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毛泽东瞩目的巾帼红颜》在线阅读 > 正文 第32章 半生漂泊,一代词人——李清照(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毛泽东瞩目的巾帼红颜》 作者:王翰 陈锋

第32章 半生漂泊,一代词人——李清照(1)

  李清照(1084—约1151年),自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她是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可与第一流作家抗衡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一位女才子,即使在世界文学史上,也不愧为卓尔不群的女作家。毛泽东对她的词极为赞赏,曾圈划多首。

  词有婉约、豪放两派,各有兴会,应当兼读。读婉约派久了,厌倦了,要改读豪放派。豪放派读久了,又厌倦了,应当改读婉约派。我的兴趣偏于豪放,不废婉约。婉约派中有许多意境苍凉而又优美的词。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凤凰台上忆吹箫》

  毛泽东曾圈划此词。

  ——摘自费振刚、董学文主编的《毛泽东批注圈阅史传诗文集成》。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

  毛泽东曾圈阅此词。

  ——摘自费振刚、董学文主编的《毛泽东批注圈阅史传诗文集成》。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毛泽东曾圈读此词。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毛泽东曾多次圈阅此词。在他的藏书中,凡载有这首词的本子,都留下他圈划的笔迹。

  1.李清照小传

  Δ崭露头角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郓州(今山东东平县西北)州学教授李格非的夫人王氏生了一个闺女。李格非夫妇艰于子息,年近40岁才盼来这个姑娘,他们就像拾到了一颗明珠般地高兴,给她取名“清照”。李清照的原籍是济南历城县(今山东济南市)。宋哲宗元元年(1086年),李清照三岁之时,父亲调任太学学官,她即随父母迁居东京(今河南开封市)。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文学气氛非常浓厚的官宦家庭。母亲王氏是状元出身的宰相王拱辰的孙女,禀赋甚高,能诗文、绘画,多才多艺。父亲李格非,字文叔,北宋进士,博学多才,尤其对文学、经学、佛学、史学很有研究,人称“小圣人”。李格非所著文章极为时人所重,与陆游同榜的进士尹少稷甚至说:“李格非之文,自太史公(司马迁)之后,一人而已。”元祐年间,李格非由太学博士转为馆职,在秘书省担任校书郎、著作佐郎时,以文章受知于翰林学士、知制诰苏轼,继“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之后,与廖正一、李禧、董荣一起号称“苏门后四学士”。

  李格非不仅以文章名世,而且耿介忠直,忧国忧民。他对当时的达官贵人不顾国家动乱、一心经营园林的行径十分不满。为了警时醒世,他根据自己的见闻写了《洛阳名园记》,寄托自己的感慨。他的写作态度非常严肃,认为如果不以“诚”作为文章的精髓骨干,是不可能写好的。只有字字如同从肺肝中流出,才能高步众作之上。他欣赏翠竹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无心的品格,因而在东京寓所正房的南轩下栽植了几竿修竹,将书斋命名为“有竹堂”。有竹堂外的小院是李清照儿时的乐园,那劲挺的翠竹,那多窍的湖石以及洒落在小径上变幻不定的竹影,都在她童年的心灵中描绘出了鲜明的影像。成年后她喜画竹石,不正是对儿时生活的追忆吗?

  李格非夫妇思想通达,并没有女子无才便是德之类的迂腐之见。在这样家庭中成长起来的李清照,从心灵到身体都得到了健康发展。她那渊博的历史知识,卓异的文学禀赋,豪爽坚强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父母的熏陶。这对她后来成为一个杰出的文学家,自然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

  另外,李清照自幼生活在北宋学术文化精英荟萃的东京城,父亲又长期在太学和馆阁任职,经常有竹堂的同僚和知交(多半是学术和文艺方面的名流)过访。在这样优越的环境里,李清照耳濡目染,加之她自幼资质聪慧,又酷爱学习,因此,少女时代的李清照就充分显示了她的卓越的文学修养和多方面的才能。

  李清照能书,笔迹清真可爱;善画,她的竹石、人物图卷一直为后人视为墨宝;她的古文笔力逼近父亲,“文章落笔,人争传之”;她尤工于诗,完全是一种大家风范;她的词婉丽新巧,出人意表,更是脍炙人口。早在出阁之前,李清照的名气就已传扬京师。她少女时代的词作,有的表现对美好事物的热爱,有的反映恬静舒适的心情,有的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光明的向往,艺术风格已臻于成熟。

  以《怨王孙》一词为例: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苹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上面这首《怨王孙》描绘暮秋湖上的风物,形象鲜明生动。

  再如她写的一首《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首《如梦令》是记一次愉快的郊游。但作者并没有铺叙郊游的始终,而只是截取日暮归舟的一幕加以集中描写,充分表现了诗人乘兴而往、兴尽而归的愉悦心情。

  她爱花,但更珍惜似水的年华,在《如梦令》中,她又写道: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在短小的篇幅内,她引进了两个身份不同的青年女子的对话,声调宛然,别开生面,而且将女子所处情景写得波澜起伏,曲折多姿:由昨夜风雨引起“试问”,这一问极有情意;下阙词中,另一青年女子却答以“依旧”,答得极淡,毫不经意,从而引出“知否”以下三句。“绿肥红瘦”四字不仅语新意隽,而且含蓄着无限凄婉的惜春深情。难怪当时人士对此诗莫不击节叹赏,自叹弗如。

