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青年楷模——何功伟》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5章 红色熏陶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青年楷模——何功伟》 作者:刘明恒

第25章 红色熏陶

  何功伟被关进方家坝和谭家坝监狱,身陷囹囵,性命难保,还不忘对接触自己的人进行红色熏陶,表现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崇高精神品质。

  头可断,

  血可流,

  努力努力!

  奋斗奋斗!

  国土终当复,

  国耻终当洗。

  救国救民才能救自己,

  责任全在我和你。

  这是何功伟为12岁的杨齐发编写的识字课本中的一篇课文。

  1941年3月的一天,国民党青训团主任凌绍佩突然闯进杨齐发家,勒令他们搬家(他家当时住在恩施城西20里的方家坝)。没过几天,就有很多的国民党兵住进了他的家。杨齐发当初并不知道家中的这些国民党兵是干什么的;后来,发现他们每天吃饭之后,总是有人往他家谷仓房里送饭,才知道里面还关的有人。他想,这些国民党兵大概就是来看守那个关在谷仓房里的人吧。

  果然不出所料。有一天,杨齐发想到谷仓房里去看看里面关着一个什么样的人,便大胆往里面走,却被一个国民党守兵挡住了。他说:“你家谷仓房里关了一个人,不许你去看,也不准对外讲;如果讲出去,就杀你们全家的头!”他还说:“这人是个共产党的头子,共产党奸掳烧杀,无恶不作,青面獠牙,和鬼差不多,吃人不吐骨头。”听他这么一说,杨齐发吓得再也不敢接近那间谷仓房了。

  过了几天,警察局有个姓孙的警长到杨齐发家,对他父亲说:“你家谷仓房里关了个犯人,你家派个人去给他倒便桶,最好是派个小孩去倒。每天给你们五毛钱。”杨齐发的父亲便把杨齐发喊来,对他说:“发子,孙警长要你去给谷仓房里的犯人倒便桶,从今天开始你就每天早晨去给他倒。”

  杨齐发听说要他去给那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共产党头子倒便桶,心里怕得要死。就说:“我不去!”

  杨齐发的父亲问:“为什么不去?”

  杨齐发说:“我怕。”

  杨齐发的父亲说:“有什么可怕的?不就是个人吗!”

  杨齐发说:“那些看守兵说,那个人‘吃人不吐骨头’,样子可吓人啦!”

  杨齐发的父亲说:“胡说。一天五毛钱呢,你不去,看老子不打死你。”

  杨齐发不敢违抗父命,只好硬着头皮去了。

  杨齐发第一次到谷仓房去倒便桶时,还没进门心就被吓得咚咚直跳,浑身颤抖起来了。看守兵把谷仓门打开,一股浓烈的臭气就涌出来了,那个看守兵立马就捏着鼻子转身走了。杨齐发害怕地朝里面看了看,就看到了一个坐在床边看书的人,这个人就是何功伟,他很年轻,浓眉大眼,目光炯炯有神,面容坚毅又可亲,头发蓬松而有力地竖起,嘴边四周长满胡茬。何功伟看见了他,友善地朝他微笑,那种友善的微笑,一下子让他害怕的心理消失得一干二净。

  杨齐发走上前去提便桶,因便桶快满了,怎么也提不动,何功伟站起来主动过去来帮他抬。看守兵开始还不允许,后来见他一个人实在提不起,才允许何功伟帮他抬。在看守的“护送”下,他们倒了便桶。在回谷仓房的路上,那个“犯人”对杨齐发说:“小朋友,你对我这么好,我怎么感谢你呢?等我牢坐满了,把背包送给你作个纪念吧!”这时,杨齐发又认真打量一下这个“犯人”,他满脸露着慈祥的笑容,一点也不像他们所说的那样可怕。他不相信,像他这样的人,竟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魔鬼”。

  从那天以后,杨齐发每天早晨都去给何功伟倒便桶。日子一长,他们就熟悉了。何功伟告诉他:“我叫何功伟,咸宁县中田畈人,因主张抗日,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关到你们这里来了。”

  何功伟问他:“你今年几岁了?”

  杨齐发说:“ 12岁了。”

  何功伟又问:“读没读过书。”

  杨齐发说:“没读过。”

  何功伟又问:“你想读书吗?”

  杨齐发说:“想读,没钱读。”

  何功伟说:“我教你读。”

  杨齐发高兴地点了点头。

  没几天,何功伟给杨齐发编了一本识字课本,是用毛笔写成的。此后,何功伟每天耐心地教杨齐发识字,给他讲解课文的内容。有时,杨齐发学习没有耐心,何功伟就启发他说:“几年后,抗战胜利了,要建设新中国,你们年轻人要挑重担,没文化怎么行呢?”在何功伟的帮助教育下,杨齐发认识了很多字,读完了何功伟给他编写的汉字课本。

  何功伟不仅教杨齐发学习文化知识,而且还教他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有一天,杨齐发倒完便桶回来,何功伟忽然问他:“你是不是懒汉?”

  杨齐发一听这话,连忙说:“不是的。”

  何功伟又问:“你爸爸是不是懒汉?”

  杨齐发说:“也不是。”

  何功伟指着他的衣服问:“你们都不是懒汉,衣服为什么穿得这么破?”

  杨齐发说:“我家连饭都吃不饱,哪里还顾得上穿衣啊!”

