43

  逆行尿路造影的优缺点如何?

  逆行尿路造影之优点:可了解尿液外溢情况;可观察尿路内各种结石;尿路内造影浓度较高,尤适于肾功能不全、顺行法显示不理想者。

  其缺点是:不能了解肾脏灌注和排泄功能;要求无菌操作,技术难度要求较高;下尿路及尿路感染者不宜做此检查;对肾占位诊断局限与静脉造影相仿。

  44

  泌尿系统CT检查的优缺点如何?

  CT检查的优点:薄层图像、解剖分辨率高;密度分辨率高。尤其是对小结石、钙化之显示能力高于其他技术;CT值概念使定量诊断成为可能。增强扫描能了解肾脏病变的血液供应情况和灌注状态,定性价值高。

  其缺点:使用血管内含碘造影剂,有碘过敏危险;使用X线有一定辐射损伤,孕妇、小儿应尽量少做;断面成像不能显示尿路全貌。

  45

  泌尿系统磁共振检查的优缺点如何?

  磁共振的优点:直接多轴面成像,定位价值很高;组织化学成像尤适于其他成像技术不高者;对水敏感性高,高场磁共振对小囊肿诊断能力远高于其他;动态增强扫描可了解肾脏病变的血供特点;造影剂不含碘,用量少,尤适于碘过敏或肾功能不全者;无射线损伤。

  其缺点是:对结石、钙化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远不及CT;影像受扫描参数、组织参数多重影响,图像解读难。

  46

  急性肾小球性肾炎需要做哪些实验室检查?

  (1)尿液化验:肾小球源性红细胞尿。蛋白尿一般不重,但有大约不到20%的病例可出现大量蛋白尿(>3.5g\/d)。尿沉渣可见白细胞,亦可见各种管型(颗粒状管型、红细胞管型及白细胞管型)。

  (2)血生化检查:血清补体C3及总补体在起病时下降,8周内逐渐恢复至正常;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 O抗体升高;循环免疫复合物及血清冷球蛋白可呈阳性。

  47

  急进性肾小球性肾炎需做哪些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检查?

  (1)血常规:可见中至重度贫血,有时可见白细胞及血小板增高。

  (2)尿常规:尿蛋白一般呈少量或中等量;尿沉渣中可见大量红细胞,常见红细胞管型;白细胞亦可增多;尿比重一般不降低。

  (3)血生化检查:血BUN及血Scr,均进行性增高;有时可有血清钾升高。

  (4)免疫学检查:I型患者血清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阳性;Ⅱ型患者血循环免疫复合物及冷球蛋白常阳性,伴血清补体C3降低;Ⅲ型由微血管炎引起者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

  (5)特殊检查:B超及KUB平片,初起双肾体积增大,但以后逐渐缩小。

  48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要做哪些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检查?

  (1)血常规:缺铁性贫血。

  (2)尿常规:蛋白尿、肉眼或镜下血尿、管型尿。

  (3)肺含铁血黄素细胞:阳性。

  (4)血氧饱和度:下降。

  (5)血清学检查: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效价增高;免疫球蛋白可增高。

  (6)肾功能:BUN和Scr升高。

  (7)特殊检查:胸片呈进行性、游走性、不对称的单侧绒毛状致密阴影,或两肺有弥漫性或结节状阴影,自肺门向周围扩散,肺尖部及近膈肌处清晰,常一侧较重。

  49

  慢性肾小球肾炎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有哪些变化?

  (1)血常规:变化不明显,肾功能不全者可见正色素红细胞性贫血,白细胞计数多正常。

  (2)尿常规:尿蛋白可轻至中度增高,尿沉渣可见红细胞增多和管型。

  (3)肾功能:病变早期BUN和Scr可在正常范围,随着病情发展BUN、Scr可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4)血清补体:C3始终正常,或持续降低8周以上不能恢复。

  (5)特殊检查:B超在早期双肾或正常或缩小,肾皮质变薄或肾内结构紊乱。

  50

  肾病综合征实验室检查有何特征性变化?