  Δ珠联璧合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18岁(一说21岁)的李清照与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结婚了。

  赵明诚字德甫(或称德父,也称德夫),密州诸城(今山东诸城县)人。诸城古名东武,所以,赵明诚有所著述总是署名“东武赵明诚”。他是赵挺之的幼子。当时,赵挺之担任吏部侍郎,李格非为礼部员外郎。他们虽然同朝为官,但却不大来往。在北宋末年新旧党争中,李格非出自苏轼的门下,是旧党的成员;而赵挺之攻击苏轼不遗余力,是新党的干将。但是,赵明诚与其父异趣,他读书极博,酷好书画,“自少小喜从当世学士大夫访问前代金石刻词,以广异闻”。他能诗,会填词,写得一手雅洁的散文,尤其擅长文献校勘,金石鉴赏。他是位学者型的青年,好学上进,富有远大志向和事业心,后来成了宋代著名的金石家。李格非对这位太学生的人品学识相当器重,所以,将爱女许配给他。

  相传赵明诚童年时有一次昼寝,梦中读到一部奇书,醒后只记得三句:“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猜不透这三句是什么意思,就告诉了父亲。他父亲思索片刻,恍然大悟地说:“这是个离合字谜。‘言’与‘司’合,是个‘词’字;‘安’上已脱,是‘女’字;‘芝芙’拔去草头,是‘之夫’二字。这三句话暗含‘词女之夫’四个字。这或许是你将来要娶个能文的女子的吉兆哩!”岂料他的梦后来得到应验,果然娶了词女李清照为妻。婚后,他们两人生活优裕,幸福美满,志同道合,如鱼得水。

  赵明诚少年时研读了欧阳修的《集古录》,非常佩服。欧公的这部大著将自己毕生采摭的1000卷金石刻辞,选择其中的400余篇编印成书,每篇都撰写跋尾,撮述大要,附加考证。赵明诚认为这对于了解历史发展,考订史籍缺失,有功于后学甚大。他稍感不足的是这部著作搜罗得还不够完备,编次又不按年月的先后。《集古录》触发了赵明诚搜集、考证金石刻辞的强烈兴趣,他立志要穷毕生精力,在《集古录》的基础上扩充发展,撰写一部采摭略无遗漏、体例愈加严密、铨述益有条理、考证更为精博的《金石录》。因此,他一面在太学就读,一面从事金石刻辞的访求。他与李清照成婚时,他所藏蓄的三代鼎彝、汉唐碑碣已颇为可观。李清照出阁前,在父亲的案头也曾浏览过《集古录》,她深知这是项严肃的学术研究,因此,她极力鼓励赵明诚将《金石录》的撰述进行到底。

  为了支持丈夫的研究工作,李清照除在金钱上资助外,常陪伴丈夫到大相国寺访求古物。相国寺是汴京最大的寺院,可容数万人进行贸易。每月的朔(初一)、望(十五)以及逢三遇八的日子,相国寺就万头攒动,人声鼎沸。赵明诚是这里的常客,与各家书肆掌柜都很熟悉。凭着他的学识和眼力,他曾在这里觅到不少相当珍贵的碑碣拓片和三代古器。每当与李清照同来选购,运气往往极好,很少空手而归。如果不期而遇地在这里发现访求多时的名人手迹或先秦古器,而钱不凑手时,赵明诚会毫不犹豫地脱下长袍作为抵押,然后转到前院,买上几斤时鲜水果,蜜饯点心,欢天喜地双双归来。晚上,他们一边咀嚼着果子,一边细细地赏鉴。

  崇宁二年(1103年),赵明诚通过太学铨试,进入仕途,从此有了经济独立的生活。他们立志吃素食,穿粗布,节省每一文钱来搜集古文奇字。后来,赵挺之拜相,又有些亲戚朋友在馆阁任职,赵明诚有机会借阅秘阁所藏的珍本孤籍。他与李清照常常通宵达旦抄录副本,撰写题跋。

  Δ忧国忧民

  正当李清照与赵明诚埋首书斋致力于金石研究的时候,政局的巨大动荡以及由此引起的赵、李两族的升沉变故,在李清照的心里投下了浓重的阴影,迫使她睁大眼睛审视社会现实,思考国家命运。宋徽宗赵佶是个昏庸腐朽的皇帝,他起用蔡京为相。蔡京是王安石的姻亲,名为新党,实际上却是个投机变法的权奸。蔡京当权的第一个步骤,便是将宋哲宗赵煦亲政之前的元年间执政大臣司马光、苏轼、秦观等120人斥为“奸党”,死者削去官爵,生者贬落蛮荒。李清照的父亲“理”所当然地被划入“元奸党”之列,被撤销礼部员外郎、提点京东刑狱的官职。李格非横遭此祸,又气又恨,旧病复发,不久去世。李清照闻讯极为悲痛。