  何功伟听后沉默了一下接着说:“你们不晓得把穷人都约到一

  起,到地主的谷仓里挑谷去?”

  杨齐发说:“那怎么敢呀?”

  何功伟问:“为什么不敢?”

  杨齐发说:“没人领头呀!”

  何功伟趁势开导他说:“如果有人领头,你敢不敢去呀?”

  杨齐发不加思考地说:“敢!”

  何功伟听了很高兴,拍着他的肩膀说:“小兄弟,我们共产党就是领头组织穷人到地主的谷仓里去挑谷的。”接着何功伟又向他讲了很多富人怎样剥削穷人,共产党怎样为穷人谋利益、求解放的道理,在他小小的心灵里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在监狱里,何功伟还抓住时机,言传身教,使青年学生走上革命道路。

  何功伟和刘惠馨被关进方家坝看守所不久,又关进一批青年学生,最大的18岁,最小的才14岁。这些学生都是在武汉沦陷前跟随湖北省联合中学到鄂西的,一般都没有经历过艰苦的革命锻炼,因而感情脆弱。国破家亡,身陷囹圄的忧愤,背井离乡,游子思亲的哀愁,经常使他们感到无比的痛苦。尤其是在那彻夜难眠,清幽的月光从窗隙间射进牢房的时候,作为还只是爱国青年的中学生,他们怎么会不思念那沦陷在日寇铁蹄之下的故乡、家园和亲人呢! 因而有一段时间,他们特别爱唱《秋水伊人》。有的同学声情并茂,一边唱“望断云山,不见妈妈的慈颜……”一边泪流满面,痛哭流涕!有什么办法呢?但这种悲声哀调,毕竟只能使人丧气,导致消沉,不能激发战斗意志和革命豪情。

  每当青年学生唱过《秋水伊人》之后,对面谷仓房里就响起了何功伟那雄壮嘹亮的歌声:“谁愿意做奴隶?谁愿意做马牛?……”“啊!延安!你这庄严雄壮的古城,热血在你胸中奔腾!……”女牢房对面单独关押的刘惠馨也唱起抗战歌曲:“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何功伟的嗓音高亢而嘹亮,字正腔圆,他唱得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慷慨激昂,充满了丰富的感情,充分地表达了歌词的意义。何功伟的歌声,气势是那样的磅礴,力量是那样的雄伟,它仿佛一阵阵春雷轰鸣,震撼着摇摇欲坠的魔鬼宫殿,犹如寒光四射的利剑,直刺那日暮途穷的凶残敌人;何功伟的歌声,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对悠久文化的赞美,对革命延安的向往;何功伟的歌声,给那批青年学生以无比有效的革命教育。

  当然,由于年龄、经历与觉悟程度不一,青年学生对何功伟在狱中唱革命歌曲的意义最初也理解各异,多数学生认为他是寂寞难耐而为之。直到有一次“放风” ,一位青年学生对刘惠馨和她那枯瘦如柴的小女儿表示关心时,刘惠馨对他说:“在革命过程中,流血牺牲,在所难免,不要为我们难过。只要你们出去以后,坚定地走革命道路,我们就死而无憾了!但我要说,你们为什么老是唱那软绵绵的歌曲? 你们没有听见老何唱的什么歌曲?没有想想这是为什么?” 这个青年学生终于意识到何功伟唱革命歌曲的真正意图了,他们对革命歌曲都有了正确的认识与较深的领会。

  自那以后,青年学生不再唱《秋水伊人》了。在入狱以前,这批青年学生中,很少有人听唱过《延安颂》。入狱以后,在这样的地方,听到了何功伟这样的歌声,看到了何功伟这样的人物——敢于面对酷刑惨死,正视淋漓鲜血,对于国民党反动派双手奉上的高官厚禄不屑一顾。这是多么伟大的人格啊! 何功伟的一言一行,何功伟的歌声,在他们心灵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他们也唱起了《延安颂》、《满江红》、《大刀进行曲》等革命歌曲。

  此后,每当这批青年学生们再听到何功伟唱《满江红》,对他那“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伟大人格与崇高品质,都感受到有一种强大的力量,使他们精神振奋,下定决心,坚定信仰,走何功伟同志指引的革命道路! 狱中非党爱国青年原先对共产党只有肤浅的抽象的认识,入狱后从何功伟身上看到了共产党员的高大形象,不少人表示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有个叫万凌云的女中学生,在军统特务的秘密监狱里向何功伟申请入党。当时何功伟答复她说:“一个共产党员一旦被捕了,就意味着他离开了党,再不能代表党发展组织。至于你,只要努力学习,坚持真理,不断进步,我相信出去后,是会毫无愧色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事后,何功伟将万凌云要求入党的事,告诉了两位羁押狱内但未暴露的女党员。

  何功伟的崇高品德,感化了看守他的一个老狱卒。何功伟经常通过这个老狱卒与其他囚室取得联系,把自己创作的诗歌送给难友。难友们见监狱看守并不严密,曾想通过关系,贿赂看守人,先帮助何功伟越狱。何功伟知道后,立即写条子通知大家:“不必为我的处境担忧,我一个人算不了什么。敌人外弛内张,逃亡的可能性很小。要作有效的斗争,不作无谓的牺牲。”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刘明恒作品集
黄永胜的一生土地青年楷模——何功伟闯世者吴县长和他的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