  (1)血常规:小红细胞性贫血,血小板可增多。

  (2)尿液检查:24h尿蛋白定量≥3.5g,尿沉渣常含各种管型,也可能出现红细胞和红细胞管型,有时可见脂尿。

  (3)血生化检查:①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游离胆固醇、酯化胆固醇及磷脂均增高。②血清白蛋白:常≤30g\/L。③血清蛋白电泳:可见 2和 球蛋白增高。④其他:血浆铜蓝蛋白、转铁蛋白、补体均减少;有时纤维蛋白原增加。

  51

  IgA肾病的实验室检查有何变化?

  (1)尿常规:蛋白尿一般不重,但约15%的病例可呈现大量蛋白尿。尿沉渣检查,红细胞尿几乎占100%,亦可见白细胞尿及管型尿。

  (2)血清免疫学:①IgA约40%患者升高;②IgA类风湿因子(IgA—RF)可呈阳性;③IgA—纤连蛋白聚合物(1gAFN)可呈阳性;④IgA型免疫复合物亦可增高。

  (3)肾功能:可有不同程度减退。主要表现为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BUN和Scr缓慢增高。

  52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实验室检查有哪些异常?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病人血液学检查,包括血小板、出血时间、凝血时间、血块回缩时间均在正常范围内。急性期部分病例毛细血管脆性试验(束臂试验)可以阳性。血清C3和CH50多数正常,血清IgA可增高,血沉增快。尿检查可有轻重不一的血尿、蛋白尿和管型。严重病例有肌酐清除率降低和尿素氮、肌酐升高,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者,可有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降低、胆固醇升高。

  53

  痛风性肾病有哪些实验室检查异常?

  (1)血常规:急性期可有白细胞升高,常为10×109~20×109\/L,可有轻、中度贫血。

  (2)尿常规:可有蛋白尿、血尿、脓尿、偶见管型尿,尿pH<6.0

  (3)血生化检查:

  ①血尿酸:绝大多数升高(男性>416 mo\/L,女性>357 mol\/L)。

  ②尿尿酸:排出量>4.17mmol\/d。

  ③ESR:增快,但常<60mm\/h。

  ④肾功能:晚期可下降。

  (4)X线检查:

  ①KUB平片:单纯性尿酸结石在x线下不显影,混合性结石阴影可显示。

  ②IVP:有助于单纯性尿酸结石的诊断。

  (5)B超检查:肾内见强光团,其后可见慧星尾征;可见输尿管结石和肾盂积水。

  (6)痛风结节:查到特异性尿酸盐结晶。

  (7)关节滑液:关节腔穿刺液检查可见尿酸盐结晶。

  (8)肾活检:于肾间质及肾小管中找到双折光的针状尿酸盐结晶可确诊。

  54

  狼疮性肾炎为什么需要进行肾活检?

  本病肾活检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判断病变的活动性和慢性病变程度,以了解预后和指导治疗。狼疮性肾炎时肾小球病理变化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少病例可随着病情发展或治疗有效而互相转变,如果反复肾活检就可见“转化现象”。如病情恶化,可从Ⅱ、Ⅲ型变为Ⅳ型,病情好转时,可从Ⅳ型转变为Ⅱ型。此外,有些病例尚可以间质病变为主。

  55

  狼疮性肾炎尿液检查可出现哪些异常?

  尿常规检查对狼疮肾炎的诊断和治疗均有重要意义。这可以粗略估计肾脏病理类型和疾病活动情况。LN病人尿液变化多样,包括由单纯蛋白尿至重度蛋白尿伴明显肾炎样尿液改变:如血尿、白细胞尿、红细胞管型等。

  56

  狼疮性肾炎血液检查可出现哪些异常?

  可出现白细胞下降、红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血沉增快。病人贫血常为正细胞正色素性,少数为溶血性贫血。

  57

  狼疮性肾炎免疫学检查可出现哪些异常?