  但是,赵挺之却因附和蔡京,极力排挤元党人,青云直上,在崇宁四年(1105年)和五年两度拜相,三个儿子也分别出任卫尉卿、秘书少监和鸿胪少卿。赵挺之于1105年首次拜为右相(时蔡京为左相)时,22岁的李清照曾献诗致贺。当赵挺之读到贺诗中大煞风景的“炙手可热心可寒”的诗句,不禁悚然心惊,怫然不快,但又不能不佩服她。

  自从徽宗启用蔡京以来,忠正之士被排斥一空,奸佞宵小盘踞高位,剥削黎民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宋王朝的政局越来越像唐玄宗晚年天宝年间的情势了。李清照忧国忧民,心急如焚,因此,就在张耒等人被贬窜蛮荒之后不久,李清照满怀对国运的隐忧,在张耒的文集已经“诏命”焚毁的情况下,冒着风险写了《<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

  《中兴颂碑》由中唐诗人元结撰写、颜真卿书碑,镌刻在湖南祁阳浯溪石崖上。碑文中叙述玄宗重用孽臣,导致边将举兵,安禄山攻陷洛阳、长安,玄宗仓皇“幸”蜀,肃宗即位灵武,收复两京,上皇(玄宗逊位后称太上皇)还京,宗庙复安的“中兴”史迹。这是篇感慨良深的力作。宋代诗人常常借和元结的这篇《中兴颂》,托古讽今,寄寓国运兴衰之感。但自从黄庭坚、张文潜两篇和作问世后,一般作者就不敢命笔了。现在,李清照以她丰富的感受、敏锐的识见和雄健的笔力,追步张文潜《读中兴颂碑》的原韵一气和了两首。

  第一首从唐玄宗的宏伟功业写起,“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花柳咸阳草”,是何等的气派!然而这位帝王晚年却沉湎在声色犬马之中不问国事,终于导致了“勤政楼前走胡马,珠翠踏尽香尘埃”的严重后果。为什么堂堂天朝的大军“出战辄披靡”,“传置荔枝马多死”?原来战马为了给贵妃万里传送鲜荔枝早都累死了。诗篇最后又说,“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俱在”,在深微的比兴中,诗人在讽喻当今的风流皇上,要以前朝为戒,切勿重蹈玄宗的覆辙。

  第二首一开始就列举天宝废兴的历史教训:“君不见惊人废兴传天宝,中兴碑上今生草。不知负国有奸雄,但说成功尊国老。”李清照提醒当时的君王:“时移势去真可哀,奸人心丑深如崖。西蜀万里尚能返,南内(指唐玄宗听政的兴庆宫。玄宗晚年被权奸强迫迁出南内)一闭何时开?”李清照借唐室兴衰的故事,为北宋王朝敲起了警钟。

  像《<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这样气势磅礴、思想深刻的诗歌,在北宋的文坛上,苏轼以后就很少有人写得出来。而现在竟出自于一位闺中少妇之手,是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更显得珍贵。

  Δ屏居乡里

  李清照在赵挺之拜相时所表示的忧惧,并非杞人忧天。赵挺之虽然热衷于权势,为了爬上权力的高峰,甚至不惜附和蔡京,但他同时又是个廉洁奉公的官吏,并不想将自己的政治命运与他拴在一起。于是,随着自己权位的高升,赵挺之与蔡京的摩擦就逐渐由暗斗转为明争。结果,赵挺之在权力的角逐中败北。

  大观元年(1107年)三月,赵挺之被罢去相位,授特进、观文殿大学士、佑神观使。赵挺之无法接受这个打击,罢相后的第五天即病故。三天后,蔡京就抛出早就准备好的御史弹劾赵挺之在青州(今山东益都县)交结富人的奏章,命令京东路都转运使拘捕赵挺之在青州的亲属审问定罪,又下令开封府逮捕赵挺之留在汴京的亲戚故吏,递送皇帝特命监禁犯人的制狱,彻底追究。赵明诚也被捕送制狱监禁。此后,蔡京又指使御史台弹劾赵挺之是元故相刘挚荐引的人。赵挺之万万不会想到,自己生前就靠打击元党人起家拜相,死后却也被划入了元一党。徽宗下令撤销所赠赵挺之司徒,削去其观文殿大学士的官号。他的三个儿子也受到牵连,失去了所有官职。

  大观元年七月,赵明诚从制狱解除拘禁后不几天,便同李清照返回青州,开始过平民生活。他父亲曾在青州构筑了一座供退休养老的私第,现在空着,正好供他们夫妇居住。为了访碑觅帖,在屏居乡里的十来年中,赵明诚也不时与李清照有短暂的分离。李清照往往用小词排遣她的离情别绪。这段时期她写作的小令《一剪梅》和长调《凤凰台上忆吹箫》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李清照在《一剪梅》中,通过描写独上兰舟的女子,抒发了女子怀春、思恋意中人的情怀。“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及“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词句,将女子的思恋情境描绘得惟妙惟肖,十分动人。《凤凰台上忆吹箫》则更是如此。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王翰 陈锋作品集
毛泽东瞩目的巾帼红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