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林·格雷的画像是英国著名戏剧家、小说家奥斯卡·王尔德的作品。
道林格雷是一名长在伦敦的贵族少年,相貌极其俊美,并且心地善良。道林见了画家霍尔沃德为他所作的画像,发现了自己惊人的美,在画家朋友亨利勋爵的蛊惑下,他向画像许下心愿:美少年青春永葆,所有岁月的沧桑和少年的罪恶都由画像承担。道林刚开始时不以为然,但当他玩弄一个女演员的感情致使她自杀之后,发现画像中的道林发生了邪恶的变化。恐惧的道林没有克制,反而更加放纵自己的欲望。道林美貌依旧,画像却一日日变得丑陋不堪。十八年后,基于对画家作品的憎恶以及对自己丑陋灵魂的厌恶,道林谋杀了画家霍尔沃德。之后,那位女演员的弟弟前来寻仇,被道林巧言欺骗,最终死于非命。正是女演员弟弟的死亡唤醒了道林的良知,他举刀向丑陋的画像刺去,结果自己离奇死亡。他的面容变得丑恶苍老,而画像却年轻如初。
道林·格雷的画像最早发表于美国1890年的《Lippincott's Monthly Magazine》(《利平科特杂志》)。
一个关于精神和肉体的论战,关于积极和堕落的较量,一个用灵魂做下的交易,在自知与不自知的空隙里,投下了一个灵魂堕落的真实写照,让我们反思着精神的荒原。
画家霍华德和亨利勋爵代表了两极。主人公的享乐主义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和浪荡子王尔德如出一辙,自专性质的自我解剖和坦白,反映出作者内心的情感和理智、堕落和良知、清醒与 困惑的不断搏斗。道连·格雷是王尔德理论的实践者,或者干脆说就是王尔德本人。而亨利勋爵是理论家王尔德,亨利勋爵一系列的谬论只有王尔德能说得出:
“除了感官,什么也不能治灵魂的创痛,同样,感官的饥渴也只有灵魂解除得了。”
“我相信,每个人要是能充分自在地生活,可以表达自己的任何的感情,说出任何的念头,实现任何的梦想——要是这样,我相信世界将焕发出蓬勃的朝气,我们将忘记中世纪的弊病,回到古代希腊的理想世界。”
“我们竭力压抑的每一种欲望都在我们的心中作怪毒化我们。而肉体一旦犯下罪恶,也就摆脱了作恶的念头,因为行动是一种净罪的方式。事后留下的只是甜蜜的回忆和悔恨的快感。摆脱诱惑的唯一方式是向它屈服。”
“我同情一切,就是不同情疾苦,因为那太丑恶,太可怕,太悲惨。”
“感情的好处是能把我们引入歧途,而科学的好处是不感情用事。”
“男人结婚是因为疲倦,女人结婚是出于好奇。结果双方都大失所望。”
“一生中因为只恋爱一次的人才真正是浅薄的。他们称做忠诚、坚贞的品质,我认为是习惯的昏睡病或缺乏想象力。情感生活中的忠实就同理性生活中的一贯性一样,无非是承认失败。”
艺术高于生活、艺术反映现实的唯美主义思想,在这部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主人公道连一步步走向堕落,并沦为杀人犯,在他自身的容貌上并没有得到反映,他依然像以往那么年轻英雄。但作为艺术作品的画像,却记录他的种种劣迹,画像中的他变得难看和衰老了,说明只有艺术才能反映人的个性和思想的变化,而现实现实是做不到的。
道连·格雷本是个单纯的少年,在他的生活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两个人:画家霍尔华德和朋友亨利勋爵。霍尔华德为艺术而生活,他在道连身上所投注的感情,转化为了他艺术的灵感,尤其表现在创作道连·格雷的画像上,使这幅画作成了他绘画生涯中难得的精品。画像是他艺术和情感的结晶,给他带来欢乐的同时,也给他造成了不少痛苦。所以他时刻关心道连,生怕他过多地受到亨利勋爵的不良影响。也正是他所作的这幅画像,引出了一连串问题,推动着小说情节的发展。而玩世不恭的亨利勋爵,是道连的“精神导师”,一个享乐主义者,有着一整套似是而非的个人主义理论,用雄辩的口才和充满智慧的警语包装起来,轻而易举地使人接受。他谆谆教导道连要充分享受生活,趁年轻的时候及时行乐,不要抵制诱惑,相反要随心所欲,去实现自己的每个幻想。道连是他的个人主义理论的试验品,所以他要时刻跟踪他,观察这种试验的效果。他之所以接近道连,还有一个深层的原因,那就是道连身上有着他所珍视而又缺乏的东西:青春。道连在亨利的“教导”下,个性由单纯变为世故,灵魂由纯洁转为污秽,最后走向自身的毁灭。道连、霍尔华德和亨利三个人物,通过性格上的互补和依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了小说结构内在的黏合剂。本书是一部内涵非常丰富的小说,要充分地挖掘综,对读者来说是一个挑战,正是因为如此,它也就更富有吸引力。