  免疫学检查为狼疮和狼疮肾炎的重要诊断依据。血清中可出现多种自身抗体,在未经治疗的活动性LN病人,可见:①抗核抗体(ANA):ANA阳性,其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70%,是良好的筛选试验;②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特异性高达96%,但阳性率在未经治疗的活动性SLE病人中只占70%,对狼疮活动性判断有较大价值;③抗Sm抗体:敏感性仅为25%,特异性高达99%;④其他抗体:抗nRNP抗体、抗Ro\/ssA、抗La\/ssB抗体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差。Coombs试验阳性。抗磷脂抗体阳性。⑤补体:表现为低补体。⑥血LE细胞阳性。此外血清 球蛋白常升高,循环免疫复合物(CIC)阳性,IgG升高,类风湿因子可为阳性。

  58

  什么是皮肤狼疮带试验,有何检查意义?

  皮肤狼疮带试验(LBT):皮肤活检做免疫荧光检查,可见表皮与真皮交界处颗粒状免疫球蛋白(IgM、IgG)和补体成分颗粒状或线状黄绿色沉积带。对无肾外表现的LN,鉴别诊断有困难时,有重要意义。

  59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实验室检查有哪些?

  (1)血液检查:

  ①血常规:血红蛋白一般降至70~90g\/L,重者低达30g\/L;白细胞高达20×109~30×109\/L,它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大多数病人血小板明显减少。末梢血网织红细胞可达6%~19%,最高达80%。

  ②红细胞形态:外周血片见大量红细胞碎片及毛边细胞、小球形皱缩状细胞和多染性红细胞。红细胞寿命缩短,平均为72h。

  ③抗人球蛋白试验:除少数外,绝大多数患者呈阴性。

  ④游离血红蛋白:明显增多,肉眼即可见患者的血清呈棕色,其程度与贫血程度相平行。结合珠蛋白减少或缺如。

  ⑤血清补体:C3和(或)C4均可有暂时性降低。

  (2)尿液检查:尿量减少,24h尿量<400ml(1小时尿量<17ml)。尿中可见血红蛋白、含铁血黄素和大量白蛋白。镜检可见红细胞、白细胞和管型细胞。

  (3)生化检查:

  ①胆红素:可轻度增高,一般不超过2~3mg\/dl(34~51 mol\/L)。

  ②BUN、Scr:呈进行性增高。

  ③电解质和pH值:可伴有低钠血症、高钾血症及代谢性酸中毒。

  ④血尿酸:升高,由于大量红细胞破坏所致。

  (4)凝血功能检查:少数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因子降低、FDP增高,但极少有DIC。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及因子V、Ⅷ往往正常或增加。

  60

  多发性骨髓瘤肾病有哪些检查异常?

  (1)血液检查:

  ①血常规:大多数为中度正细胞正色素贫血,白细胞分类中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晚期全血细胞均可减少。血涂片见红细胞呈缗钱样排列。

  血沉:明显增快,多在100mm\/h以上。

  血清蛋白异常:高球蛋白血症,白\/球比例倒置。在 、 或 球蛋白间发现单株异常蛋白区带(M带)。

  ②血生化检查:血钙增高;血尿酸增高;肾功能不全时BUN、Scr增高;碱性磷酸酶多正常或轻度升高。

  ③尿液检查:尿中可见大量蛋白和管型,25%~50%患者尿中可出现凝溶蛋白。尿蛋白电泳可属 型或 型。

  ④骨髓检查:出现典型的骨髓瘤细胞,可占6%~96%。其特点是:细胞大小不一,有时可见巨型、多核骨髓瘤细胞;核染色质细致,并有1~2个核仁;胞浆着色异常,可见“火焰细胞”、“桑椹状细胞”及“葡萄状细胞”。核周围淡染区常不明显或消失,可含少量嗜苯胺蓝颗粒或空泡。

  (2)特殊检查:X线检查,可见弥漫性骨质疏松,溶骨现象及病理性骨折。其特点:①典型溶骨性病变为凿孔状、虫蚀状或小囊状破坏性病灶,常见于骨盆、肋骨、颅骨及腰椎等处;②骨质疏松以脊柱及盆骨多见;③病理性骨折常发生在肋骨、脊柱及胸骨等处。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梅旭辉 吕永曼 刘慎微 曾红兵作品集
泌尿系统疾病1000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